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轨道交通 |
东都轨道交通 |
由于其较短的长度(32.07km),其在东都轨道交通12条线中的客流量并不算高,其2022年平均客流为59.9万人次/天,居全市第6位,最大客流为2023年4月29日创造的96.83万人次,也居全市第6位。
但由于其串联了公园、体育场馆、东宫、和平广场、大学、科研院所和博物馆,因此其客运强度非常高,日均客流强度为1.87万人次/km,居全市第二,最大日均客流强度为3.02万人次/km,居全市第一,因此也被称为是全市最拥挤的线路之一。但好在其规划为8A编组,因此还难以出现挤不上车的情况。
在东都轨道交通中,当日最大客流量超过30万人的12座车站中,有5座有4号线经过,分别是和平广场站、东华博物院站、国家体育馆站、东宫站和东华银行站。其中和平广场站作为东都客流量最大的站,曾创下过83.21万人次的记录,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4号线的贡献。
全国所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计费都是统一的,票价(东华元)为乘坐的起点和终点间最短里程(km)的算数平方根的3倍,四舍五入至整数,即M=3✓x (M:票价(东华元),x:里程(km))
据此计算,坐完全程32.07km需要17东华元。
车站序号 | 车站中文名称 | 车站英文名称 | 换乘线路一 | 换乘线路二 | 所在区县 | 命名方式 |
4-1 | 城阳区政府站 | Chengyang District Government Station | 东都轨道交通3号线(环线) | 城阳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
4-2 | 凌塘公园北站 | North Lintang Park Station | 城阳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
4-3 | 国家体育馆站 | The National Stadium Station | 东都轨道交通5号线(高教线) | 东都轨道交通11号线(体育线) | 城阳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4-4 | 国家游泳馆站 | The National Natatorium Station | 东都轨道交通5号线(高教线) | 东都轨道交通11号线(体育线) | 城阳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4-5 | 文化部站 |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 东都轨道交通7号线(陆空线) | 柳台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
4-6 | 常廉站 | Changlian Station | 柳台区 | 地名命名法 | ||
4-7 | 东宫站 | The Oriental Palace Station | 东都轨道交通1号线(国庆线) | 中央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
4-8 | 当仁站 | Dangren Station | 中央区 | 地名命名法 | ||
4-9 | 东华银行站 | Donghua Bank Station | 东都轨道交通2号线(都会线) | 开霞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
4-10 | 市税务局站 | Municipal Taxation Bureau Station | 开霞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
4-11 | 和平广场站 | The Peace Square Station | 东都轨道交通5号线(高教线) | 东都轨道交通10号线(广场线) | 开霞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4-12 | 福西站 | Fuxi Station | 开霞区 | 地名命名法 | ||
4-13 | 东华博物院站 | Donghua Museum Station | 东都轨道交通9号线(车站线) | 革仁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
4-14 | 东华艺术馆站 | Donghua Art Museum Station | 革仁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
4-15 | 国家图书馆站 | The National Library Station | 东都轨道交通6号线(荷池线) | 革仁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
4-16 | 东华科技馆站 | Do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Station | 革仁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
4-17 | 东都大学站 | Dongdu University Station | 桃李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
4-18 | 东华国立大学站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onghua Station | 东都轨道交通3号线(环线) | 桃李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
4-19 | 东华科学院站 | Donghua Academy of Sciences Station | 东都轨道交通5号线(高教线) | 东都轨道交通8号线(下湖线) | 桃李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4-20 | 北湖区政府站 | Beihu District Government Station | 北湖区 | 著名建筑命名法 | ||
4-21 | 北湖站 | The North Lake Station | 北湖区 | 地理事物命名法 |
东都轨道交通4号线的常规运营时间为:06:00-24:00。因首末班车发车后到达各站时间有所不同,导致各站具体服务时间略有差别,具体可见各站运营时刻表。
东都轨道交通4号线平峰期行车间隔是5分39秒,高峰期行车间隔是4分28秒,最短行车间隔是3分53秒.
东都轨道交通4号线列车表面采用金属漆工艺,具有金属闪光质感,视觉效果更佳,且能更好地抵抗隧道和段场中的粉尘、风沙、雨雪侵蚀,耐候性能更优。列车电路采用可编辑逻辑控制单元(LCU)替代机械触点继电器,可提高车辆控制电路的可靠性,减少检修维护工作量。空调系统采用变频热泵式空调机组,可根据客室实际制冷制热需求调节运行频率,客室温差更小,乘坐环境更加舒适,且更为节能。列车风道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更优的防火及隔音性能,且较原铝合金风道减重近40%。列车取消车载制动电阻,每列车减少重量约1000Kg。制动系统采用基于单个转向架控制的制动系统,系统控制精度高、响应时间短、冗余度高,安全可靠。多媒体显示屏采用21.5寸高清LCD显示屏,乘客视觉效果更佳。另外,列车采用带降噪环的S型幅板结构车轮、全新结构车窗玻璃、双层棚布贯通道、中空密封结构隔声车门、双层结构地板、喷涂阻尼材料侧墙等隔音降噪措施,增强列车隔音水平。
东都轨道交通4号线从西南的凌塘通往东北端的北湖,是一条当之无愧的城市主干线。它与5号线一起组成了东北部各大院校的主要出行方式。而西南部则串联了东宫、和平广场、国家游泳馆、体育馆等重大建筑。其构建了从西南到东北的大通道,对构建首都全方位立体轨道交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首都日报》
东都轨道交通 |
东都轨道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