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中所涉与真实世界同名的厂商与车型,在架空世界中仅存在产品方面的借鉴关系,而在其他方面并没有任何关联,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以此为依据搞小动作或大做文章,引发一切后果,责任自负!
笃一无限M,是位于长平京的笃初第一汽车与日本日产汽车旗下高端品牌英菲尼迪(Infiniti)合资成立的“笃一无限”(笃一考虑到“笃一英菲尼迪”名称太长了,干脆直接用Infiniti词源Infinity的汉译名“无限”)公司生产的一款C级车(中大型轿车/行政级轿车)。规定“笃一无限”品牌由“笃一日产”持有。
英菲尼迪M,实质上就是日产风雅(Fuga)的换标车型,而广陵日产为了和笃一日产的M竞争,直接引进了M他爹——日产Fuga。
在过去,如果在笃初街头上看到一辆黑色的英菲尼迪M,并且还是仪表台上插着笃初国旗与笃初康米派对旗的英菲尼迪M,那就是毫无争议的王者。在笃初,丰田皇冠Majesta都无法与之相比,皇冠Majesta代表的只是金钱和豪华,而M代表的是权力。
自从1988年,英菲尼迪M(日产Fuga)的前身日产公爵(Cedric/Gloria)引进笃初以后,不管是公爵还是M,这两个词都和“笃初公务用车”深深绑定。在不断的刻板印象影响下,开英菲尼迪M成了比开Altima或是Teana更能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如何的标准之一。
姊妹车型:桂汽富嘉(桂兰版日产Fuga)、桂汽公爵王(桂兰版Cedric)、唐州日产风雅、唐州日产胜利/光荣(合资Cedric/Gloria)、唐汽金乌(唐汽魔改Cedric/Gloria)
本条目将联同英菲尼迪Q70、日产风雅、日产公爵一起介绍
日产公爵始于1960年代,那时候日本基本上把全部精力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在此之前丰田已经开发出了高级车型“丰田Crown(皇冠)”,而日产只有一款供家用的“日产Bluebird(蓝鸟)”,为了拓展更大的市场,日产也决定开发一款和丰田皇冠竞争的高级车,之后1960年,日产Cedric(公爵)诞生。
放到桂兰这边,上世纪50年代上级有意向搞桂兰自己的小轿车,但是在当时居于领导地位的桂汽没干过,不知从何下手。此时源丰汽车的前身母戊市动力机械厂,自费从日本引进了第一代丰田皇冠,作为原型车开始仿制工作,通过用尺子量、用锤子敲,造出了桂兰第一辆小轿车。而母动机也是因此而一战成名,后来也改叫了源丰汽车,且得到丰田的赏识,与丰田建立了持续至今的合作关系,后来丰田授权源丰生产Crown车系,命名为“源丰皇冠”。
看到源丰的成功,桂汽也如法炮制,1961年从日本引进了第一代日产公爵,先通过仿制投放市场,然后也得到赏识,与日产建立合资关系,并持续至今,日产随后也授权桂汽生产Cedric,命名为“桂汽公爵王”。
在桂兰,曾经公爵比皇冠更受欢迎,因为公爵一开始就是使用承载式车身(车身底盘一体化),而皇冠直到第九代车型才开始使用承载式车身。车身底盘一体化,意味着遇到事故时,车身和底盘发生解体的概率更低,更安全。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1965年第二代公爵上市,1966年被桂汽引进。1971年第三代公爵上市,1972年被桂汽引进。1975年第四代公爵上市,1976年被桂汽引进。1979年第五代公爵上市,1980年被桂汽引进。1983年第六代公爵上市,1984年被桂汽引进。
而公爵与笃初的关系也从第六代公爵(Y30)开始。它开启了笃初豪华车市场,并且在1984年笃一旗下的“红月汽车”停产(之后又复产)以后,给机关单位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
1989年,在桂汽撮合下组建的“广陵日产”和“笃一日产”组装过几千辆公爵Y30以后,最终反而是笃一日产拿下了公爵车系的生产权,日产选择和笃一在长平京签订技术转让、以及桂兰桂汽工厂Y30图纸和模具的转让合同。
笃一日产沾沾自喜,自以为得到了“宝藏”,殊不知,在1989年引进第六代公爵Y30的前两年,1987年日产就推出了第七代公爵(Y31),1988年被桂汽引进,也是“桂汽胜利”出租车的原型(作为出租车一直生产到2014年没换壳但换发动机),后者是金石滩市的士的最经典车型。
相当于笃一买来的是落后一代的技术,不过仍然代表着先进水平。不过在1990年,桂汽和日产的社长仍然亲自到长平京,为工厂剪彩。同年8月,第一辆笃初国产的公爵Y30下线,是第一款笃初国产的合资品牌豪华车,之后很快填补了机关单位公务用车、以及高级轿车市场的空白。
