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州联合帝国(英语Great United Welland Empire),是1875年10月30日至1994年7月16日存在在威州三岛上的议会制半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该国家除本土外,还有在赤道附近的安南宣慰司(现威安人民共和国智慧港特别行政区)(实际控制)。1875年9月13日,威安乙亥革命爆发,架空了博朝的君主专制君权,在27日改组了门下省议会,选举出了第一届代议制内阁(之前的内阁为皇帝任命),黄文思为内阁总理大臣(后改名为内阁首辅大臣),临时迁都至长安以防止花叶旧亲王势力阻碍共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前往了邛南殖民地,仅仅6日后便组建了帝国邛南领)。1875年10月30日,大威州联合帝国建立,定都长安。1889年,中书司回到花叶办公,随后皇帝东宫后宫(1891年),悬镜司和大理司(1892年),门下司(1893年)还都花叶。蓝星一战和二战中,威州政府带领英勇的威州人民在正义的战争中取得了非凡的战果,获得了正义的胜利。战后威州政府劝课农桑,取得了丰富的胜利成果,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抓住三次产业转移的东风,成为了著名的工业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宪宗驾崩(1953年)的10061蓝星元增长到了中宗驾崩(1983年)的110964蓝星元,成为了天一洲战后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此段经济景气以中宗年号被称为“盈康盛世”。但帝国后期,尤其是睿宗即位(1984年)后因石油危机导致财政弱点爆发,由此导致的课税杀鸡取卵引起了民众不满,爆发了民主运动。1994年,威州民主共和党的右派不顾威州社会民主党(威安共产党和新靖共产党共同的前身)等党派劝诫发动政变(1994年7月16日的七一六政变),与亿铁国势力同流合污,最终宣告亡国。
国名 | 大威州联合帝国![]() |
意识形态 | 资本主义 |
政治制度 | 议会制半君主立宪制 |
英文国名 | Great United Welland Empire |
国家三字代码 | UWE |
国家二字代码 | WL |
国都 | 行在长安府(宪熙七年—宪熙十八年)(1904-1916) 京师花叶府(景曜元年—淳化五年)(1917-1940) 行在长安府(淳化五年—淳化十年)(1940-1945) (因躲避花叶拉锯战临时迁都) 京师花叶府(致和元年—盈康十六年)(1946-1970) 花叶特别直辖市(盈康十七年—)(1970-) (区划改制,未实际迁都) (注:京师指正都,行在指陪都) |
陪都(行在) | 行在长安府(万年直辖市) 没有实权的“行在三省”“行在中央政府”的驻地在行在长安府(长安特别直辖市)。 |
国土面积 | 337.5449万平方千米(净国土面积)(盈康二十九年(1983年)数据) |
国鸟 | 乌锦鸡 |
国花 | 腊梅花 |
人口总数 | 6亿8233万9267人(庆佑元年(1984年)数据)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 20462美元(庆佑元年(1984年)数据) |
国内生产总值(GDP) | 13.962026万亿美元(庆佑元年(1984年)数据) |
宪法 | 《承宣大威州联合帝国宪法》 |
注: | 所使用的小图片名称:威州联合帝国 |
庙号 | 讳字 | 谥号 | 年号 | 生卒(诞崩)年月 | 在位时间 | 陵号 | 备注 |
成宗 | 张泽 | 需要填 | 洪庆(13) | 1818.5.29-1880.11.13 | 1867年-1880年(13年)(含博朝末代执政的1867年-1875年共8年) | 顺陵 | |
- | - | - | 载宪(5) | - | - | - | 为纪念联合帝国成立而在1876年1月1日宣布改元。 |
神宗 | ~熙 | 需要填 | 嘉宁(15) | 1840.3.19-1896.8.7 | 1881年-1896年(15年) | 景陵 | |
