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相关 |
首次生产年份 | 沃尔沃B6F底盘 | 沃尔沃B7F底盘 |
1976 | 青豪QK670(B7FA、样车) | |
1979 | 青豪QK663(B6FA) | |
1980 | 青豪QK670(B7FA) | |
1982 | 青豪QK645(B6F) | 青豪QK652(B7F) |
1987 | 青豪QK141(B6F) | |
1990 | 青豪QK6141(B6FA) | 青豪QK652(B7F、改型) |
1991 | 青豪QK6901A(B6F) | 青豪QK6110(B7F)、青豪QK6170(B7FA) |
1993 | 青豪QK6920(B6F) | |
1997 | 青豪QK6170(B7FA、改型) |
上世纪70年代,笃初开始开放,青鸟市的客车工业开始学习欧美先进理念,并引进欧洲车底盘。学习的先进理念就是在不同底盘的车型之间、使用相同或相似外观的车身,以达到零件通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计成本的目的。而青鸟市只有一个客车品牌(青鸟公共汽电车制配厂,以下简称青鸟客车),就是更要学习这种方式。
当时青鸟市形成了较大马力的沃尔沃B7F和较小马力的沃尔沃B6F两种底盘鼎立的时代,但是全市只由青鸟客车厂一家独大,而人们在称呼车辆的时候,不会以车身制造商称呼“青鸟牌”,而是称呼“沃尔沃XXX”——直接呼底盘型号。
B7F马力更大,因此一般被制造为长度在10米级以上的大型单机车或长度18米的大型铰接车。而B6F的马力和排量较小,因此一般被制造为长度10米级以下的中大型单机车以及长度14米的中型铰接车。上世纪70年代开始,青鸟客车厂为两种底盘车辆制造的车体外观逐渐趋同。之后,青鸟客车厂给这一系列引进沃尔沃底盘生产的巴士注册了“青豪”品牌(青鸟富豪的简称——富豪是沃尔沃另一名称)。这个品牌直到2006年被“青沃”(青鸟沃尔沃)所取代,同时国产化率有了一定的提升。
1980年代初,青鸟市巴士形成了一种格局。公汽一公司/二公司/四公司/电车公司运营的汽车,全部是小排量的沃尔沃B6F底盘。而公汽三公司/五公司/六公司则全部是大排量的沃尔沃B7F底盘(还剩一部分伊卡鲁斯)。这种格局的形成与日本过去一部分公营巴士公司各营业所间存在的“指定车种”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分清两种外观相同的车,只要看第一位的车号。如果车号前缀是1-/2-/4-/7-/8-(电车公司两个场分别为7-/8-)那就必然是B6F。如果是3-/5-/6-就必然是B7F。但是这种格局没有维持多久,二公司就弄了一批试验性质的沃尔沃B6FA(改装了B7FA的大排量发动机,但是尺寸还是B6的中型车),但也丝毫不影响以车号前缀区分车型的方法。这一规律在90年代一公司和电车公司用上三菱扶桑P-MP218、二公司运营200路逆时针之后才被打破。
自1989年以来的青豪大客车,因为此时青豪已经开始引进三菱扶桑MP系列的技术。因此在沃尔沃底盘基础上,换装日本三菱风外观,从这一年开始的所有青豪巴士全部采用日规灯具。
1997年,青鸟市最后一辆铰接新车——用沃尔沃B7FA底盘的18米铰接车青豪QK6170上线。此车之后青鸟不再有铰接新车,也不再有前置发动机新车,由更灵活的双层车逐渐取代。而铰接车、前置车、非空调车也于2006年彻底退出青鸟。
青鸟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