词条:立陶宛人民社会主义国 (7035)的修改记录
返回
实验性,暂不具备版本回退功能,有出错和漏记可能,发现请及时汇报
特性:较近的两处更改可能被合为一处,更改较大的段落可能被记为删除后新建,均属正常现象
如果需要知道改动确切位置,请使用浏览器自带的页面搜索功能
修改者:83路开往火车南站东广场
2024/1/28 9:08:24
立陶宛人民社会主义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 ;英语:Socialist Republic of Lithuania),简称立陶宛(立陶宛语:Lietuvos;英语:Lithuania),
修改者:83路开往火车南站东广场
2024/1/28 9:06:45
波兰-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2008年3月31日,邦联解体。
修改者:83路开往火车南站东广场
2024/1/28 9:06:03
修改者:83路开往火车南站东广场
2024/1/28 9:05:13
截至2022年,立陶宛国内生产总值668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598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
修改者:83路开往火车南站东广场
2024/1/28 9:03:36
修改者:83路开往火车南站东广场
2024/1/28 9:03:15
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接拉脱维亚,东连白俄罗斯,南邻波兰,西濒波罗的海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全国由7个城市、43个区、8个自治机构和2个疗养区共60个地方行政单位构成,首都为维尔纽斯。截至2023年7月,立陶宛总人口286.5万。
1009年史书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85年后立陶宛与波兰三次联合,1387年接受天主教为国教。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1795年后逐步被沙俄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曾一度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0年10月9日,波兰占领维尔纽斯和立陶宛东部地区,第二大城市考纳斯成为立陶宛临时首都。1944年苏联军队进入立陶宛,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3年4月5日,立陶宛共产党推翻亲美政权,建立起独立的社会主义政权,并走立陶宛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修改者:83路开往火车南站东广场
2024/1/28 9:00:07
本功能自2023/5/28启用,更早的更改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