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50年,地下铁道就出现在当年西关市委向中央上报的《西关特别市改建与扩建城区规划的草案的要点》中。由于当时朝鲜战争爆发、国际形势紧张,战备便自然成为首都城建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地下铁道具有很高的战备价值,如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期间,当时建成仅6年的地铁工程成为理想的人防空间,更成为了苏军的临时指挥所。因此,地下铁道的修建便提上日程。
对于修建地下铁道耗资大、技术需求高的问题,西关市委提出利用西关日据游击战时期遗留的地道,将其加固扩建后修筑地下铁道的设想。次年1月,地下铁道的初期筹备工作即开始。西关方面与苏联方面工程师经半年余的勘测与讨论后,对线路的选择、埋深与隧道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选线上给出三种方案:
待续
车站编号 | 车站名称 | 换乘线路 | 车站形式 | 启用时间 |
湘龙桥站 | 西关地铁10号线 西关急行本线 西关急行从洲线 | 地下岛式 | 1989年12月28日 | |
沙园站 | 西关地铁11号线 | 地下侧式 | 1989年12月28日 | |
枫华路站 | 西关地铁7号线 | 地下重叠侧式 | 1989年12月28日 | |
文化路站 | 西关急行南方线 | 地下重叠侧式 | 1989年12月28日 | |
新塘南站 | 西关急行常岭线 | 地下岛式 | 1989年12月28日 | |
下鹭路站 | / | 地下岛式 | 1989年12月28日 | |
澜秀桥站 | 西关地铁2号线 西关地铁5号线 西关地铁6号线 西关地铁9号线 西关地铁S1号线 龙岗地铁3号线 龙口湖轻铁本线 | 地下一岛二侧式 | 1963年2月15日 | |
枝岭站 | / | 地下岛式 | 1963年2月15日 | |
岭江站 | 西关地铁10号线 | 地下岛式 | 1963年2月15日 | |
西关大学站 | 西关地铁6号线 西关地铁S1号线 | 地下侧式 | 1974年12月1日 | |
京溪站 | 西关地铁S2号线 | 地下岛式 | 1963年2月15日 | |
西关站 | 西关地铁9号线 西关地铁S1号线 | 高架一岛二侧式 | 1974年12月1日 | |
银海桥站 | 西关地铁S1号线 竹北APM线 | 地下岛式 | 1963年2月15日 | |
五一路站 | 西关地铁3号线 西关地铁S1号线 | 地下双岛式 | 1963年2月15日 | |
光华路站 | 西关地铁8号线 | 地下岛式 | 1963年2月15日 | |
上津站 | / | 地下侧式 | 1963年2月15日 | |
烈士陵园站 | / | 地下侧式 | 1974年12月1日 | |
永江口站 | 西关地铁S1号线 | 地下岛式 | 1974年12月1日 | |
红旗岭站 | 西关地铁13号线 | 地下侧式 | 1974年12月1日 | |
龙首山站 | / | 地上岛式 | 1984年6月1日 | |
落石潭站 | / | 高架侧式 | 1981年1月1日 | |
赤江站 | / | 高架侧式 | 1981年1月1日 | |
西关航校站 | / | 高架侧式 | 1998年5月11日 | |
西关机场站 | 西关地铁5号线 西海电铁西海线 | 高架双岛式 | 1981年1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