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主页 作者 我的
?
 

SR东笃初1000系电力动车组

(2086) [同群组]  
编辑功能已停用  词条设置
上次编辑于 2023/1/19 11:04:27
创建者梓歆 平浪风云 地球II 地球Ⅳ 苍星
编辑记录(简略) 编辑记录(详细)
相关文件夹
电力动车组
相关推荐
SR东笃初321系电力动车组 SR东笃初Kintetsu型电力动车组
概要

SR东笃初1000系电力动车组,其为参考日本国铁103系电力动车组1000番台及1200番台、日本国铁301系电力动车组与营团5000系电力动车组折衷设计成的一款通勤型电力动车组。于1974年在青苏线快速及青鸟环城线首次运营,用于取代这两条线上的80系电力动车组。青鸟内环状线建成后,原属青鸟环城线的车辆全部转配青鸟内环线,并增购一批车辆。1987年,最后一批1000系电车在长广Liner投入运用。

1000系电车为双流制式,电气系统部分使用415系电车的同款。

该车型为SR东笃初首款自主研发的,每节车厢4对车门的动车组(不包含二战时期缴获自侵笃日军的63系电力动车组)

SR东笃初1000系电力动车组
类型电力动车组
原产国日本、笃初
制造商川崎重工、日立制作所、青鸟机车厂
制造年份1974-1987
投入运营1974年
主要用户东笃初旅客铁道
运营线路青苏线快速、青鸟环城线、青鸟内环状线、长广Liner、青鸟地铁1号线、青鸟地铁2号线(曾经)、瀑川周边各线(现时)
列车编组8节(4M4T)、6节(3M3T)、4节(2M2T)、2节(1M1T)
车辆长度20米
车辆宽度3.1米
轨距1435毫米
最高速度110km/h
启动加速度2.5km/h/s
常用减速度3.5km/h/s
最大减速度4.5km/h/s
受流制式直流1500V/交流25kV(50Hz)高架电缆供电
受流方式菱形受电弓
控制方式电阻控制(抵抗制御)
制动方式电阻制动、电磁直接制动
安全防护系统ATS
现状仍有部分服役中
SR东笃初1000系电力动车组
历史

笃初国铁于1970年代提出通勤化,而此前青鸟市已有两条铁路被公认为青鸟最早的通勤铁路系统。这两条铁路就是青苏线快速和青鸟环城线。

而青苏线快速·青鸟环城线当时使用的车辆为80系电力动车组,以及二战结束后缴获自侵笃日军的51系、52系、63系电力动车组。其中80系电力动车组每节车厢只有两对门,车内是横向式座椅,在高峰期经常面临乘降不便的情况。而制造于二战年间的51、52、63系电力动车组更是面临着老化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青鸟机车厂决定,与日本联合开发一款通勤型电力动车组,新车要求有更多的车门及采用纵向式座椅(即地铁座)。于是,在参考了日本国铁103系电力动车组与营团地铁5000系电力动车组以后,双方设计出了SR东笃初1000系电力动车组。1000系电车可看做103系的加宽及双流版本,宽度增加到笃初铁路普速列车限界——3.1米,电气系统部分与日本国铁415系电力动车组相同。

1974年8月15日,首批到货的1000系电车,在青苏线快速运营。1000系电车车门为内藏门,每节车厢共4对车门,两端设有紧急逃生出口。在2003年开始与青鸟地铁2号线直通运转

1975年9月,此车开始在青鸟环城铁路运营,取代了原先的80系电车。

1981年,青鸟环城铁路及青苏线快速地下化工程建成通车——即青鸟内环状线。原属青鸟环城铁路的1000系电车全部转配到青鸟内环状线,青鸟内环状线的空缺部分由415系电车填补。后又增备一批1000系,将415系转出。

1987年,应地铁1号线开通并计划与长广Liner直通运转,长广Liner开始投入1000系电车——也是最后一批设计的1000系电车。

最早上线的青苏线快速的1000系于2007年退出服务,被SR东笃初321系电力动车组取代。其后是青鸟内环状线的1000系,于2008年退出服务。长广Liner的1000系于2017年退出服务。

退役后的1000系,其中一部分后期制造的车辆改造为横向式座椅(火车座)、进行重新编组后,投入东笃初旅客铁道瀑川分公司,在瀑川周边各铁路线运营。主要有6节编组、4节编组及两节编组。部分车辆的带受电弓中间车改造为了头车。

运营
现时

瀑川周边各线

曾经

青苏线快速

青鸟内环状线

长广Liner

青广本线

长青本线

青鸟地铁1号线

青鸟地铁2号线

编组

在青苏线快速运营时有8节编组、4节编组和4+4可拆分编组。而青鸟内环状线和长广Liner的均为8节编组。

现时在瀑川周边运营的1000系,有6节、4节和2节三种编组,部分车辆加装卫生间。

其中2节编组的为中间车改头车。

相关文件夹
电力动车组
相关推荐
SR东笃初321系电力动车组 SR东笃初Kintetsu型电力动车组

评论区

登录后可发表评论
返回
主页

此处为旧版站,数据与新版不互通且将会被丢弃,请勿写入内容
© 2022 - 梓歆
若作者不另外说明,本站内容由其作者保留全部所有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及改编
友情链接   东宁要览  轨交棋 q群   本站新版(测试中) 自然地图生成器
鄂ICP备140155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