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果海特别市 |
钟离幕府(1634-1871),又称小原幕府,是桂兰历史上最后一个幕府政权。由钟离氏开设于小原(今果海特别市),该幕府即是桂兰周王朝前期。
钟离幕府由1634年,城府国国王钟离铝在柴湾之变之后,攻入平安京,推翻宋王朝,改国号为周,结束了桂兰宋朝后期纷乱的战国时代,统一全国。之后,钟离铝成为幕府将军,与推选出的钟离氏皇帝一并统治桂兰,但皇帝只是傀儡,真正的实权掌握在钟离幕府手中。并形成了两个权力中心,皇帝所在的平安京和幕府所在的小原。
钟离幕府以严格的阶级制度治理桂兰,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禁止大多数外国人入境,以促进社会稳定。钟离幕府实行分封制,将全国划分为诸多诸侯国,设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诸侯国国君称之为“公”。
钟离幕府时期虽然实行闭关锁国的统治,但是这一时期桂兰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商人阶层开始兴起。
之后,发生“复兴岛事件”,桂兰被美国、日本等列强强迫要求开埠,划设复兴岛杨屋港(今油尖旺省复兴岛市)为通商口岸,从此桂兰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1871年,周高宗钟离锎(年号越前,又称越前皇帝)宣布取消幕府制及分封制,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及行省制,并以当时划分的“诸侯国”为界,全部将“州”改制为“省”,由平安京迁都小原并改小原为果海,并打开国门实行西方化和现代化。因此使得桂兰摆脱半殖半封的时代,并在不久后成为当时极东亚的一个强国。这一系列的改革,史称“越前维新”。
越前维新后,随着幕府制度的取消,钟离幕府的统治也宣告结束。
钟离幕府在桂兰历史上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一般认为钟离幕府加大了对桂兰东部地区的建设,为日后果海成为大都市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桂兰领土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同时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也得到了发展,商人阶层开始兴起。而负面评价则认为钟离幕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桂兰经济的发展。
京畿-果海特别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