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 闽、闽华 |
首都 | 东江直辖市 |
最大城市 | 新江直辖市 |
国庆日 | 2月1日 |
国歌 | 《神佑景福》 |
官方语言及国家语言 | 汉语、日语、韩语 |
官方承认地方语言 | 普通话、闽南语、粤语、阿伊努语、琉球语 |
族群 | 26.1% 汉族 34.8% 大和族 26.1% 朝鲜族 7% 白人 3% 黑人 2% 混合族裔 1% 其他 |
宗教 | 神道 |
政府 | 单一制 议会制 君主立宪制 政教合一 |
天皇 | 源悠仁 (年号:瑞和) |
首相 | 李琛(Lee Tim) |
副首相 | 立花和志 |
下议院议长 | 朴智俊 爵士 |
上议院议长 | 王畴(Ong Diu) 男爵 |
最高法院院长 | 陈桦(Tan Hua) 男爵 |
立法机构 | 景福议会 |
上议院 | 贵族院 |
下议院 | 平民院 |
面积 | 约12.67万平方公里 |
人口 | 约6118.18万人 |
货币 | 景福元 1景福元=0.005ATY |
行驶方位 | 靠左行驶 |
威州雄霸时代,有一波汉人及威州当地的越人在朝廷斗争中失败,于是依靠越人的造船技术坐船下海漂流,跟着海鸟的踪迹,找到了如今景福这座岛屿的中部及北部去避祸。等到威州的船队找到这里,也就承认了这个国家。因为该国在威州的东部,比威州更早见到日出,故以“朝日鲜明”给它封国的国号叫“朝鲜”。岛的北部本来生活着一群当地的土著叫“韩人”,分为马韩、辰韩、弁韩三个部落。之后“朝鲜国”便统合了当地的韩人,为上层汉人、下层韩人的一个国家。之后,北部的韩人脱离,建立了一个纯韩人国家,国号为新罗。
另有一波汉人及威州当地的越人在另一次朝廷斗争中失败,跟随海鸟却找到的是如今景福这座岛屿的南部,在当地建立了一个纯汉人国家,以妈祖为国家信仰。因为当地多长虫,故国号为“闽”或者“闽越”,定都为泉(今东江市)。至此,景福岛上呈现三足鼎立的趋势,分为了岛南部的闽越国,中部的朝鲜国和北部的新罗国。
三国之间互相通商影响,但都一直没有建立一个大一统政权。
4世纪时,有一伙称为“夫余”的民族,渡海来到景福,并迅速崛起,吞并了北部的新罗与中部的朝鲜,正准备集中力量对付闽越时,被闽越人奋起抵抗英勇击退。最后“夫余”只能在北中部建立了一个上层夫余,下层汉人和韩人的国家,名字叫做“高丽”,都城那罗为今日景福的玄菟道辖市。
夫余人鼓励汉人和韩人向北部迁移,随后又一波夫余人继续向景福移民,彻底将景福的中部变成了一个纯夫余人地带。
至于这个“夫余人”究竟是什么来头,根据下南明时期威州著名的冒险家、威州籍船长(船王)刘睿识(刘镜薇、刘露、刘山、刘凯华、刘苍华等苍星一票刘姓人设的远房祖宗)航海日记之二《北明诸国传》:“……二十八日,我船队登岛,问其人此为何国,名曰夫余,此地谓三为“密”,七为“那那”,熊为“久磨”,车为“玖瑠摩”,兔为“乌萨吉”……翌月十六日,我船队随使节访问该国国都,谓之“那罗”……”
结合当时古汉语发音,这么一对照“夫余”人的语言的谐音:三mi,七nana,熊kuma,车kuruma,兔usagi,那罗nara,人们终于确定:当时来到景福的所谓“夫余”就是“大和民族”,是兴起于明洲桂兰、羽泽、群玉一带的一个民族。
8世纪时,夫余人将国号从高丽改为“和”,之后的一段时间曾短暂将国号改为日之出,后又恢复为和,此后国号曾多次在“和”和“日之出”之间反复横跳,最终终于确定为和。和国一直进行汉化改革,增强国力,试图集中力量攻打闽越国,但闽越国的力量更为强大,和国一直没有得逞。
15世纪,由于闽越国重文轻武,人们沉浸在娱乐文化当中,不再关注家国安危,军队的战斗力减弱。此时和国抓住这个弱点,灭亡了闽越,完成了景福的统一,定都为上京,“夫余人”也改称为了“大和人”。统一之后,国号改为了出自《诗经》的“景福”,意思是“祝福国王、子孙和国民都享有和平”,寄予了景福大地上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此前夫余人有一个信仰:神道。神道信仰的传统中,他们的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天皇”(又名“天王”)被认为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号称万世一系,没有经历过家族更迭,故具有“神性”。景福统一后,立即在全境延续了和国的天皇制,将神道定为景福的国教。但是夫余人/大和人仍然保留了景福原有的汉文化和朝鲜文化,甚至将汉字定为官方文字,汉语(闽南语)定为官方语言之一,甚至允许汉人继续信仰妈祖——妈祖是前闽越国的国家信仰。此时景福汉、和、韩三大民族占比已经基本奠定到今天的3:4:3的水平。
