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香特别行政区(英语:Lihi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缩写:LH、LHG或LHSAR),简称“离香”、“离香大隅”或“离”,国际上一般称为木华离香,是木华的三个岛屿省级行政区之一,其辖区包括离香岛及其附属岛屿大隅列岛。离香岛为木华第一大岛,面积3.79万平方公里,大于新木华城和万华,岛上设7个县(离香县、奈岛县、肥州县、日向县、筑州县、丰州县、紫州县),附属岛屿设一个大隅县。
离香岛西隔离香海峡与木华内地景安市、景安省汤浅市、景泉市、汕东市隔海相望,东南隔群玉海峡与群玉联邦共和国隔海相望。二者之间均有大桥连接,过去离香的很多方面也是木华内地、离香、群玉三方交流的桥梁。
国家 | ![]() |
首府 | 离香市(离香县辖市) |
最大城市 | 莲都市(离香县辖市) |
县 | 离香县、奈岛县、肥州县、日向县、筑州县、丰州县、紫州县、大隅县 |
面积 | 3.79万平方公里 |
人口 | 1418.22万 |
族群 | 汉族、大和民族、琉球人 |
语言 | 汉语、闽南语、客家话、日语 |
文字 | 繁体中文、日文 |
道路通行方向 | 靠右行驶 |
离香自古以来都是木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木华有大量的文献记载汉民早期与原居民琉球人开发离香的情景。但是这时木华对离香一直都是羁縻统治。
木华籍船长刘睿识在他的航海日记中记载了古称筑紫的离香,此后木华中央王朝开始正式在离香、大隅实施行政管辖。
16世纪中,阿尔梅里亚殖民者和加里港殖民者要求开放筑州作为通商口岸,后被驱逐。
1685年,设立景安离香行省。后于1801年与景安省分立,单独设立离香省。在此期间离香曾作为汉人下南明的起点之一。
1845年,阿蒂兰派黑船占领大隅,阿尔梅里亚进一步借着大木华帝国的大势已去,恢复租借筑州为通商口岸。
1941年,西桂兰和景福占领离香,期间发生筑州大轰炸。
1945年,木华共和国曹志用政府宣告恢复对离香省行使主权。
1949年,木华社会主义共和国推翻木华共和国,结束木华共和国在木华内地的统治,曹志用统治集团败逃离香,此后由曹志用木华公民阵线集团便仍继续以“木华共和国”(伪木华共和国)的名义非法管辖离香。此时木华社会主义共和国也一直明确提出要解放离香,但因为内地的积贫积弱加上外部势力的干涉,暂时没有进行。
1950年,曹志用集团初到离香,以莲都作为“伪木华共和国”的“首都”,此后开始了他长达29年的(伪)木华共和国“总统”的生活。曹志用宣布要让当地有一个统一的语言,于是找了一批跟随曹志用木华公民阵线集团逃到离香的,祖籍曾在蓝鸟附近的播音员,为木华实行普通话推广和汉语拼音教学,但默许闽南语、日语和客家话继续通行,实际此时即使不讲普通话也没有关系。虽然很好的保护了各民族的方言,但曹志用本人在离香宣扬的反对集体主义也为后续离香出现反对推广普通话的运动埋下了祸根。
1956年,木华社会主义共和国提出和平统一离香的构想,此后开始与各国的谈判,也坚决抵制任何的“两个木华”的行为。同时逐渐吸收内地和离香各界的代表性人士进行商谈,木华共产党表达了愿意同木华公民阵线磋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的态度。
1960年,曹志用到了离香之后,将重心放在发展工业上面。离香逐渐形成以电力电子技术等产业为主的一个中等发达经济体,加上阿尔梅里亚等国的援助,离香出现了一副太平安乐,民众富裕的景象,人均收入反超木华内地,激起了木华社会主义共和国后来实行自由市场和对外开放的政策。期间离香有少数激进者建议曹志用“独立建国”,被曹志用严厉拒绝,曹志用仍然坚持“一个木华”原则。这几件事算得上曹志用晚年在诸多“类人群星事迹”中为数不多的功绩。
1963年,府中市、六里桥市、广川市、佑林市、海山市合并为离香市,曹志用随后将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分开,“首都”和“伪木华共和国”的各个机构由莲都市迁到了新成立的离香市。
1979年冬,曹志用逝世。曹志用之子曹向文“当选”“(伪)木华共和国总统”。
