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鸾苗族特行省 |
本条目为梓歆征得有关人员许可后写作。
本段内容改编自《MOJi辞书》2023年12月21日转载新闻报道《只能先苦一苦百姓了:这破路都能开车?京都市政府没钱修路让民众怨声载道》,原视频链接详见BV1PN4y187nr,视频出处为https://youtu.be/IU7dv2dfgeM,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予以删除。
以下所展示的部分内容为采访对话。
J:《凤鸾公民关注》栏目记者
S:三重桥-行天宫片区居民 宋阿婆(80岁)
D:三重桥-行天宫片区居民 戴阿婆
K:三重桥-行天宫片区居民 孔阿爷
T:丹凤市的士司机 刘师傅
B:丹凤公交231路司机 李师傅
Y:三重桥-行天宫片区自动售货机补给员工
Z:丹凤市政府道路建设科 张科长
欢迎您收看本期《凤鸾公民关注》,本期节目的舞台是位于丹凤市海琅区的候澄大道,在这条大街旁住了近60年的宋阿婆,正生活在某种不安当中。
S:(西南官话)这条大街(gai)不仅危险,还经常发生事故,这路这么窄怕是不行哦……
候澄大道,为善国国道210号的一部分。北起老昱关,南至三重桥,连接丹凤市临溪湖区和海琅区交界处的三重桥-行天宫片区南北两侧。是一条往北可至丹凤北站,往南可达丹凤市区连接两地的主干道路。然而与车流量不相匹配的是这附近突然开始收窄的路宽,路宽收窄的位置是自三重桥立交桥至凤求凰路为止,总长约3.6公里的区间段,其中最窄处的宽度仅有7米,并同时是自南向北的上坡路段。该地单日的车流量约为8900台,在早8点高峰期会有27路、54路、65路和231路四趟专线公交车在此往来运行,四条线路班次间隔总和加起来,目前平均3分钟这段区间就有一趟公交车经过。而74路改线之前也从这段经过,可想而知当时是如何的拥堵。
S:每天有不少公交车和汽车会从这里经过……真是一团糟,每当早晚高峰期的这段路上,交通状况总是混乱到离谱啊。每次我家的小孙子出门我都要提醒他“出门注意走最右边,不要乱跑”,这两句几乎每天都要重复一遍啊(笑)。
为了实地调查一下这段路有多危险,本节目组派出记者尝试在车流量最大的早晨8点前去一探究竟。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一辆27路公交车刚好驶过,靠边之极,差点撞倒记者。接着又有几辆面包车和小货车驶过,同样压着白色边线行驶。
J:虽然我刚才站在白色边线的内侧等待,但是距离实在太近,我都觉得有点心慌。G210这段本来是一条双向单车道的道路,然而看上去连驶过一辆公交车都够呛。压线通过……这条路真的很窄呢……这样的话行人也很难走了。
就在这时,两台车擦肩而过,收了后视镜才勉强会车。
J:刚才两辆车收了后视镜才勉强会车,车辆前进时也都压了白色边线……
确实,候澄大道车水马龙,交通特别繁忙,公交车和大货车也从早高峰期开始通行这段路,并且还有步行者经过,也有不少骑自行车、摩托车的民众。
J:现在是上午8:15,仍然能见到大量学生在马路上步行。
就在记者采访的期间,一辆65路公交车与一辆泥头车正巧在候澄大道会车。但是却没法顺利地会车,双双压了边线,紧贴着沿街住宅区边缘通过。两车最终用时2分钟才完成会车,勉强通行,而两车的后方是堵了一大列等待的车辆。
面对这种就发生在家门口的情况,宋阿婆说:
S:这里打开门就面对着公路,还得留意门口有没有人,避免撞着他们。
每逢外出都要缓慢开门已经是宋阿婆的家常便饭。然而过着这种日子的还不只有宋阿婆,宋阿婆隔壁家的戴阿婆也同样遇到过这种情况。
D:非常麻烦,出门都得劳心费神。
就在记者的拍摄当中,亦出现54路公交车和231路公交车无法会车,僵持于道路中央的场面。
D:两车交会时老麻烦了,在这是常有的事。
一位员工给自动售货机补充货物时,后方公路上走过的车辆也令他感到十分不安。
Y:要是后面车辆撞上售货机门我就被夹在里面了……没出事纯粹是运气好(笑)。
家门口就是道路,道路与家距离非常近,甚至发生了这种事。在宋阿婆家附近开一家烤肉馆维持生计的孔阿爷,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K:我家店的滴水槽三天两头挨撞……
据孔阿爷描述,车辆撞上房屋边缘雨棚和滴水槽的情况也很常见。同时丹凤市警方公开的数据显示,正和71年至正和77年间,G210老昱关-三重桥段共发生事故73起,虽然交通事故多发道路也比较狭窄,但是司机们为什么仍然选择走这条路?本栏目记者采访了一位的士司机刘师傅,以及231路公交车司机李师傅。
T:这里客流多,并且如果往西边走长崎南路或万华大道就绕远路了。所以就算道路狭窄,还是走国道210更便捷。
B:原来我们231路改走了一条与237路相似的,走万华大道和衢昱大道的路径,虽然路确实宽了,但是绕远了,收益不好,客流量都被班次更多的237路吸引了,最后还是改回了国道210号的原线。
此地车流量巨大的原因似乎是因为这是一条捷径,周边居民从正和66年起就出于安全措施考量,建立“创造舒适宜居之三重桥-行天宫协会”,长期呼吁丹凤市拓宽扩建G210老昱关-三重桥段,迄今已经开展集体签名活动以及问卷调查。正和69年,居民请求拓宽道路的请愿于丹凤市公联中获得全体一致通过。然而…
S:为什么没能继续推进下去呢,所以我很愤怒,总觉得…既然早在30年前丹凤就开始搞城市再建设计划,但是这样的路放任不管真的好吗…
G210在30年前就被指定为“丹凤市城市再建设计划”中一条需要拓宽的道路。丹凤市当时的一系列城建规划当中尚未动工的,仅仅就剩下了G210老昱关-三重桥这段的拓宽工程。尽管丹凤市后续为回应请愿,于2020年度开展测量工作,但是自那以后项目却莫名停摆,G210老昱关-三重桥段的拓宽扩建至今未能实现。
随时都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情况下,为何G210老昱关-三重桥段道路拓宽工程未有进展?本栏目记者于是直接联系了丹凤市政府道路建设科的张科长。
Z:因为拨款预算仍然在搁置,所以我们正在基于以往的测量结果,推进内部讨论等相关流程。
J:预估这段工程的完工时间是?
Z:目前2024年的财政预算还没有确定,现阶段还不能对具体情况做出答复。
为了摆脱财政困难,进行行政、财政改革,丹凤市一方面透露扩建拨款暂被搁置,却又强调拓宽计划并非已作废。
Z:毕竟请愿已经获得了市公联的一致通过,又鉴于已经收到来自三-行片区居民的请求,所以我们也会争取尽早地完成扩建工程。
自家门前的窄路何时才能拓宽?行政方面给出的毫无未来预期的回应令宋阿婆倍感不安。
S:果然还是没进展,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得到吧…
要求采取安全措施的呼声众多,不正是说明了行政方面有必要切实地面对问题并加以解决吗?
凤鸾苗族特行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