16世纪开始,景福进入重商主义的海洋文化,景福汉人与木华汉人一起进行了数次的下南明浪潮(威州、景福等国的汉人向明洲南部地区的海洋移民现象)的历史,大批富有航海经验的景福籍人士出海远航,在明洲南部经商谋生。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海盗,例如景福最著名的海盗戴伟炯海盗集团。
戴伟炯,祖籍景福明园,后来全家到南明,盘踞在三佛齐-多磨埠一带,雄霸于南明洲地区的海面,他的海盗集团成员过万人,拥有战船百艘,劫掠过往船只,搜集各国宝物,积累了丰富的财产,曾经还攻克50多座沿海城镇,以兴隆海运集团(如今景福兴隆财阀的前身)的身份包装,并与船王刘睿识后人接手的刘睿识的企业福海海运集团开展了海上的竞争。当时还是海运公司的桂兰铠威集团,其商船就曾被戴伟炯的海盗集团打劫过。后来戴伟炯的弟弟戴伟熜到了甲秀,还在当地当了国王,甲秀人尊称他为“戴王”(这一时期的甲秀也史称“戴氏甲秀”),戴伟熜与当地苗民和平相处,大力促进了当地向文明社会的转变,甚至还帮甲秀先后赶跑了波勒德、西番的侵略。
随着景福的下南明,景福也开始接受了一些新思潮。1871年之前的景福古代,均认为天皇与整个皇室是超乎凡人的存在。同时景福实行政教合一,神道教传统上视天皇为神道最高祭司,所以天皇必须信奉神道。自公历1871年(康瑞元年)《1871立宪法案》的发表,继位的康瑞天皇宣布景福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景福的议会首次出现在16世纪,在《1871立宪法案》发表前,由天皇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立宪法案》发表之后天皇的权利受到一定削弱,且景福议会权力开始逐渐由上议院向下议院转移。同时景福的首都从上京迁到了东江——这个曾经的闽越国国都“泉”。
此时景福也迅速进行工业化革命,修筑了铁路、电话网络、电车和电灯,各大工厂开始使用机械化生产。首都东江参考和泉的首都白露进行了都市改造计划。然而,景福商船很快就遇到了更强劲的对手——以殖民为主要目的的武提亚等地船队。1911年,随着大景福帝国商队被武提亚海军舰队击沉,整个明洲南部沦为苍星诸多列强的殖民地,随后景福的共和派借势起义,推翻景福帝制和天皇制,建立了景福共和国,以共和派首领山本隆四郎作为共和国的第一任大统领(总统),实行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山本隆四郎上任初期,励精图治,但仍然保留了景福的皇室,且仍然对皇室成员发放特殊津贴与专用礼宾人员。他任用贤能才干,加速了景福向现代化与技术化的转变,完成了1871年康瑞天皇许多未完成的事业。同时积极推进新技术,发展民族工业。他的努力使得景福在当时取得了中兴发展。
但是,上任没多久,山本隆四郎的野心便逐渐暴露。山本隆四郎先是修改宪法,取消了总统的连任限制,不再实行全民普选,而是由议会选举产生。同时宣布禁止开派对、结社,并先后多次颁布“非常戒严令”,“卫戍令”和“休学令”打击学生运动,很快使得整个景福共和国彻底沦为他的提线木偶。此外,作为大和民族的山本隆四郎,忽视汉文化和朝鲜文化也是景福主要文化的客观事实,利用文化大肆渲染矛盾,不赞成大和族审美、不喜欢大和族文化、哪怕对大和族文化有任何疑似锐评、揶揄、调侃、反对的词句,哪怕说大和族文化半句不好都会遭到残忍的排挤、清除甚至屠杀(例如景福当时有人说都节调式不好听结果就被抓了)。严重忽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道理,严重忽视人而为人的最基本动物维度的生理、心理需求,肆意破坏亲情、友情、爱情的正常发展。山本培养了一个类似东厂的组织,专门监察景福人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为带着白色帽子,俗称白帽稽查队。
