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出生 |
正式名称常溪中学Mikado交通运输文化社,实际名称为Mikado交通运输文化社,在一些场合下称为MK交通运输文化社,是木华社会主义共和国南近畿省常溪市常溪中学的一个社团,一直以来社团成员都比较少,只有5人,相当于木华版的黄电车迷团体,主要活动是向学校同学宣传交通运输文化,也即常溪中学的一个车迷团体。
社团的名字Mikado是指在常溪站前静态展览的一台木华国铁SD2型蒸汽机车(原型为日本国铁D51型蒸汽机车),它是每个常溪车迷的童年回忆,因为它采取的2-8-2的轴式被称为“Mikado式”(御門式),所以社团名字就被起叫了“Mikado”。
指导教师为常溪中学教师卢教仁(字育人),本科毕业于蓝鸟师范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于蓝鸟铁道大学交通运输系,所授科目为物理学、通用技术及铁路文化。
正式名称 | 常溪中学Mikado交通运输文化社 |
昵称 | MK车迷社 |
指导教师 | 卢教仁 |
成立时间 | 2019年6月9日 |
目前成员 | 袁归帆、余西钊、邱庭月、江暮雪、叶骧羽 |
由袁归帆和邱庭月最先发起,余西钊、江暮雪和叶骧羽依次加入。
名字来源于“潇湘八景”之“远浦归帆”。男,16岁,高中1年级学生,生日9月2日,身高176cm,血型A,鞋码44。
北近畿省李山市人,在铁路系统长大,出生在木华国铁附属的医院、小学也是在木华国铁附属的学校就读、家里的电话机也是木华国铁专用的、夏天也是去木华国铁附属的游泳馆解暑、每逢新电影上映也是去的木华国铁附属的电影院。作为工业城市,发达的教育让袁归帆自小学起一直都是班里的“全能型校草”,袁归帆的动手能力也极强,因为当时木华国铁附属学校的“手工课”教授的“手工”已经有“工程训练”的雏形,是木华其他学校的手工课所达不到的。
然而,因为早年李山难以转型的重工业、空气污染、落魄的产业工人、强大的地方既得利益者,李山在那一段时间的治安比较差,父母为了自保,教育袁归帆“不要随便对外袒露自己的想法”“尽量少与他人交流”,于是袁归帆在这种影响下成为了一个内向的人,平时比较高冷,在食堂吃饭时看别人热闹的说说笑笑,而自己却喜欢单独坐在一边。但他心目中是个狂热的铁道厨,恰好分到的同桌是邱庭月,有一次邱庭月看他拍的各种火车的照片,对此起了兴趣,于是便尝试与他交流,结果袁归帆一谈到铁道的事情就像变了个人一样,跟邱庭月说了很多很多,最终他们初建了这个社团。
名字来源于“潇湘八景”之“渔村夕照”。男,16岁,高中1年级学生,生日6月19日,身高174cm,血型B,鞋码42。
南近畿省近畿市(武陵新区)人,出生于武陵新区内一个著名的景点:桃花源(苍星),从小在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河边渔村——桃源乡——也即后来被开发的桃花源景区长大,每天跟着村里的孩子游山玩水,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他和朋友一起在附近的山林中冒险,渐渐懂得野外生存之方法,认得山上的许多野果、野鸟。家里承包有一片桃林,从小桃子就是他最爱的食物,各种桃汁、桃味甜品吃了个遍。在一次跟随父母从近畿市中心乘火车进京办事时,在蓝鸟西站的稍作停留,让他对火车产生了兴趣,成为一个铁道厨。
这样的快乐生活让他早年养成了自由不羁的性格,但也导致他对学习比较抵触,该到他上学的时候,他进入了近畿市中心的学校,本来这所学校外地同学大多数选择住宿,但他讨厌“自己的生活处处被限制着”,于是办理走读,借住在市中心舅舅家。天生热爱自由的他学习当然不会特别好,有一些好学生周末去补习班,但他周末则是到处去拍火车。他也有偏科情况,除了语文、地理和生物学得比较好,其他的都不太行,因而成了老师办公室的“常客”,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来到常溪中学就读时候。不过所幸他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卢教仁,也遇到了一群好同学——尤其是作为班长的邱庭月。
名字来源于“潇湘八景”之“洞庭秋月”。女,15岁,高中1年级学生,生日9月28日,身高155cm,血型AB,鞋码36,B78/W58/H80。
社团里唯二的女生之一。南近畿省近畿市人,出生在近畿的市中心,但是她对于近畿市没有太多的回忆,邱庭月的父亲是常溪市某科研所的助教(现在已经升任讲师),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她从小基本与父亲住在常溪,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一次近畿。邱父重视对邱庭月的教育,同时也十分热爱文学,经常手把手教邱庭月写毛笔字,还亲自带她阅读传统名著。不过邱父并不反对邱庭月其他的爱好,而是大力支持,这让邱庭月成为了一个“”
名字来源于“潇湘八景”之“江天暮雪”。女,15岁,高中1年级学生,生日12月23日,身高161cm,血型A,鞋码36,B82/W60/H80。
名字来源于“潇湘八景”之“潇湘夜雨”。男,17岁,高中2年级学生,生日3月2日,身高177cm,血型O,鞋码43。
待续
2000-2010年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