当时笃一日产在售的公爵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原装日产发动机的公爵,一种是换装了三菱发动机、车身略微加长的改款公爵。这两款车迅速被各个单位争相抢购。
笃一日产此时也意识到“不能光靠买,还得消化吸收形成自主技术”。上面提到的红月汽车虽然停产了,但是名字保留了下来。于是笃一就不断消化吸收公爵Y30的技术,换装铠威三菱发动机,以“红月FV7220轿车”的名义投放市场,民众俗称“小红月”。“小红月”接着担任公务用车的角色,并一直生产到了2006年。很快,公爵Y30在笃初销售量数以万计。
之后的1993年,笃一日产终于是引进了第七代公爵Y31。虽然笃初当时的走私车已经得到有效打击,但是还有残留,笃初市场上的公爵Y31有不少是走私车。区分笃一生产的公爵和走私公爵的方法,最明显的就是走私公爵是右舵,而笃一日产的公爵是左舵,并且笃一日产只提供手动挡版本。公爵Y31以经典的外形,受欢迎程度一度和Y30平齐,甚至有超过它的趋势。此时在笃初国外,1991年日产推出第八代公爵Y32,1992年被桂汽引进。1995年日产推出第九代公爵Y33,1996年被桂汽引进。但这些车都因为销量上Y30和Y31还在售,笃一日产都没有引进。
直到1999年第十代公爵Y34的发售,才重新进入笃初。这代公爵同年被笃初引进,同时笃一还为其有所加长,其担任的角色仍然是公务用车。当时很多工厂都想着“官车”这块肥肉,丰田皇冠、奔驰E、宝马5系纷纷在笃初围追堵截,但是日产此后把Teana引进笃初国内,也就是广陵日产Teana,两款车型分别是不同等级的官方用车,彻底奠定了日产在笃初的官车地位。之后公爵Y34的销量一路飙升,卖给了很多高级官员,从此在笃初百姓心目中,“公爵”就和“官车”深深绑定。不过2004年,公爵停产,接替公爵地位的是日产风雅(Fuga)和其换标车型英菲尼迪M。
日产把全部的英菲尼迪车型都给到了笃一日产这边,设置的子品牌叫“笃一无限”。2004年,笃一日产引进了日产Fuga Y51的换标车型英菲尼迪M35,这代车型在笃一日产算是巅峰之作,动力强、油耗低,在官车的领域更加扩大。而广陵日产则直接引进了英菲尼迪M他爹日产Fuga。
笃一日产对英菲尼迪M35进行过小改,轴距从原版的2900mm增加到2980mm,车长接近4.9米,售价达到27~38万笃币(46-65万CNY)。同时,笃一日产采取了“个性化订单销售”策略,换句话说就是“定制生产”,想要什么配置都可以定制。
而此时笃一日产由于产能的扩大,作为官方公务用车的英菲尼迪M逐步下放,后期厅局级的官员基本人手一辆英菲尼迪M,甚至部分地区的县级官员也能坐上M。有一个说法是“笃初领导开会时,看看停车场里面英菲尼迪M的数量,就知道这场会议的等级”。从此,英菲尼迪M在笃初开始成为“权力的象征”,一些私人也开始想要拥有一辆英菲尼迪M,他们认为,只要开上了大英菲尼迪,那就是“有实力的社会人”的象征。很多人也把“拥有一辆黑色英菲尼迪M”视为成功,并且由于刻板印象,英菲尼迪M/Q70因为是高级车,一定要刷黑色车漆,也就是“黑色高级车”。而基于日产Skyline(天际线)的后驱B级中型车英菲尼迪G/Q50一定要刷白色车漆。如果一个人买了白色车漆的英菲尼迪M,那么就会被嘲笑“没品”。
2010年,英菲尼迪M进行改款,还推出了一款油电混动版本M35h。整体更加豪华和科技。这些车型2011年全部被笃一日产引进,但是混动版直到2016年才引进,并且笃一日产的英菲尼迪M轴距达到3米。
怎么看,笃一日产这代M的产品力都很强,但是本来英菲尼迪M的主要销路——“公务用车”却出了大问题。就在当时,笃初为了规范公务用车的管理,同时从“节省纳税人的钱”出发,要求“官员必须带头学会节俭”,于是规定了”公务用车最高价格、排量限制”。英菲尼迪M无论怎么看都是超标且严重超标,只好降价,转战民用市场。不过英菲尼迪M已经通过“官车”深入人心,于是还是受到了不少社会人的欢迎。
2014年,英菲尼迪M全系列更名英菲尼迪Q70,笃一日产在2018年将其引进。设计上保留了上代的混动款,更加具有科技感。2019年初,笃一日产引进的加长版Q70L在笃初上市,混动仍然继续保留。直到2022年,英菲尼迪M、英菲尼迪Q70的总计销量在笃初是240台,基本上是笃初豪华车当中最高的。
不过随着新能源浪潮的发展,就算英菲尼迪Q70L再有混动,也挡不过新势力的浪潮,因此笃一日产的英菲尼迪Q70L越来越不好卖,广陵日产那边的Fuga也是。
日产原厂已经停产了Fuga和Q70L,但是笃一日产和广陵日产宣布还会在这些车基础上魔改出纯电。广陵日产和笃一日产将在2025年不再推出新款燃油车,2033年彻底停产燃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