1927年,景福的华阳车辆制作所造出了国内第一款电力动车组,长19米,是当时景福国铁最长的车,配备了大兴电机制造的强劲的150kW的电机,最高速度120km/h,很快便运用在东江到上京、东江到雅川、东江到明园的城际运输,其中东江到上京的运输距离已经突破了180km,首次实现了电车在长距离都市间运行。当年山本隆四郎即刻大跃进式要求“6年内景福全国所有铁路实现电气化,8年内景福全国所有铁路客运列车均使用动车组开行”,虽然仍然有人坚持机辆运输,可在当时山本的暴政统治下,反对动车组坚持机辆的有很多都遭到了景福共和国“白帽稽查队”残忍的排挤、清除乃至屠杀,这在之后,成为当年景福共和国灭亡的导火索。
1927年,借“景福国铁机辆与动车组之争事件”,加上山本隆四郎的统治深深不得民心,景福皇室迅速起势,推翻了景福共和国,将山本隆四郎判处死刑。被软禁的皇太子源美仁即位后改元中正,恢复了景福的天皇制和君主立宪制,恢复大景福帝国的国名。景福共和国大统领及各机构的职能、职权被同步废止。与此同时,即位的首相夏江南认为不应该这么早就完全取消机辆列车和全面电气化,应该循序渐进。
此前在景福共和国时期遭到迫害的所有人士全部释放,并且纷纷恢复了他们原有的职位,为他们平反,并且向在此期间含冤被杀的人士提供大规模援助。
大景福帝国在1970年代实现了现代化发展,如今大景福帝国是苍星重要的一个工业国和中等发达国家。
“景福”是这片大地自古以来的称呼,此词出自《诗经》,意思是“祝福国王、子孙和国民都享有和平”,寄予了景福大地上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汉语普通话名称为Jing Fu,闽南语名称为Kenghok,日语名称为Keifuku,韩语名称为Gyeong Bok,而景福选择Keifuku作为英文国名。
别称“闽华”则是由于此处过去曾有蛇广泛出没,闽指的就是一种长虫。
景福的国旗是三白条蓝底太极旗,蓝色的底色代表着海洋,表示景福是一个海洋文化的国家,黄色和红色的太极图案分别代表了天皇与人民,相辅相成、地位同等。三条白色的线代表景福的三大主体民族:汉族客家人、大和族和朝鲜族,以白色为条带颜色、三条带等宽等距,代表各民族的纯洁朴实与平等相处。
即国旗上的太极图案。
景福国家制度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天皇源悠仁是景福的国家元首,议会政体采用威斯敏斯特体制,办公地点在东江市上环宫。景福自1871年开始实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虽然在1911-1927年间短暂走入共和制,但在1927年后又恢复帝制,并持续至今。
又名“天王”,天皇是景福的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万世一系,没有经历过家族更迭。在景福国神道信仰的传统中,天皇被认为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故具有“神性”,在1871年之前的景福古代均认为天皇与整个皇室是超乎凡人的存在。同时景福实行政教合一,神道教传统上视天皇为神道最高祭司,所以天皇必须信奉神道。自1871年(康瑞元年)《1871立宪法案》的发表,继位的康瑞天皇明确宣布景福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1945年(中正18年)中正天皇表示天皇是人,而并非神,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放弃了被赋予的神性,由此不仅极大削弱了皇权,也结束了天皇是天神后代在景福的民间说法。
景福天皇姓氏为源氏。景福天皇实行一世一元制度,即一个天皇只允许有一个年号。