武宗 | ~昀 | 纯孝文武明光开泰圣神建极穆皇帝 | 章德(26) | 1878.9.19-1923.7.6 | 1897年-1923年(26年) | 泰陵 | |
光宗 | ~曙 | 嘉极靖武文圣穆科崇华集庆宪皇帝 | 景曜(10) | 1901.5.30-1934.6.14 | 1924年-1934年(10年) | 庆陵 | |
宣宗 | ~炯 | 明成至武平拱垂章统天至孝景皇帝 | 淳化(10) | 1904.7.8-1953.1.26 | 1935年-1953年(18年) | 光陵 | 光宗无子,宣宗为光宗弟。 |
- | - | - | 致和(8) | - | - | - | 为庆祝蓝星二战胜利而在1946年1月1日宣布改元。 |
懿宗 | ~扩 | 华平成孝统武建文神仁至圣康皇帝 | 盈康(32) | 1929.9.1-1986.10.9 | 1954年-1986年(32年) | 茂陵 | |
睿宗 | ~灵 | 拱平至文神武奉天崇礼嘉仁昌皇帝 | 庆佑(25) | 1950.11.23-2012.2.3 | 1987年-2012年(25年) | 昌陵 | |
需要填 | ~沣 | -(流亡摄政) | 奉历(-) | 1978.6.21- | 1991年- | -(仍旧在世) | |
(穆宗) | (~晦) | (本生考)宪明英皇帝 | - | 1859.3.22-1915.12.11 | - | 永陵 | 光宗的生父,武宗的弟弟,1915年去世,1917年光宗登基,追尊其为“本生考宪明英皇帝”,1932年称宗祔庙,称穆宗。并未实际执政。 |
大威州联合帝国(后面简称“威州”)的意识形态是国家资本主义,以议会制半君主立宪制为执政制度。
威州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和国家元首是大威州皇帝,皇帝的人选遵照世系以嫡长子-庶长子继承制继承得出(有嫡长子即立嫡长子,无嫡长子先考虑庶长子,而不是像梅兰古代国家一样考虑嫡次子)。如皇帝膝下无子,即以皇帝最年长的次弟(如已经去世则以次弟的嫡长子-庶长子)继承。如皇帝已经册封的太子去世,而太子又有遗腹子,则按前所说方法小系继承大统后,该皇帝去世皇位应重新让给去世太子的遗腹子继承。威州联合帝国的第一夫人是威州皇后,威州皇后去世后皇帝不许改嫁,在世时不准废除皇后身份。威州皇帝有权:
改元,改变皇室制度;
下达诏书,承认内阁首辅;
监督国会执政;
与大臣上朝讨论国政。
与其他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不同,威州皇帝仍然有权参政,也可以下达有实际强制执行权利(威州刑法有抗旨罪)的诏书。这也是当年武宗妥协黄文思民主派的原因之一。
威州联合帝国的另一执政者是有代议制议会选出的大威州联合帝国内阁首辅大臣(内阁首辅)。此为官员世俗之代表人,也是百官的首领,也是实际上的国家元首和合法的政府首脑。内阁首辅有权:
从国民政治协商会议所选出内阁人选中任命内阁参知政事。内阁参知政事又分为内阁右仆射(yì)(内阁常务副负责人)和内阁左仆射(内阁非常务副手);
签署政令,实际管理国家;
同意法令,签署法令;
宣布进入或解除战争状态。
内阁十年选举一届,届次如下:
建国内阁(1914年,第一届),萧礼内阁(1924年,第二届),二次萧礼内阁(1934年,第三届),战胜内阁(1944年,第四届),安保解散内阁(1954年,第五届),复兴内阁(1964年,第六届),景气内阁(1974年,第七届),庆佑内阁(1984年,第八届/最后一届)。(1994内阁不可能存在,2004年新民内阁及之后的就已经是联合帝国通过邛河借尸还魂所产生的政治委员会了,小玄我自己写的,不通过就删)
内阁五年举行一次扩大会议(第五届后避中宗讳(中宗讳字张扩)而改名增员会议),更换内阁的基本人选。
内阁的基本责任:
领导国家工作;
向皇帝批示报告;
帮助皇帝处理奏章。
内阁的基本权利:
驳回皇帝所做的不合适的决定(封驳权);
处理政务;
百官向内阁作报告;
内阁进行京察,监察全国官员。
最高立法机构。由差额选举上院(从司国民政治协商会议间接选举)和下院(按选民比例50000:1直接选举)所组成。
1929年原博朝所虚设的国会被下诏取消,举行了第一届国民政治协商会议,此后第二届(1939),三届(1949),四届(1959),五届(1969),七届(1979),八届(1989)被陆续选出,尤其以第五届所进行的“新经济政策”所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