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车型 |
本条目中所涉与真实世界同名的厂商与车型,在架空世界中仅存在产品方面的借鉴关系,而在其他方面并没有任何关联,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以此为依据搞小动作或大做文章,引发一切后果,责任自负!
制造年代 | 1967-1977 |
原型车 | 斯巴鲁1000 |
载客量 | 5人 |
车门 | 4门(原版有2门,桂兰没引进) |
车身形式 | 承载式车身 |
驱动形式 | 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 |
发动机 | EA52型 977cc |
最大功率 | 55匹马力 |
全长/全宽/全高 | 3930/1480/1390mm |
车辆重量 | 695kg |
累计销量 | 8.327万辆 |
后继车型 | 西岭XLG-502(引进自斯巴鲁ff-1) |
西岭汽车所属的西岭重工,前身是桂兰一家著名的、历史悠久的飞机制造厂“西岭飞机制造厂”,以桂兰共和国最高峰、桂兰人心目中的“圣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火山“西岭山”命名。在当年,西岭和铠威制造的飞机是桂兰国防军空军的主力机型,其中,由西岭飞机代工的“F-86佩刀”战斗机,在1950年6月-9月装备桂兰国防军某团期间,创下击落北朝鲜82架Mig-15的记录,而自己无损伤。另外,桂兰国防军空军第一次用上的“B-29轰炸机”也是西岭飞机制造厂代工的(竞争对手是铠威代工的“兰开斯特轰炸机”)。战后70-80年代期间,西岭还代工过庞巴迪DHC8、早期空客系列飞机、以及麦道DC-10、MD-11等。同时战斗机的订单还在继续,后续桂兰国防军空军装备的A-10KC型攻击机就是西岭代工。
1950年10月1日桂兰撤回以后,原本造战斗机的西岭开始转行造车。但从哪里开始呢?西岭先组建了个空壳的“西岭汽车”品牌,然后一研究就是十年,期间为了积累造车资本,西岭是来者不拒,什么活赚钱就搞什么,除了军队一直指定的飞机订单,还有电灯泡、自行车、摩托车……甚至是钢管。后来还去搞起了电机和轨道客车。
1966年,西岭汽车与瑞典萨博汽车、日本富士重工业旗下斯巴鲁汽车合资。三家非常谈得来,因为都是造飞机转行造汽车的公司(斯巴鲁/富士重工业的前身是中岛飞机,萨博汽车是斯堪尼亚和瑞典飞机组成的合资公司)。彼时斯巴鲁推出了一款中型车“斯巴鲁1000”之后,西岭汽车正式选择了此车,作为西岭的第一款中型车产品。
之后,西岭把以前生产战斗机的厂房一番改造——这家厂房位于南翔省木耳市,代号“空军一号”。原本造飞机的厂房变成了汽车厂房,位于此处的一座西岭工厂专用小型私人机场的跑道,也被改造成了汽车测试场地。
1967年,桂兰西岭汽车国产化的第一辆斯巴鲁1000下线,代号XLG-501。“XLG”是西岭Xiling的简称,500系列是排量1升或以下的小轿车,1是第一代产品。而它在桂兰国标的型号则是“XL71”,“XL”是西岭汽车的产品代号,“7”代表轿车,“1”是第一代产品。
XLG-501在桂兰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它是桂兰共和国第一辆前置前驱的汽车。虽然在操控性上不如后轮驱动,但是由于减少了传动轴,车内空间比较大,而且算开启了此后轿车的主流(目前除了一部分豪华车和运动型轿车,如全部的宝马轿车、锐志等是前置后驱,斯巴鲁翼豹是四驱,其余大多数一般型轿车都是前置前驱)。
由于西岭汽车曾经是飞机制造厂,此车在轻量化设计上下了功夫,整车重量轻于当年同级别的其他车型,只有695kg。1000代表排量约为1升(977cc)。由于西岭的“航空级品质”,此车的耐用性和质量属于上乘。
车辆一经推出就销售得比较火,甚至诞生了一群名为“i Xiling”的群体,是此车的忠实粉丝。之后西岭汽车也对XLG-501进行过几次小改。1969年斯巴鲁推出1000的后继车型ff-1,1970年西岭汽车将其引进国内变成了XLG-502,与XLG-501同堂销售。1977年,XLG-501停产。
传奇车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