景福的政府首长是首相,又称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是议会的议员,必须取得下议院中多数议员的信任方可就任,所以景福首相往往是议会获得最多席位的政党的领袖。景福首相和内阁形式上由天皇指派,但是天皇不能否决当选首相和首相所指派的内阁成员。内阁成员来自议会两院,大部分来自下议院,首相和内阁拥有实际的最高的行政权力,所有的内阁成员均是君主的枢密院的成员。现任首相是来自景福民主党的李琛。
景福议会首次出现在16世纪,在《1871立宪法案》发表前,由天皇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立宪法案》发表之后天皇的权利受到很大削弱,且景福议会权力开始逐渐由上议院向下议院转移,但不彻底,还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1945新立宪法案》发表后改为目前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景福上议院议员由世袭贵族与神道教祭司担任,并非选举产生。景福下议院议员最初由各地贵族、大地主、士绅、富豪指派,平民最初并没有任何选举权。康瑞15年(公历1885年)景福议会给予成年男性家境小康者选举权。康瑞27年(公历1897年)景福议会进一步降低选民的财产限制,使工人获得了选举权。之后景福曾在1911-1927年短暂实施共和制,1927年又恢复帝制。直到中正3年(公历1929年)景福议会才完全取消选民的财产限制,使包括农民在内的所有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景福的女性则要到了中正19年(公历1945年)才获得选举权。
目前景福上议院的权力已大为减弱,并正进行改革,从只有少量的世袭贵族有资格,而改由全体终身贵族出任议员。景福议会分为选举产生的下议会和指定产生的上议会,所有通过的法案草案需要由景福天皇批准后成为法律,但是天皇不能否定议会通过的法律草案。
景福有两大政党——景福民主党与景福工人党。
景福是苍星少数的没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谓的《景福国宪法》是对一整套包含基本规范和政治体制的成文法、习惯法和惯例的通称。景福的普通法遵循判例法,宪法实质上也是对景福实际的社会政治秩序的概括,是景福多年来政治流变的产物。景福属于海洋法系,虽然景福宪法不是具体法律文本,但是大部分内容仍然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现。景福宪法的法律渊源还包括景福议会惯例和天皇特权,景福天皇特权相对苍星其他君主立宪的国家较大,包括罢免首相,解散议会等。但由于没有成文宪法做支撑,议会随时可以废除某项特权,故景福天皇依照惯例极少干涉政事。景福宪法的根基为“议会至上原则”,法案一旦经议会通过便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
景福现在没有任何法律规定首都之地点,景福为判例法国家,从未规定“首都是哪”。自景福进入君主专制以来,1000多年景福天皇基本都坐镇在东江市北部150公里外的上京。直到1871年景福实行立宪制,为了对抗上京的保守势力,加上对海洋文明的渴望,景福康瑞天皇在客家人大臣陈嘉慈的帮助下将都城从上京迁到了东江,初称为行在东江府。1873年,上京的所有中央机构已经全部搬到了东江,并正式改京师上京府为上京应天府,行在东江府正式定为东江顺天府,之后康瑞天皇返回上京参加仪式时已经使用行幸而不是还幸了。但皇室规定天皇的继位典礼仍需要在上京举办,康瑞天皇之后的中正天皇继位典礼就是在上京举行的。直到1991年平治天皇和2012年瑞和天皇的继位典礼也全部改在东江举行,上京唯一的首都职能也被替换掉。并且景福所有的中央机构都在东江,因此没有景福人会觉得自己的首都不是东江——除了自命清高的上京人、以及没素材了的营销号,还会抓着“没有法律”这个问题不放。