1980年,曹向文正式于离香市“总统府”宣布就职,随后他迅速调整曹志用的政策方向,首先就是表达了“和平统一”的意愿,坚持一木原则,与木华内地开启了“小三通”,首先允许部分曾逃难到离香的祖籍木华内地人与家属通电话和书信,并为曹志用时期无辜排挤、清除与滥杀的民主人士——尤其是当年的木华反侵略名将李嘉泽平反,另外曹向文撤回了一些曹志用布设的用于对付木华内地的防御武器,曹向文还继续推广普通话,可惜初期的“多说普通话,少说方言”政策(正式场合尽量说普通话,民间交流再说方言)激起了一些人的反推普运动,曹向文才进行调整,并把公共交通的报站系统从最开始的普通话、英语双语改成普通话、闽南语、客家话、粤语四种语言,部分驶入琉球人、和族人聚居地区的公交车(例如离香捷运公交车53路线)还有日语报站。曹向文坚决反对曹志用推行的逆向民族主义和反对集体主义,开始强化离香人对木华的文化、民族等多方面的认同,避免再出现桓景辉这样的罕见。同时曹向文对离香当局的机构进行精简裁撤,减少的财政开支全部用于发展民生。
1981年,木华内地以最大的诚意宣布“统一以后,离香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1982年,曹向文同意木华内地与离香通航、通火车,自1942年建成、因战事需要毁于炮火、1944年重建、1949年起关闭的、命途多舛的离香海峡铁路海底隧道终于重新响起汽笛声,木华国铁开通了前往离香的直通车,离香人可以回木华内地探亲。当年的电视报道上,离香人与多年未见的木华内地家属相拥而泣的画面,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收入木华《历史》教科书。
1984年,木华内地再次拿出了更大的诚意:“离香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木华内地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需要到蓝鸟。离香还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对木华内地构成威胁。木华内地不派遣任何人员驻离香,不在离香驻军,不派行政人员到离香。离香的各方面系统都由离香自己来管。另外木华人民代表大会的席位还给离香代表留出了名额”。
1992年,木华内地增加了和平统一的一个原则:“爱国者治理离香”,并在曹向文的帮助下与阿蒂兰谈妥,阿蒂兰撤出在大隅列岛的驻军。
1999年圣诞节,离香回归,木华社会主义共和国恢复对离香行驶主权,离香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停用一切“伪木华共和国”的称号及机构,转而为新的“离香特别行政区机构”。曹向文成为离香特区的第一任特首。原曹志用集团的“木华公民阵线军队”(“伪木华共和国武装部队”)更名为“离香特区保安卫队”,内地确实没有在离香驻军,但是木华人民军派遣了一些教官,指导离香保安卫队训练,离香保安卫队也有到内地军校去求学的。不久之后的千禧年第一个春节联欢晚会,木华请了很多离香明星上台表演。
2014年,时任离香特首司徒炽表示“将逐步推进离香去殖民化”,对于一些殖民时代留下来的名称将要有所更改。
离香特别行政区一共下辖8个县,县下辖市、镇、乡,市可以下辖区或成为“直筒子市”。
其中7个县在离香岛上,1个县(大隅县)为海岛县。按人口数量排列分别为:
-离香县:人口513.03万
-肥州县:人口172.84万
-奈岛县:人口158.78万
-大隅县:人口146.06万
-筑州县:人口130.57万
-丰州县:人口113.26万
-日向县:人口106.29万
-紫州县:人口83.50万
特别行政区首府位于离香县离香市。
离香特别行政区的经济以电力电子技术、汽车代工、家电制造为主导,多种形式共同发展。其中景福、群玉等国与离香的贸易最甚,而真正离香特区最大的贸易对象还是木华内地,每年都有不少离香商人到木华内地投资。
离香主要的工业有:离香电子、羲和汽车、南华汽车等。
离香客流量最大的机场为莲都市的莲都机场,有往来苍星各国和木华内地的航班。另外离香市有离香空中保安卫队和民众共用的国际机场——离香机场。
离香铁路公司(回归前为离香铁路管理局,简称LRC,回归前称LRA)管理离香地区的铁路运营,轨距为1435mm,供电电压为20kV(高速铁路仍为25kV),使用的列车为JR九州的魔改版。
离香仅有离香县、肥州县和奈岛县拥有轨道交通系统(离香捷运、肥州捷运、奈岛捷运),离香捷运分为莲都线系统和离香线系统。莲都线除了1号线和2号线为20米级列车外、其余全为A车。离香线为AGT系统。奈岛捷运为2节编组A型车,肥州捷运为低地板有轨电车),其他城市均靠LRC开行的通勤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