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车/动车组 |
1970年,南须弥内燃机车制造厂在共青4型柴油机车的基础上,成功研制了单机功率3000马力的共青6型干线客运柴油机车,被广泛运用于各地非电气化铁路干线,担当快速旅客列车的牵引任务。然而到了1970年代中期,随着全国铁路客运的发展,共青6型机车已难以满足大编组旅客列车的提速需要。南须弥内燃机车制造厂于1974年开始生产双节重联的共青7型机车,用于牵引大编组特快旅客列车,但采用共青7型机车牵引又同时存在着未能充分利用柴油机功率、燃油效率较差的缺点。通过经济计算表明,在同样的最高速度下,用4000马力机车代替3000马力机车能够使区段速度提高13公里/小时,并且还能降低修理费用、减少机车总数。为此,南须弥内燃机车制造厂在平井明江总工程师的领导下,于1970年代末开始研究开发一种新型大功率准高速干线客运柴油机车。
1983年6月,首台先锋1型柴油机车(0001)在南须弥内燃机车制造厂落成。1984年至1985年间,南须弥内燃机车制造厂又试制了三台机车(0002~0004);1987年至1988年间另试制了三台机车(0005~0007)。这7台机车先后到达蒙德局清泉机务段投入运用考核,主要担当清泉至达达乌帕、龙脊区段的旅客列车牵引任务。其中,0005号机车在铁道运输科学研究院的组织下,在璃月璃沙县的环形铁道试验基地进行了牵引热工性能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先锋1型柴油机车、动力学性能、经济性能良好,当持续速度为50公里/小时的持续牵引力为167千牛(17000公斤),当最高速度为160公里/小时的牵引力为58.8千牛(6000公斤);机车最高热效率达32.5%,辅助功率消耗仅占柴油机额定功率的9~11%。根据首批7台机车的试验结果,南须弥内燃机车制造厂对先锋1型柴油机车的设计图纸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后,于1988年底生产了0008号机车,并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铁路机车/动车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