景福国的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原本为“道”,全国共分为四个道:京畿道、大和道、扶余道、三韩道,仅有前首都上京和现首都东江为府(上京应天府和东江顺天府,原京师上京府和行在东江府)。随着景福实施“废府改市”,东江府和上京府率先改制为广域市性质的市,但此时东江市和上京市还分别兼任着京畿道和大和道的道厅所在地。随后“道”的行政区划被虚级化,原本由道下辖的市纷纷独立出来成为与道同级的直辖市。县名义上仍属于“道”管辖,实际上已经成为景福国目前的一级行政区划。虽然目前名义上仅存玄菟市和大坡市为道辖市,实际玄菟、大坡二市从性质上已经成为直辖市。自1965年开始,原属京畿道的雅川县、明园县、东江县纷纷独立为直辖市,合并其原有的同名道辖市(东江除外),建立雅川市、明园市、新江市。
景福在市下设置区且规定“市只能下辖区”——前述三县改市时所有的市、镇、乡都改成了区,县下设置县辖市、镇、乡。在区下又有更基层的里、邻,在镇、乡下也有更基层的村。
各行政区等级列表如下:
道 | 市县 | 首府 | 人口/万人 |
东江直辖市 | 西门区 | 906.57 | |
新江直辖市 | 新江区 | 1057.64 | |
雅川直辖市 | 中秀区 | 823.27 | |
明园直辖市 | 中城区 | 526.91 | |
京畿道 | 玖磨县 | 功木市 | 81.04 |
京畿道 | 萨卡纳县 | 阪奈市 | 358.21 |
大和道 | 星野县 | 星野市 | 282.65 |
大和道 | 乌萨吉县 | 乌斯含市 | 192.88 |
大和道 | 木津根县 | 狐市 | 202.19 |
大和道 | 日津治县 | 未市 | 215.59 |
上京直辖市 | 那罗区 | 146.78 | |
扶余道 | 临屯县 | 建州市 | 181.72 |
扶余道 | 乐浪县 | 朝鲜市 | 113.97 |
扶余道 | 真番县 | 夫余市 | 280.13 |
扶余道 | 玄菟道辖市 | 丸都山区 | 100.30 |
扶余道 | 玄菟县 | 高丽市 | 130.04 |
三韩道 | 百济县 | 马韩市 | 177.14 |
三韩道 | 新罗县 | 辰韩市 | 136.54 |
三韩道 | 大坡道辖市 | 北区 | 269.50 |
三韩道 | 大坡县 | 弁韩市 | 508.91 |
景福军队(Keifuku Armed Forces——KFAF,为与桂兰空军KAF区分),官方名称为景福天皇陛下的军队(Armed Forces of the Emperor),简称景军,由景福天皇担任景福陆、海、空三军统帅,由景福国防省内的国防委员会管理。
景军爱好和平,但是遇到外敌,他们绝不退缩。景军的主要职责为保护景福本土的安全,参与景福救灾,促进景福政府广泛的治安利益,出力支援苍星国际维持和平。景福军队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军队采用高科技,无所不包,因此也拥有很强的战斗力。
景福陆军为景军的陆上武装部队,与景福皇家海军和景福皇家空军不同,景福陆军并无皇家的头衔,这是因为在景福天皇与景福议会的一系列斗争中,景福陆军总是站在景福议会一边。并且根据景福议会在1871年通过的《1871立宪法案》规定“和平时期,未经议会同意,天皇不得维持常备军”,景福陆军在法律上并不属于皇室管辖。但是这不妨碍景福陆军内有若干个团使用皇家头衔。
现时景福陆军拥有约7.9万名现役士兵,及2.46万名预备役士兵。
景福皇家海军在景福三军当中成立最早,12世纪起,景福建业天皇建立“水师”,为景福海军的前身。14世纪时景福造船业已经相当发达,19世纪至20世纪期间,景福海军开始作为为景福远洋商船护航的一支部队,令海盗闻风丧胆。之后虽然由于财政问题,景福海军不得不数次大规模裁撤,战力有所减弱,但仍然在苍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景福现时拥有一艘航空母舰:瑞和天皇号(SOE Mizuwa,SOE指Ships of Emperor,是景福海军舰艇的简称)及一艘作为直升机航空母舰用途的轻型航空母舰东江号(SOE Toko),5艘具有弹道导弹发射能力的潜艇及各类大小军舰,现时景福海军拥有官兵3.29万名,预备役士兵3000人。
景福皇家空军成立于中正元年(公历1927年),在景福军事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现时景福皇家空军拥有800架以上飞行器,3.29万名常备兵员。
