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47的系列型客机之一。
波音747-100系列属于波音747基本型。首架波音747-100型1969年2月9日首飞,同年12月获北美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1970年1月由波音747项目发起用户泛美世界航空公司投入商业运营。波音747-100型客机动力选择包括了普惠JT9D-7A,通用电气CF6-45A2,或罗尔斯-罗伊斯RB211-524B2型引擎,满载时续航力约为7,200公里。波音747-100型的上层客舱通常每侧有三个或十个侧舷窗,-100型上层舱最初属于机组人员休息室,后来波音公司应航空公司的要求把休息室改建为客舱,并增加上层机舱的窗口。波音747-100系列共生产205架,1986年停产。
中文名 | 波音747-100 |
英文名 | Boeing 747-100 |
生产商 | 波音公司 |
载客量 | 366人(典型3级客舱布局) |
长度 | 70.6 m |
空载重量 | 162,400公斤 |
翼展 | 59.6 m |
高度 | 19.3 m |
最大起飞重量(MTOW) | 333,390公斤 |
典型巡航速度 | 0.84马赫 |
巡航高度 | 35,000呎 |
最大燃料容量 | 48,445加仑(183,380公升) |
全载重时续航力 | 5,300海里(9,800公里) |
发动机 | 4台 |
经常使用的发动机 | PW JT9D-7A(推力46,500 lbf) GE CF6-45A2(推力46,500 lbf) RR RB211-524B2(推力50,100 lbf)(PW:普惠;GE:通用电气;RR:罗尔斯-罗伊斯) |
波音747-100为波音747系列最初生产型号,波音747-100共交付了167架。有些航空公司选择自行改建747-100的上层客舱,将休息室改建为客舱。
波音747-100B为改装波音747-200B所使用的普惠JT9D-7F发动机的改进机型。最大起飞重量提高至750000磅(340000公斤)。提高了商务载重,增加了航程。机翼、机身和起落架都得到加强。共交付129架,其中多民族红凤人民共和国的东火炭航空为该机型的最大客户。
波音747-100F(Freighter)为全货运型,由波音747-100客运型改装而成。最大起飞重量 335,346公斤。
波音747-100C(Convertible)为客货可转换多用型,在左翼后部可选装一个大型侧壁货舱门,航空公司可以按不同的市场变化周期与包机要求调整内部配置,在全客机、客货混合、全货机之间转换。
波音747-100SR(Short Range)是为地球Ⅳ世界观中的日本国内短航程高客流量航线设计的短距离(Short Range)型号,3级客舱布局由366人增多至391人,最大起飞重量提高,续航距离缩短,机身结构与起落架经过强化以适应频繁起降。交付给日本的航空公司的-100SR对上层客舱进行了加长,外形上类似波音747-200型,波音747-100SR共生产29架。
747–SP(Special Performance,特殊性能),又称为747-100SP,是747-100型的缩短型,后机身缩短14.3米,加大了航程,用于低密度远航程航线,载客量较747-100型少(三级客舱布局220人左右),续航距离达到12,300公里。用于与麦道DC-10及洛克希德L-1011三星式飞机竞争。1975年7月4日首次试飞,1976年3月投入使用。不过,由于在实际运作中航程仍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销售状况不理想,至1982年停产(1987年曾重新启动生产线为阿联酋政府特别制造一架747SP)。747-100SP总共生产了45架。747-100SP空气力学特性与一般747-100或-200不同,拥有稳定气流降低了阻力,据此波音公司后来推出了加长上层客舱长度的747-300/747-400型,共交付45架。
1987年8月10日,东火炭航空8007号班机(机型:波音747-144B,注册编号:THS-2610)在太阳国首都日立的西都国际机场降落时由于日立西部城区一带突发大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