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 |
笃初高速铁路SHRI-2型电力动车组 |
类型 | 高速动车组 |
型号 | SHRI-1 |
原产国 | 笃初 |
制造 | 广陵八方-川崎重工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KOKR) |
产量 | SHRI-1:112列、SHRI-1A:87列、SHRI-1B:24列、SHRI-1E:20列 |
编组 | SHRI-1/1A:8辆编组、SHRI-1B/1E:16辆编组 |
投入运营 | 2007-2016年 |
主要用户 | 笃初国家铁路 |
车辆长度 | 先头车26050毫米、中间车25000毫米 |
车体宽度 | 3380毫米 |
车体高度 | 4485毫米(SHRI-1/1B)、3650毫米(SHRI-1A/1E) |
轨距 | 1435毫米 |
车厢 | 双层(SHRI-1/1B)、单层(SHRI-1A/1E) |
设计最高速度 | 250km/h |
供电制式 | AC 25KV 50HZ 架空电缆 |
现状 | 除SHRI-1B-1046号因事故报废,其他全部在运营中 |
SHRI-1型高速动车组的原型车为川崎重工为日本东北、上越新干线设计的E1系电力动车组,是世界上首款采用全双层设计的高速铁路车辆。
2004年6月,笃初国家铁路展开“时速200km/h级别高速动车组”技术引进招标。由广陵八方机车厂与日本川崎重工业组成的合资企业“广陵八方-川崎重工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KuangLing Octopus Kawasaki Railments,简称KOKR)为中标厂商,获得20列的订单。
2004年12月,国铁与KOKR正式签订合同,国铁代表签约方为东笃初旅客铁道。2005年5月30日,SR东笃初向KOKR订购另外20列时速200km/h级别动车组,以满足钦廉-玄凤城际直通车运营需要。
KOKR的40列时速200km/h级别动车组其后最终被定型为“SHRI-1”,编号为1001-1040。
SHRI-1型电力动车组主要有四种型号,SHRI-1、SHRI-1A、SHRI-1B、SHRI-1E,其中SHRI-1和SHRI-1B的原型为新干线E1系电力动车组。SHRI-1A和SHRI-1E的原型为新干线E7/W7系电力动车组。
SHRI-1采用动力分散式,原型为E1,时速为250km/h,但实际最高运营速度为200-220km/h。列车编组方式是全列8节,5M3T,全列双层车。现时SHRI-1主要用于城际新干线列车及城际特急列车,例如在钦廉-玄凤城际直通车,其列车发车密度是大约为10分钟,部分时段更是达到5分钟一班。而目前行驶在广陵-青鸟间、广陵-瀑川间的城际列车中,其发车密度也大约只有15分钟左右,犹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SHRI-1配属在东笃初旅客铁道、镇狼旅客铁道与西笃初旅客铁道。
原称SHRI-N1,采用“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理念,基于E7,借鉴新干线E7系电力动车组的设计。乍一看与基于E1的SHRI-1完全想不到是同系列的车来。时速为250km/h。编组是全列8节,5M3T,全列单层车。
截至目前,SHRI-1A配属在东笃初旅客铁道及镇狼旅客铁道。运行于中长距离的准高速动车组(D字头车次)。
在SHRI-1的基础上,扩编为16辆长编组,10M6T。基于E1,时速为200-250km/h,为全列双层车。2009年4月起,SHRI-1B交付东笃初旅客铁道,运行城际新干线列车。2013年5月16日在广镇高速铁路集调附近发生的一起重大高速列车追尾事故(5.16事故),被追尾的D6115次准高速列车就使用的SHRI-1B型高速动车组。
2013年5月16日20点34分,担当D6115次列车的SHRI-1B型电力动车组1046号车,在广镇高速铁路集调路段发生追尾脱轨事故。其中15号、16号车厢遭D601次列车使用的SHRI-2E型电力动车组(新干线700系电力动车组的笃初版)2139号车追尾脱轨。造成笃初高速铁路特别重大事故。
事故使得民众一度对高铁持恐慌、反对态度。在东笃初旅客铁道宣布“因高铁开通,计划减少并行普速特急列车班次”时,这些民众曾经举行了浩浩荡荡的“反对高铁示威游行”、发起“不坐高铁运动”,要求东笃初旅客铁道停止“开高铁、杀普通”,要求SR东笃初保留这些并行普速特急班次。这些运动使得开通初期爆满的广镇高速铁路一度“运椅子”,上座率在50%以下。
SR东笃初最终做出让步。决定在建设高铁的同时,不减少并行普速特急。
高速动车组 |
笃初高速铁路SHRI-2型电力动车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