景福允许私人武装组织的存在。为保护景福部分重要企业的安全,同时为了“治一治”部分无理取闹地反对修建工程造成的必要拆迁的无赖,景福允许这些企业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保镖团体,并且额外制定了特例:若是有无赖刁民敢无理取闹地反对修建铁路造成的必要拆迁,则这些私人武装可以直接武力镇压、暴力拆迁。
由于景福活跃的国际商务活动,使得东江成为苍星重要的经济中心。如今景福的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零售、旅游和商业服务等,渐渐成为景福经济的支柱产业,特色景点包括神社,皇居,东江博物馆,景福宫及高山旅游等。
景福的通讯包括宽频、流动、固网电话及长途电话,卫星通讯,陆路、海运及空运邮件。这些业务最初由国营景福皇家邮电垄断,收音机和电视广播则主要由景福放送协会(KFBA)经营——相当于景福的央视,此外景福四个道各自有地方的卫星电视。在1987年,景福允许多家不同企业经营电讯业务,随后景福皇家邮电的电讯业务改革为景福电信并随后私有化,景福皇家邮电改称为景福皇家邮政(Keifuku Royal Post,KFRP)。
景福最初的工业以纺织业为主,在康瑞11年(公历1881年)开始进行工业化。虽然在平治元年(公历1991年)以后,继任景福首相的张建士力推许多利于金融服务业的改革,实行“去工业化”,虽然给增长持续低迷的景福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活力,但也造成了景福的泡沫经济,及工业占GDP的比重开始下跌。但工业仍然在景福有着重要地位。现时景福工业以采矿、冶金、化工、电子电器、车辆、航空、军火、国防、航海、食品、饮料、烟草、纺织、造纸、印刷和土木建筑等部门为主,尤其是车辆、生物制药、航空、军火和国防是景福主要研究的点。景福国内几大著名的车企和综合性工业集团为兴隆集团、华阳集团、大兴集团和流云集团。
景福的资源相对缺乏,国内有少量能源储量可自给,但大部分仍然依赖进口。景福拥有很多能源公司,最主要的两家是景福石油公司和景福天然气公司。景福曾主要的发电方式为核能,鼎盛时期一度占到了25%,但是随着一些老旧电厂被关闭,目前核电占景福总的发电量只剩下了15%。景福其他的发电形式还有风力发电等,并建起了一座海上风电场。目前景福正加快国内发电方式向低碳化转型,到2020年时全国电力的43%已经是低碳发电。
景福的农业主要包括畜牧、粮食、园艺、渔业,可满足景福自身食品需求总量的2/3,景福的农场主要采用现代科技进行管理,其中又以畜牧业为主。另外景福“靠海吃海”,自身作为岛国,渔业资源相当丰富。
景福许多大学同时都有科学园区,科学研究和开放在景福具有重要地位。
公路在景福是最受欢迎的交通方式之一,景福主要的高速公路和主干道中许多是双向四车道,形成了连接所有城市和主要城镇的干线网络。景福除了有收费公路外,还有收费桥梁和收费隧道,旨在控制拥堵。
景福汽车靠左行驶,高速公路的最高速限为110公里/小时。
景福曾经有超过20000公里的铁路网,但是景福铁路曾在1955-1975年间进行大规模废线,现在景福铁路总里程仅为约14000公里。
1887年,景福的第一条铁路,东江(东江旧站,站址在现在的皇居西侧,仍在使用)到雅川的铁路(京雅线,今西岸纵贯线的前身)开业,采用1435mm轨距和3.0m的限界,随后这个标准被沿袭了下来。此时景福铁路以蒸汽机车牵引作为主流,由于当时柴油机车和电力机车的可靠性很低,加上景福国防省认为“如果变电所遭到攻击,铁路运输有可能瘫痪”而反对铁路电气化的进行,国铁内部也有声音认为“景福冬天时常下雪,接触网容易冻上”同样反对铁路电气化。因此景福主干线铁路的电气化事业进展比较慢,直到1930年才全部完成。1927年,景福的华阳车辆制作所造出了国内第一款电力动车组,长19米,是当时景福国铁最长的车,配备了大兴电机制造的强劲的150kW的电机,最高速度120km/h,很快便运用在东江到上京、东江到雅川、东江到明园的城际运输,其中东江到上京的运输距离已经突破了180km,首次实现了电车在长距离都市间运行。