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湾市地铁介绍 |
贤湾轨道交通部分车站名称释义 |
贤湾市位于美丽的贤城湾畔,由海华区、武和区、南区、港区、河口区、焦泊区及德仲县组成,官方语言为华语,通用西语。
现全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共运营和平、友好、海门、青年、东郊、百虹6条地铁线、码头轻轨线及贤湾--德仲城际铁路线。
一、和平线
全市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于1986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初一)。命名为“和平线”缘于该年份是国际和平年。
一期工程区间为美术馆至徐浦,此区间于1991年12月21日开通,共13站,区间长度14.3公里。
二期工程向西南方向延伸至海棠湾站,此区间于1994年5月1日开通,区间长度7.62公里。
1998年6月6日沿海铁路开通高速铁路,因此地铁同步开通三期工程,区间为美术馆至铁厂,区间长度6.21公里。
四期工程从灯塔延伸至贤湾天文馆,开通于1999年12月31日,被广泛称作“世纪末区间”,共7站,区间长度12.6公里。
三期北延续建工程使线路延伸至奔流河畔的教师进修学院(今文创慧谷站),此工程区间共8站,线路在2008年6月15日正式开通,区间长度11.3公里。
二、友好线
友好线一期工程开通于1992年6月1日。一期开通段为贤湾南站至姚墩,其中贤湾南站至贤湾站为两线共线段。但1993年1月,考虑高速铁路改造工程对共线段带来的影响,运营公司取消了大部分时段两火车站共线段运营,仅早晚高峰各开行一对列车直通南站。
二期工程开通于1998年6月6日,西段区间为海滨公园至贤湾站,东段区间为机场至姚墩,两段共计14站,全长18公里。2000年8月15日,运营公司取消了总站至南站区间直通车。
三期工程开通于2007年8月24日,自机场延伸至博荣,共4站,区间长5.63公里。
三、码头轻轨线
码头轻轨线能够开通属于意外带来的机遇。在1980年的最初版规划上,这条线根本不存在。直到和平线二期工程的开通,便有不少乘客提议能否开通支线到码头,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当年此方案未能通过。
到了2002年10月贤湾码头大规模旅客滞留事件发生后,公司意识到现有客车不足以疏解客流,开始着手规划1994年的支线方案。待方案成形之时,线路已经规划到了南和新居民区。2006年2月1日首通段即为贤湾港西至南和,全线为高架加地面线路,共16站,区间长18.53公里。
2006年7月,轻轨一期的客流逐渐成熟,轻轨二期工程提上日程,此线规划即已考虑延伸至机场与东站。二期开通于2010年5月1日,其中浮舟渡至东站区间为地下段,其余为地面与高架段。
四、海门线
海门线最初命名为海华线,因全线位于海华区内。线路延伸后途径海门寺,集团公司决定将线路改名为海门线,其西语翻译采用意译的“Línea de la puerta del océano”。
一期首通段区间为海浪桥至南路口,开通于2007年7月18日。南路口至体育学院段开通于2009年8月26日。海浪桥至贤湾西站区间段开通于2013年3月5日。一期共计16站,区间长17.05公里。
二期线路开通前,因一期东段终点与码头轻轨只有700米的距离但没有连接上,从而遭受不少乘客诟病。二期的线路施工进度曾因此一度被列为重点工程。二期首通区间为2013年8月17日,由体育学院至南区卫生中心,共10站,全长13.6公里。
三期线路首通段开通于2019年1月12日,由南区卫生中心至逯家,共3站,区间长5.8公里。
五、青年线
线路一期首通段区间为南极亭至北虹桥,开通于2008年5月4日。同年7月12日开通北虹桥-南虹桥区间。2009年1月1日开通南极亭至筠龙区间。一期工程共计17站,区间长22.3公里。
线路二期区间为南虹桥至南区卫生中心,与海门线二期首通段同日开通,区间共8站,区间长10.15公里。
线路三期将线路延伸至晓蓝山风景区,区间为南区卫生中心至望月,区间共6站,区间长11.3公里。
线路同时开行大站快车,停靠站点为:河口大桥、美术馆、大槐树、交通大学、南虹桥、理工大·醒桥、南区卫生中心。
六、东郊线
东郊线从贤湾站直达煦洞镇,全线开通于2012年12月21日,同日沿线的会展中心落成开幕,全线设17站,区间长23.56公里。
七、百虹线
百虹线首通段开通于2016年2月29日,线路以同年著名歌曲《一百道彩虹》作简化命名。首通段为西海头至武胜,共14站,区间长16.2公里。
南延线为武胜至丛家井。2016年6月30日,为迎接展会,贤仁堂至荣湖段提前开通。2017年4月3日,武胜至贤仁堂段开通运营。2019年12月20日,荣湖至丛家井站开通运营。南延线共设13站,区间长16.54公里。
八、贤德城际铁路
贤湾-德仲城际快速铁路示范线开通于2023年6月12日。从贤湾南站至贤湾站的线路铺设在沿海铁路旁。全线共设14站,全长20.68公里。线路未来将会延伸至北和站。
贤湾市地铁介绍 |
贤湾轨道交通部分车站名称释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