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海市营巴士资料馆 |
文/刘露,图/莫子扬
果海市营巴士在2009-2011年进行了无线充电巴士的试验,遵循的科学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车内安装接收线圈,在路面(例如车库和车站内)安装通以交流电的供电线圈,通过接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为巴士充电。为了快速充电,通电电流较大,电压较高,有一定危险性存在。
为了实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果海市营巴士计划利用这次实验来开发和运营比以往更低污染的电动客车。
它被认为是下一代环保车型,不排放废气,只靠电力运行。根据果海市营巴士的实际情况,单程所需充电时间大约需要8分钟。
然而,在全面运营无线充电巴士时,存在着各种障碍。电池设备、容量、充电设备是瓶颈。果海市交通局考虑了“总站充电型运行”,“总站+中途添加型运行”,“各站充电型运行”这3种模式,但从路线巴士的运行方式和充电性能的角度来看,都有缺点,例如第三种模式下,巴士只得逢站必停。
此外根据现行法律,在公共道路上不能安装无线充电设备(在54路进行实验时,无线充电设备都是在总站内)。以及无线充电设备的基础设施维护问题,如何兼顾“电池容量”和“充电”的平衡仍然存在问题。最终,无线充电巴士没能普及。
2009年4月,一辆自编号6-9775的11米级无线充电巴士被配置在蔚山车厂,进行了1个月的实证试验。此外亦在播州国际空港进行试验,但本次此车配置在54路(樱之街站前-凌海码头),是首次在营业路线上运行。
由于这是一个实验,充电设备只安装在总站内,总续航距离15km,只在每日开出2班。这辆车于2009年5月退役,只运行了一个月。
2010年2月,一辆自编号6-8777的11米级无线充电巴士再次被安排到蔚山车厂,平日运行。
与6-9775一样,此车在54路行驶,同以日野蓝丝带BRC混合动力车为基础,搭载了日野poncho使用的小型发动机。与6-9775实验时不同,此车在测试运行期间,相关人员在测试操作结束时收集数据。
无线充电设备是车辆的核心,此车配备昭和飞行机工业制造的无线充电设备(6-9775为庞巴迪制造的无线充电设备)。除了通过安装在路面上的充电装置快速充电作为纯电动巴士运行外,此车还可以作为混合动力巴士(插电式),与柴油发动机结合使用,当电池电量不足时,自动切换到混合动力模式即可继续运行。
6-8777的无线充电装置还有安装在车身侧面的装置,因此车身宽度扩大到2.52米,充电传输效率大约为92%,比6-9775的系统更高效。
地面充电装置设置在总站内,侧充电装置设置在蔚山车厂内。
2011年12月2日-18日,配合在果海西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果海车展及环保科技展,无线充电巴士作为实证试验,上线国展接驳车运行。
这辆作为国展接驳车的无线充电巴士自编号为6-9777(ACG-HU8JMFP改)。首先,它的特点是外观。2011年11月,此车交由果海急行科技系统进行总装,果急进行了包括车身外装和内饰在内的“近未来”设计。此外还安装了后轮罩。
车内的座椅从纯软座改为软垫座,由FRP(纤维增强塑料)制成。天花板照明也改用LED,车内扶手采用黄绿色。
它具有与普通电动汽车相同的电源功能,也可通过安装在巴士上的发动机(柴油燃料)对电池提供单相200V和100V的电力。但是,6-9777与6-8777不同,6-9777的无线充电设备只安装在地板下。
完全充电大约需要20-30分钟,在电动汽车模式下可以行驶15km,作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巴士可行驶300km。
果海市营巴士资料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