当年景福共和国即刻大跃进式要求“6年内全国所有铁路实现电气化,8年内全国所有铁路客运列车均使用动车组开行”,虽然仍然有人坚持机辆运输,可在当时景福共和国的暴政统治下,反对动车组坚持机辆的有很多都遭到了景福共和国“白帽稽查队”残忍的排挤、清除乃至屠杀,成为当年景福共和国灭亡的导火索,被软禁的皇太子源美仁即位后改元中正,恢复帝制和君主立宪制,即位的首相夏江南认为不应该这么早就完全取消机辆列车,应该循序渐进。时至今日景福国铁的大多数铁路均已实现电气化,全部的铁路列车均使用电车开行。景福在1990年进行改革,铁路货运改为以行包和集装箱为主的高速货运,煤炭、钢材、石油天然气等的运输渐渐交给卡车、船运和管道等运输方式。时至今日景福货运铁路也全部实现了动车组化。
景福自1912年规定铁道原则上国有,现时景福铁路的最主要运营公司为景福国有铁道(Keifuku Government Railway,简称KFGR),各地的轨道交通则以各地方交通局经营的市营地铁为主。但是如今景福仍然有着各种被称为大手私铁的私营铁路公司大行其道,在景福这些大手私铁另辟蹊径,没有获得铁道事业法的许可,但却以轨道法的特许留了下来——景福铁道事业法规定的铁道原则上国有,但是轨道法却允许私营轨道线(即有轨电车路线),所以景福这些大手私铁公司,实际上是以“有轨电车”的名义开行的城市轨道交通重铁系统。景福铁路既有线主要为直流电1500V电气化,每节车厢长20米,宽2.8米,限界为3.0米。
景福高速铁路于2004年4月1日开通(京坡高速线,雅川-东江-上京-大坡),使用阿尔梅里亚西门子公司进口的ICE-3型高速列车(技术转让予景福兴隆车辆制作所生产),东江-大坡约500公里的路程缩短到了两个半小时。第二条线路东岸高速线于2010年开通,链接景福的东海岸,第三条线路西岸高速线于2015年开通,链接景福的西海岸,是为景福现有的三条高速铁路线。景福高速铁路虽然有三条专用线,但是由于采用的ICE-3和ICE-4型列车兼容直流电DC1500V和交流电25kV的供电方式,且限界同样为3.0米,因此景福高速列车可与既有线互联互通,不过景福仍然保留了既有线的特急列车。景福还有一条在规划中的磁悬浮列车——京坡高铁二线,用于舒缓既有京坡高速线已达5分钟一趟车的运力。
景福机场众多,其中客运量最大的机场是东江金竹国际机场,由景福兴隆财阀旗下兴隆航空运输公司拥有,第二大机场是同在东江市,人们俗称“东江老机场”的东江东风国际机场。第三大机场是位于大坡市和大坡县交界处的大坡国际机场。
景福最大的航空公司是景福航空,其他航空公司包括景福皇家航空、京畿航空、三韩航空、兴隆航空、华阳航空等。
东江地铁为景福首个地下铁系统,于1968年2月6日通车,将东江西门町与市区连接。而运营商则有两家,一家是东江市交通局的全资子公司东江市营地铁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所有纯数字线路。一家是私营公司东江大众运输协会(MRTA),负责运营所有S字头地铁线路。尽管东江市营地铁曾多次想要将MRTA并购,全市地铁统一由市营地铁运营,但是由于种种计划没有实施。
除了东江市营地铁和东江大众运输外,东江还有其他数家大手私铁公司,例如鲤北铁道、泉南铁道、泉西铁道、泉东铁道、东明铁道、东雅铁道等,但是受“市营门罗主义”影响,东江市规定“私铁不得修入东江内环路内”——即现在东江的地铁图上由S3线、S1线、12号线围成的区域内(特例是MRTA)。尽管造成了地铁与郊外私铁的分段,为出行造成不便,但也客观上维护了市中心交通由政府管理的局面,防止了民营资本过多干涉交通。如今东江及其周边城市组成的大京畿道城市铁路系统是苍星运量较高的通勤铁路系统之一。
景福的市内巴士覆盖全国。自从景福放松管制——公交私有化以来,景福多地的巴士公司都不再是当地交通局旗下的公营巴士一家独大。以东江为例,除东江市营巴士以外,有以下主要的私营运输公司:京雅巴士、东雅巴士、平山巴士、新江南巴士、新江北巴士、京乌巴士、京明巴士等,与大手私铁深深绑定,即大手私铁的副业巴士公司。
景福国家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是景福元,主要由景福银行发行。
汇率为1景福元(KFW)≈0.02ATY。
