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暗樱省 |
摘自黄电车迷组织《主干巴士开通前夜》
1960年代,桂兰开始讨论综合交通系统的推进。桂兰要求根据汽车、巴士、的士、卡车、城轨、有轨电车、单轨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明确其承担的运力职能,综合而科学地运用。
当时的交通运输政策委员会也提出在都市交通系统中,要系统地改善公共交通,发展城市快速路,提升铁路建设。
与桂兰其他大城市相比,绘希在公路运输方面相当先进,但轨道交通发展相对滞后。绘希市民出行经常选择私家车自驾出行,因此绘希被称为“汽车型城市”。
因此,在绘希市计划扩建城市高速公路时,1977年绘希市提出“致力于建设一个基于公共交通优先原则”的综合交通系统。
因此,在1979年的“绘希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建设主干巴士”的概念。
在研究报告中,“主干巴士”要求具备下列特点。
·要有设置在道路中央的巴士专用车道,上下车在专用岛式站台进行,因此可以设置主干巴士专用道的道路各车道总宽度必须至少25m宽。
·避免在十字路口的停车,在十字路口设置专用优先信号;将巴士站间距延长为800m-1000m,与地铁近似的站距,旅速不低于25km/h。
·开发大型,多门,低地板车辆
·与地铁的接驳更方便
·参照地铁票价,使其与地铁融为一体
“主干巴士”的优点如下:
·不受道路拥堵的影响。
·行车速度可以大大超过传统巴士。
·利用既有道路,维护费用很小。
·施工时间短,即使全线专用车道尚未铺设完毕,也可以开始运营。
·如果可以采用大型车辆(铰接式巴士等),容量将大大增加。
·根据线路实际需求,与普通线路相互调配车辆较为方便。
·可以按照原样应用普通线路的运行方式。
·巴士开通后,会造成社会车辆使用车道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私家车出行,更多使用公共交通
1979年,绘希市交通局规划了6条主干巴士路线,分别如下:
名称 | 长度 | 经由 | 现状 |
楠镇线 | 7.0km | 东大门-建德-楠镇 | 改为地铁8号线 |
五道梁线 | 15.0km | 东大门-新苑-五道梁 | |
富田镇线 | 9.0km | 海口-道禾-伏屋-富田地区 | 改为地铁5号线 |
金泉码头线 | 11.3km | 道禾-金泉码头 | 改为西绘希港线 |
南阳镇线 | 11.0km | 唐进神宫前-东海路-南阳镇福田 | |
山手路线 | 7.2km | 新桂桥-牡丹-十里 | 改为地铁2号线 |
1980年成立了“绘希市主干巴士调查委员会”以及“绘希市巴士路线综合规划协议会”,两会共同研究了主干巴士的开通及运行方式,交通管制,道路管理等。之后又在1981年追加了两条路线。
1981年,上述几条路线中,选定了山手路线,灵山古迹线和南郊线作为最终绘希主干巴士系统的三条路线。但在1982年,由于绘希地铁2号线的东延伸成环计划,与这一路段并行的山手路线主干巴士计划取消。最终只剩下东郊线和灵山古迹线作为绘希市营巴士的主干巴士路线。但只有灵山古迹线为道路中央式专用道(上下车需要通过斑马线),南郊线为道路两侧式专用道,且专用道的覆盖率并非100%。
主干巴士开通后,绘希市营巴士的客流量有所增加,进一步方便了绘希市民。其中1路的日客流量为1.6万人次,而2路、3路的累计日客流量更是达到了2.6万人次。绘希市营巴士的旅速从13-15km/h提升到20-25km/h。
名称 | 长度 | 经由 | 备注 |
楠镇线 | 7.0km | 东大门-建德-楠镇 | |
五道梁线 | 15.0km | 东大门-新苑-五道梁 | |
山手路线 | 7.2km | 新桂桥-牡丹-十里 | |
富田镇线 | 9.0km | 海口-道禾-伏屋-富田地区 | |
南阳镇线 | 11.0km | 唐进神宫前-东海路-南阳镇福田 | |
金泉码头线 | 11.3km | 道禾-金泉码头 | |
灵山古迹线 | 10.4km | 东大门-引山 | 后期追加→2路 |
南郊线 | 10.5km | 东大门-星崎 | 后期追加→1路 |
·使用道路两侧式专用道
·直接连接市中心和南部,途中有许多接驳铁道的车站
·路线的客流量和盈利很大
·全路线道路总宽度超过40米
·与主干1路专用道平行的绕行路多,对一般交通的影响少
·使用道路中央式专用道
·运行于铁路空白区域,距离市中心较远,维护效果好
·需求量很大
·该道路途中也有很多上下班及上下学的私家车,非高峰时段可以借用该专用道
·2路、3路原称为2A、2B路,2023年3月25日调整为2路、3路。
线路 | 1路 | 2路 | 3路 |
开通时间 | 1982.3.28 | 1985.4.30 | 2023.3.25 |
区间(主线) | 东大门-星崎 10.46km | 东大门-引山 10.21km | |
专用道布置 | 道路两侧 | 道路中央 | 道路中央 |
运营业者 | 绘希市交通局 | 绘希市交通局,绘希急行电铁 | 绘希市交通局,绘希急行电铁 |
乘降方式 | 前门上车,后门下车,车资先付 | 后门上车,前门下车,车资后付 | |
巴士专用道长度 | 6.75km | 9.20km | |
车站数量 | 16站 | 18站(东行),17站(西行) | |
平均站间距 | 700m | 600m(东行),640m(西行) | |
特征 | |||
专用优先信号 | 无 | 无 | 无 |
运行间隔 | 早高峰3-5分一趟车,平峰10分一趟车,晚高峰6分一趟车 | ||
每日运行班次数 | 105班 | ||
专用车辆数 | 20辆 | 50辆 | |
收费 | 与一般巴士相同(均一票价) | 与绘急巴士相同(里程计价) | 与绘急巴士相同(里程计价) |
雀田新蓝丝带 12辆
铠威空中之星MP38 7辆
雀田索拉 1辆
雀田蓝丝带II 50辆
铠威空中之星MP518
铠威空中之星MP618
铠威空中之星MP617
果海蓝丝带HU
铠威空中之星MP618
铠威空中之星MP617
铠威空中之星MP717
中南-暗樱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