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 |
IND世界博览会线 |
纽约共和国境内的一条已经不复存在的高架铁路。
IRT第九大道线(英语:IRT Ninth Avenue Line),通称第九大道高架铁路或第九大道高架,是纽约共和国经济首都纽约市(当时为美利坚合众国纽约州首府纽约市)的第一条高架铁路。这条高架铁路于1868年7月开通,当时名为西区和扬克斯专利铁路,是一条实验性的单轨电缆高架铁路,从曼哈顿岛南端的炮台广场开始,向北沿格林威治大街到达科特兰大街。到1879年,这条线延伸到哈莱姆河的第155大街。1903年,该线路被跨区捷运公司(Interborough Rapid Transit Company)电气化并接管。主线于1940年6月停止运营,被纽约独立地铁系统公司于1932年开通的IND第八大道线所取代。最后使用的部分位于哈莱姆河上,被称为马球场地穿梭巴士,后于1958年8月关闭。这一部分使用了一座现已拆除的名为普特南大桥(Putnam bridge)的摇摆桥,并穿过一条现存的隧道,其中有两个部分地下车站。
1905年9月11日,这条线路发生了纽约市高架铁路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当时一列火车脱轨,并颠覆坠落下面的大街上,造成61人伤亡。
中文名 | |
英文名 | |
第九大道线的前身是西区和扬克斯专利铁路,由查尔斯·T·哈维在格林威治大街建造,从1868年7月1日运行到1870年。这条线路使用了多个1英里(1.6公里)长的电缆环,由轨道附近建筑物地窖中的蒸汽机驱动。每个环路在列车靠近时启动,在列车经过时停止。电缆配有项圈,列车用“爪”连接到项圈上。由于爪子不能“滑动”,每次移动到下一根电缆时,列车都会被猛拉。这个系统被证明是很麻烦的,出了几次故障,最后公司的钱花光了,这个系统被废弃了。新业主用蒸汽机车取代了缆车。
1885年,第九大道线首次采用电力机车,这是纽约交通史上第一个使用电力机车的例子。
到1891年,第九大道线沿格林威治大街和第九大道延伸。
1903年4月1日,曼哈顿铁路公司的第九大道线和其他几条线路被跨区捷运公司租下,租期为99年。第九大道高架线在“休赛得曲线”处延伸超过街道上方100英尺(30米),线路在第110大街上方进行两个90度转弯,从哥伦布大道行驶至第八大道。1905年9月11日,纽约高架铁路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发生在第53大街的一个拐弯处,造成13人死亡,48人重伤。重建工程一直向北延伸到第116大街,创造了曼哈顿第一个三轨高架铁路,尽管中央轨道快车服务直到1916年才开始。这条线从南码头作为起点站,沿着格林威治大街从炮台广场到曼哈顿下城的甘斯沃特大街,在中城的第九大道(在第53大街与第六大道高架铁路相连),沿着第59大街和第110大街之间的上曼哈顿哥伦布大道继续,在第110大街向东,在第八大道(中央公园西和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林荫路)向北,直到哈莱姆河。
1917年1月,第三条轨道的安装完成。第三条轨道允许IRT在1918年7月开始运行特快列车,从125街到第155大街;列车开始第一次使用第145大街的新快车站。与此同时,这条线延伸到布朗克斯的第162大街,并在塞奇威克大道和安德森-杰罗姆大道开设了车站。1921年12月,莱克星顿大道-杰罗姆大道的地铁列车开始在第167大街以北的任何时间运行,取代高架列车,高架列车在高峰时间运行到伍德劳恩,但在非高峰时间终止于第167大街。
截至1934年,提供下列服务:
快车由第九大道-南码头开网第155大街,周日和深夜延长至伯恩赛德大道通过杰罗姆大道线。
第九大道快线平日及星期六日间经杰罗姆大道线经雷克托大街至伯恩赛德大道,延长至福德姆大道平日高峰时段,以及星期六早高峰及下午至下午高峰。这些列车在第155大街以南高速行驶,中午前向南行驶,中午后向北行驶,并在相反方向停靠。
1940年6月11日,在纽约市交通局购买IRT后,第九大道线的大部分路段被关闭,并被拆除。第155大街以北的路段的一小部分仍作为“马球运动场接驳线”服务。但到了1958年8月,由于巨人棒球队迁往旧金山,以及纽约中央车站普特南区客运服务的终止而关闭并被拆除。
地铁 |
IND世界博览会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