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莱丽(Valere Wang),女,暗樱省绘希市人,在桂兰长大的荷兰裔,唐羽的母亲,钟小吉的岳母,桂兰共和国医学家、教授,桂兰科学院院士,专长各种流行性疾病,2003年起桂兰历次流行性疾病(2003年极东亚大流感、H1N1、H5N6、H7N9、MERS、COVID-19)的防治领军人,尤以在绘希市防治2003年极东亚大流感闻名,她领导的绘希市中川红十字会医院研究所主动接收流感患者,并研制出了针对本次流感的疫苗。2020年COVID-19暴发,45岁的王莱丽任桂兰国家卫生与健康部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主理。
除了防治传染病之外,王莱丽还非常关注肺炎与雾霾的关连。其他职衔包括:桂兰医学会会长,暗樱医科大学校长等。
王莱丽被认为是“桂兰版本的钟南山”。
王莱丽,1975年出生于桂兰共和国二重省玉水市,其为在桂兰长大的荷兰裔,父亲是荷兰人,母亲是桂兰族人。根据其荷文名Valere起谐音汉文名“王莱丽”。
少年时曾身患重病,最后被抢救回来。因此王莱丽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父亲自身就是一名医生,因此非常支持她的选择。
王莱丽初中时,随全家人一起来到绘希市生活,此后便定居绘希。初中和高中时一直是班里最优秀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尤其是生物学。大学就读于桂兰医科大学,主攻方向为流感及肺炎研究。毕业后进入绘希市中川区红十字医院。她始终秉承“医者仁心”的理念,尽心尽力救治每一位病人,若是无钱交医药费,王莱丽也会主动帮忙垫上。
2000年,选择嫁给曾是经她治疗痊愈的病人,安全驾驶每一程的优秀公车司机唐镇北,两人于2002年产下女儿唐羽。
2003年大流感(非典)期间,绘希市为疫情重灾区,而王莱丽恰好又是主治肺炎的医生,她所在的中川红十字医院也成了抗疫第一线。她始终与病魔战斗,哪怕自己已经被感染,也继续坚持着。为了阻止病毒外溢到其他城市,王莱丽首次提出“绘希应该封城”,并亲自写信给绘希市长。这个提议迅速被采纳,绘希市迅速封锁,全市静默管理,阻止了疫情在桂兰共和国的进一步蔓延。
王莱丽同桂兰的其他专家,经过不断试验和不懈努力,共同研制出了针对本次流感的疫苗,王莱丽首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给自己注射疫苗。但还缺少在婴幼儿身上的实验数据,经过多次思想斗争,以及与唐镇北的协商,王莱丽和唐镇北一致同意:就拿自己的女儿唐羽来做试验,将疫苗注射到唐羽体内。而最终试验成功了,唐羽也因此拥有了超乎常人的抵御该种流感病毒的能力。事后大家都纷纷称赞唐羽及王莱丽,唐羽知道此事以后也敬佩母亲的精神。
非典结束之后被授予“抗疫英雄”称号和“杰出工作者”勋章。但是她把这些勋章拿给了幼年的唐羽当玩具,而获得的奖金,她则发起成立了“关爱肺炎患者基金”。自己则是继续默默工作着,为拯救每一个病人尽心尽力。
随后她又多次参与H1N1,H5N6,H7N9,MERS,埃博拉等疫情的防治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出一套防疫经验。
2019年末COVID-19爆发,她再次站出来,冲在抗疫第一线。主动请缨参与援助柯山市及笃初人民共和国千本鹰市的医疗队,并前往中国,与钟南山、张定宇等人交流学习经验。根据非典时期的经验,她成功阻止了疫情在桂兰大面积传播。不仅如此,她还要求唐羽及林熙、刘露、钟小吉等人“每天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多锻炼,不聚集”等,被称为“硬核抗疫”。
新冠初期,起初王莱丽仍主张封城静默管理。而现在,她则认为应该适当学会“与新冠共存”和“主张适当放开”。在她建议下,桂兰的防疫措施:
1. 所有市民出门必须佩戴口罩
2. 堂食限制最多5人一台
3. 群众聚集(包括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全程必须佩戴口罩
除此之外,其他与疫情前没什么两样,大家照样生活。
王莱丽不主张像美国等国家的彻底放开,也强烈反对过度防疫,而是主张有限度的放开。
2022年11月14日,王莱丽在工作中不慎感染新冠肺炎,目前正在治疗中,但她轻伤不下火线,仍在关心每一位患者。
2022年11月21日,王莱丽痊愈。
2023年4月1日,王莱丽考虑在桂兰试点不强制戴口罩。
2003年王莱丽在自己的女儿唐羽身上做疫苗实验,虽然后来对她持赞扬和支持的态度,唐羽本人知道这件事之后,也是很赞同母亲的做法。但是王莱丽的行为也引发了争议。有人曾质问王莱丽“要是实验失败了,你女儿怎么办?”,还有的人干脆指责王莱丽“不配为人母,这么残忍的对待自己的女儿”,更有甚者将她与臭名昭著的“731部队”相提并论。后诽谤者受到惩罚。
王莱丽不建议像欧美一些国家彻底放开,也强烈反对极少数地区的过度防疫,主张有限度的放开。而这引起了主张“学习欧美,彻底放开”的人的不满。他们开始怀疑王莱丽的医学家和院士身份,恶意抹黑王莱丽的专家身份为伪造,更有甚者甚至给她打上“又红又专”,“反动学术权威”的标签。同样,造谣者最终受到了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