景福人口约有6118.18万人,其中有54%居住在东南部的大京畿道地区(首都东江市就有906万),其中有26.1%汉族客家人,34.8%大和族,26.1%朝鲜族;其他还有7%白人,3%黑人,2%混合族裔和1%其他民族。景福的人口增长率约为-0.95,人口正在持续减少中。景福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少子化的问题,因此景福对全国所有公共设施都进行了无障碍化改造。
景福名义上没有官方语言,实际上汉语客家话、日语、韩语为主要语言,有95%的景福居民使用这三种语言,其他5%的新移民则说自己的母语。各地的标志牌都同时写着三种语言。在景福承认的其他地方语言还有普通话、闽南语、粤语、阿伊努语、琉球语等。在景福,试卷以汉、日、韩三语书写,国内三大主要民族的学生除了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外,必须学习第二语言——大多数是英语(三大民族都有)、日语(限客家、朝鲜)、汉语(限大和、朝鲜)或韩语(限客家、大和)。
神道教的信徒在景福最多,占71.6%。神道在苍星起源于群玉,后来渐渐发展到桂兰、羽泽和景福等国。在景福,随处可见的神社/神宫是祭神的场所,神道最主要的神是天照大神,相传是景福皇室的祖灵。此外,景福认为自然界万物皆有神。
其他宗教如佛教占2.7%,基督教(含天主教、东正教)占1%,猪灵教(苍星的伊斯兰教)占0.5%,其他如印度教、便雅悯教(苍星的犹太教)占1.6%,信仰不明或无神论者占23.1%。
景福实行小学6年、中学3年的义务教育,大部分学生还会继续进入高等院校。景福的高等院校就学率约97%,大学就学率也高达44%,景福的识字率居于苍星之冠,几乎实现了全员识字。景福教育实行国民终身教育,各地遍布有公民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此外所有的小学和中学都有户外操场,但高校则不一定。90%学校有健身房,85%学校有游泳池。
景福实施无偿教育项目,学杂费全免、学费全免,逐渐扩展至高中。
景福的医疗水平较高,公共医保向所有景福永久居民提供,病人非紧急情况下先看家庭医生,医生认为有需要再去看专科医生。若是紧急情况则直接去急诊专科候诊室。
景福文化是一个比较多元的文化,由客家文化、大和文化和朝鲜传统文化组成。三种文化深受北极洲古代汉文化影响。景福现代文化是随着景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景福现代化的产物。其中以各类女团、偶像、电视剧、网络电子游戏和电影闻名。景福流行歌曲在苍星被称为“K-POP”。
景福的饮食较为清淡,以小麦发面制成的饼、面条和馒头是景福人较为普遍的主食,南侧东江等地则拥有水稻区。由于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景福料理中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是海鲜炒饭、景福咸菜、景福烧烤、景福石锅拌饭、紫菜包饭、景福牛肉拉面、景福冷面等,代表性的小吃有打糕等。景福的牛肉经过精心饲养肉质鲜美,在苍星被称为“景牛”,价格较贵,也作为上等的礼品。景福的汤并不作为配菜,而是与主食一起食用的主菜,其中汤水当中一般放有肉或者海鲜。
景福的筷子是金属筷子。景福的餐桌礼仪规定,年轻人不应该在长辈或客人之前拿起筷子吃饭,也不应该在长辈或客人之前吃完饭。
景福是酒的消费大国,其中景福烧酒是景福消费量最大的酒类,其他还有清酒、浊酒、果酒、花酒、药酒、啤酒等。景福饮酒也有礼仪,要求相互倒酒表示友谊。为别人斟酒要用右手拿酒瓶且左手扶着右手,如果用左手斟酒就会被认为是不礼貌,接受者也要双手捧杯表示谢意。景福不喜欢续酒,一般喜欢喝完一杯才倒。晚辈与长辈喝酒时,晚辈要先向长辈倒酒。在长辈先喝酒后,才能饮酒。
景福也是茶叶的消费大国,最初是从木华引入,故景福三种语言中对茶的描述都是借自木华闽南语的“Te”。景福茶礼也有长久的历史,除了传统的茶叶茶,用蜂蜜、柚子、水果、红枣等泡出来的茶在景福也很受欢迎。
跆拳道在苍星是景福的国技,在景福,随处可见的道馆相当于专门的跆拳道兴趣班。此外,棒球、足球在景福也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