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客/山龙 |
早在80年代初,柯山客车厂就有生产单机车的打算,于是在开发铰接车的同时,也开发了单机车。(事实上,销量和市场已经向柯客证明,柯客开发单机车是非常正确的行为。)
由于主要用户柯山公交对铰接车需求紧张,故虽然单机车的样车被生产出来,但由于生产线的产能实在有限,需要全部让给铰接车。故单机车一直没有量产,也没有将单机车上市销售。
1983年11月,柯山公交终于下达订单要求柯客生产单机车。至此,柯客生产单机车的生涯正式开始。第一批生产出来的单机车是11米长的KK650。不过,此时的柯客仍然是铰接车占产能大头的。
由于桂兰交通部对于机动车型号的规定,故1984年1月1日起,KK610、KK620、KK630、KK640、KK650的型号依次变更为KK6600、KK6660、KK6750、KK6900、KK6110。原先已经生产的车辆不受影响。
同年,柯客推出新产品:KK6850、KK6100
随着主要用户柯山公交对铰接车的需求不再紧张,但对单机车要求逐渐提高的情况下,柯客的单机车得以更大规模量产。同时柯客也对单机车进行了改进,使得其更适合市场的需求。
KK-A系列投产。同时,柯客初代单机系列全部停产。
1983年8月,柯山公交订购了一批KK650,于同年12月交货。至于为什么要买这批车?因为有些线路铰接车上不去。
车型 | KK6600 | KK6660 | KK6750 | KK6850 | KK6900 | KK6100 | KK6110 |
曾用车型 | KK610 | KK620 | KK630 | N/A | KK640 | N/A | KK650 |
长度 | 5.99米 | 6.6米 | 7.5米 | 8.5米 | 9米 | 10米 | 11米 |
宽度 | 2.3米 | 2.3米 | 2.3米 | 2.3米 | 2.3米 | 2.5米 | 2.5米 |
发动机型号 | |||||||
发动机功率 | |||||||
投产年份 | 1983 | ||||||
停产年份 | 1989 | 1989 | 1989 | 1989 | 1989 | 1989 | 1989 |
和铰接一样,所有型号的车全部基于同一平台同一技术,故这些车辆很多零件实现了通用,大大降低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为短期内实现大规模交货创造了条件。
车辆全部是前置发动机。这在80年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动力布置方式。
由于早期柯客材料不是很好,因此无法保证12米双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12米三轴在当时被认为“意义不大”,故当时并没有开发12米的客车。不过事实上柯客后来开发出来的第一批12米单机客车也是三轴的。
地板高度为850毫米,三级踏步,这在80年代也是非常常见的踏步形式。
全系无空调装置。当时的柯山显然不会全都买带空调装置的车子。这也是80年代公交车的常见配置。不过柯客其实也使用过这个系列的车辆改装上空调装置进行空调试验(由于当时此车发动机功率较小,动力较弱,再加上当时空调全是定频空调,耗电大,故改装空调时需要利用预留柴暖位置增加辅助柴油机用于为空调发电)。
前围、后围造型相似,从而使前后风挡玻璃和灯具通用。但这并没用在后来的车型上。
侧窗全部使用推拉窗,车顶设置多扇天窗,有利于车辆的通风。车门为四折叠门或双折叠门,选装自动开门装置。(其中KK640和650为四折页门,选装单门或双门;其余车型为双折页门,选装单门或双门;双门时为中后门布置,单门时为单中门布置。)
车内预留柴暖装置安装位置,但需要注意的是车辆并不选装柴暖(因为此车销售地区几乎全是亚热带和热带,都无需使用柴暖)。不过在后来,柯客在柴暖位置安装独立柴油机,用于为制冷的空调发电。(无空调情况下则不安装此发动机)
柯客/山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