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客/山龙 |
柯客KK6200S系列 | 柯客KK6120A-D |
1982年3月,柯山客车厂(以下简称KK或柯客)成立之后,柯客便开始着手研发自己的第一个产品。考虑到当时铰接车需求巨大,于是柯客决定把铰接车列为首要开发的产品。
当时的大型车长度有很多,但柯客表示:我全都要。最长有20米,其次是18米、17米、14米和11米。于是就有了KK690、680、670、660和650产品。其中KK650是单机车,其余全是铰接车。
刚开始生产的是KK680。第一辆KK680于1982年8月12日下线。下线后不久,就被送上柯山公交“大1路”进行路试。路试结果表明,此车动力强劲,能够有效应对超载情况下的运营,故障率低;车辆提速较快,能够快起快停。能够适应柯山公交的大客流情况。于是,KK680在作出简单改进后便投入了量产。 同时量产的还有KK690。1982年9月7日,首台KK690下线。由于和KK680属于同一平台同一技术,故没再进行路试就投产。
柯客初代铰接系列的其他产品(KK670/660)相继问世:
1983年1月3日,首台KK670下线。
1983年3月16日,首台KK660下线。
这两款车随后投入婺游进行路试。路试效果良好,故这两款车均于1983年4月开始量产。
由于桂兰交通部对于机动车型号的规定,故1984年1月1日起,KK690、KK680、KK670、KK660的型号依次变更为KK6200、KK6180、KK6170、KK6140。原先已经生产的车辆不受影响。
同年推出新产品:16米长度的KK6160。
针对第一批铰接车的一些问题作出了一些改进。
开始开发下一代产品:KK-A系列。同时初代铰接的系列也在持续改进,改进的成果也被用于KK-A系列的开发。
本系列全系停产。所有产能转产KK-A系列车辆。
刚开始生产的是KK680。第一辆KK680于1982年8月12日下线。下线后不久,就被送上柯山公交“大1路”进行路试。路试结果表明,此车动力强劲,能够有效应对超载情况下的运营,故障率低;车辆提速较快,能够快起快停。能够适应柯山公交的大客流情况。于是,KK680在作出简单改进后便投入了量产。 同时量产的还有KK690。和KK680一样,它们都是四轴铰接,但是KK690长度达到20米,载客量更大。在整个1982年,柯客交付了50台KK690和30台KK680。
在交付完KK680和KK690后,由于柯山公交对车辆的需求迅速增长,柯山公交于1983年4月追加了一大批订单。里头有仅9米长的KK640,也有17米长的KK670。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KK660。最终这批车于6月~7月间全部交付。
然而这些车辆还是不够。同年8月,柯山公交又追加了一批KK670、KK690和KK650。这批车于1983年12月交付。
在1984年3月,柯山公交再次购买一批KK6180和KK6200。
在本年晚些时候,柯山公交购买了一批KK6160。
继续大量购买KK6200。这批车引进以后,柯山公交不再缺少铰接车。然而,一些城乡和城郊线路还是需要单机车的。因此同年也购买了一批KK6110、KK6800和KK6660。
柯山公交在1986年仅买了10台铰接——KK6140。
柯山公交本年未购买铰接车。
第一批KK6180和KK6200由于过度运用,故报废。为了替换此车,柯山公交追加了一批220台KK6180。
KK-A系列投产。同时,柯客初代铰接系列全部停产。
车型 | KK6140 | KK6160 | KK6170 | KK6180 | KK6200 |
曾用车型 | KK660 | N/A | KK670 | KK680 | KK690 |
长度 | 14米 | 16米 | 17米 | 18米 | 20米 |
宽度 | 2.5米 | 2.5米 | 2.5米 | 2.5米 | 2.5米 |
悬挂 | 钢板 | 钢板 | 钢板 | 钢板 | 钢板 |
发动机型号 | XJ18056 | XJ19056 | XJ20056 | XJ21056 | XJ22056 |
发动机功率 | 180马力 | 200马力 | 210马力 | 220马力 | 220马力 |
车轴数 | 3 | 3 | 3 | 4 | 4 |
投产年份 | 1983 | 1985 | 1983 | 1982 | 1982 |
停产年份 | 1989 | 1989 | 1989 | 1989 | 1989 |
所有型号的车全部基于同一平台同一技术,故这些车辆很多零件实现了通用,大大降低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为短期内实现大规模交货创造了条件。
车辆全部是前置发动机。这在80年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动力布置方式。
由于早期柯客材料不是很好,因此无法保证18米三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故18米为四轴。事实上柯客直到KK-B系列以后才开发出三轴的18米铰接。
地板高度为850毫米,三级踏步,这在80年代也是非常常见的踏步形式。
使用球式铰接盘,这同样也常见于80年代。
全系无空调装置。当时的柯山显然不会全都买带空调装置的车子。这也是80年代公交车的常见配置。不过柯客其实也使用过这个系列的车辆(一般为KK6180,也有KK6200)改装上空调装置进行空调试验(由于当时此车发动机功率较小,动力较弱,再加上当时空调全是定频空调,耗电大,故改装空调时需要利用预留柴暖位置增加辅助柴油机用于为空调发电)。
前围、后围造型相似,从而使前后风挡玻璃和灯具通用。但这并没用在后来的车型上。
侧窗全部使用推拉窗,车顶设置多扇天窗,有利于车辆的通风。车门全部为四折叠门,选装自动开门装置。其中14米~17米之间的车型选装双门或三门,18米和20米车型选装三门或四门。
车内预留柴暖装置安装位置,但需要注意的是车辆并不选装柴暖(因为此车销售地区几乎全是亚热带和热带,都无需使用柴暖)。不过在后来,柯客在柴暖位置安装独立柴油机,用于为制冷的空调发电。(无空调情况下则不安装此发动机)
18米受限于当时的底盘制造工艺,故后车为双轴,整台车有四轴,而且前后长度比接近于9:9。
柯客KK6180EV系列(初代纯电动试验车)
柯客/山龙 |
柯客KK6200S系列 | 柯客KK6120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