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东市市区巴士是指由平东市交通局作为主管机关的市区巴士服务,除去4位数编码的长途客运班车、平东市双层观光巴士外,大多数平东市市区巴士路线由平东市巴士联营管理委员会(联管会)与平东市巴士联营管理中心(联管中心)统一管理,使用共通的路线编码形式、票务及收费制度、旗杆式站牌、以及路线与站名资讯图。
平东市巴士联营管理委员会为联营巴士业者所共同组织,下设平东市巴士联营管理中心为执行单位。由联管会管理的平东市市区巴士路线被称为“平东市联营巴士”。
平东市市区巴士由15家汽车客运业者营运,其中14家业者为平东市巴士联营管理委员会的构成成员,另有1家业者退出。
中宫巴士、光阳巴士、新平巴士、清水巴士、时钟巴士
都城巴士、平东巴士、巴士总公司、二重巴士
西星巴士、南星巴士
大田巴士、旧宫巴士、东北巴士
福冈巴士(2008年10月,因628路停驶)
皇冠巴士
参与联营的各巴士业者以契约方式,共同组成联管会作为决策单位,并在联管会之下设置联管中心作为业务执行单位。营运上除了由联管中心统一设置旗杆式站牌,及在相关的候车设施内张贴路线、站名与时刻表资讯等之外,各业者的公司组织、资产(包括营运车辆)和法律上权利义务关系部分,大致上仍各自保持独立。财务上则采用营业收入统一,统筹分配后由各业者依照本身需求自行支出的方式处理。
此外,平东市交通局每年都会针对联营巴士业者进行两次营运服务指标评鉴,并以业者评等作为大众运输补贴、新路线申请等事项的参考依据(新平巴士、清水巴士及已退出的福冈巴士等路线较少的业者只参与评鉴,不列入评等)
1976年之前,平东市市区巴士业者有市营的平东市公共汽车总公司(其历史可追溯到1928年,今巴士总公司),以及1969年平东市市区巴士开放民营之后加入营运的南星巴士、大田巴士、西星巴士、光阳巴士等五家公/民营巴士客运业者。各业者独自发售的票证种类过于复杂,且无法通用(当时乘车皆需使用纸质票证,造成乘客换乘不同业者路线时的不便),彼此之间的单程票价也不一致。除此之外,各业者的既有路线在缺乏整体规划下,也出现许多个别区域服务上重叠或不足的情形。
为了提升营运效率,“平东市公民营巴士联营筹备委员会”于1976年成立,针对巴士路线与号码、票证与票价进行整合,并决定设置管理联营事务的统一组织。1976年11月27日,平东市公民营巴士联营委员会表示,经过联营审查小组核定后,联营区域为全平东市中心城区及邻近今新平县级市(当时的平东县)12区(永安、中立、丰台、龙天、二重、衡山、五松、芦原、清水、牛街、火坑、旧宫),联营路线将以不超过两段收票为原则,并欢迎行驶牛街的思西巴士在清水营运的清水汽车运输合作社(今清水巴士)参加联营。
1977年1月1日,201/202路率先通车。1977年3月30日,第一阶段的联营巴士开始营运,总共有33条路线。之后同年内又分三个阶段,开放50条、31条、16条联营巴士路线。当时参与的业者除了平东交投集团与前述四家民营业者外,还有另外五家经营借道行驶平东市区的长途客运民营业者——中宫巴士、时钟巴士、平东巴士、二重巴士、二重县级市营巴士(今都城巴士)。
联营体系建立以后,许多原本由饮舟省公路局管辖的客运班车路线,以重新编码或区段联营方式(部分路段领有许可证,部分路段凭借联营契约行驶)加入联营体系。除了相关业者随之参与联营外,联营巴士路线于平东县(今新平市)境内的涵盖范围也逐渐扩展。
在1990年代初期,联营体系包含了以平东市交通局为建立机关的平东市区巴士,以平东县政府为监理机关的丰台市区巴士(如231/234)、二重市区巴士(如39/235),以饮舟省公路局为监理机关的客运班车参加联营的路线(如233/245)。由于事权未能统一,经各机关协调后,以平东市交通局为主办机关,统筹办理相关案件。
1990年代中期,联营巴士实施省、市联席审议制度,平东市交通局成为所有联营路线的主管机关。而原以客运班车参加联营巴士之路线,改以市区巴士形态继续经营,相关业者也陆续增加市区巴士客运业的营业项目,并加入平东市的巴士工会。
但由于过去联营巴士完全以平东市交通局为主管机关,对于新平市境内的运输需求,以及行经路线、停靠站等细部规划或变更较难调查详尽,因此1999年12月平东县交通局成立后,经过双方协调,境内里程占多数的新设路线即由该局管辖(原有路线里程占多数者,则在新平市成立以后陆续移拨),为今日的“新平市市区巴士”路线。
早期站牌为人工书写,形状分为多种,有圆形(平东交投集团)、方形(光阳巴士)及梅花形(时钟巴士)。联营后则统一为圆形,底色为粉红色。所有资讯从上至下依次为:路线编号(红字、左右各有黑色“联营”二字)、首末站(红色)、行经站名列表及首末班车、发车时刻表等。
后期的站牌改为印刷粘贴。并且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市区内一般设有雨棚。后来除了纸质的时刻表,还增加了下一班车到达预计时间的显示屏。
原本各巴士业者皆自行发售种类各异、只适用于自家路线的纸票,甚至同一业者的不同路线也有不同的车票。实施联营制度后,为求能够“一票通用”,因此改由联管中心统一发售车票,票种分为普通票、军警孩童票、学生票,有单次的纸票和多次的回数票卡(单次纸票很早取消),这些票种都只适用于普通车。中型冷气巴士及大型冷气巴士票价高于普通车,必须购买专用的乘车硬票,硬票淘汰后改为一律投现。后来冷气巴士成为主流,普通车日渐稀少,回数票卡无用武之地,最后只在294/295等线的普通车上使用,于1994年左右随着普通车的消失而废止,只剩下冷气巴士全面采取上下车投现收费。普通小型巴士原本也有独立的票价,起初使用单次纸票。后来小型巴士全面改为冷气车,使用冷气巴士票价,一律投现。
随后,部分民营业者与官方单位分别进行磁卡储值票收费的相关规划民营业者甚至先行试办储值票收费。1995年10月25日,冷气巴士储值票正式上路(曾计划废止投现金收费,后来仍决定储值票与现金收费并行),有200元和500元两种面额。1997年10月31日,联管中心发行高额全票储值票,面额为1000元,售价为955元,贩售途经仅限全家便利店、罗森便利店与大丸百货。
由于巴士储值票未能与平东市营地下铁的磁卡储值票相互整合,再加上磁卡的资料处理效率较差、读取失败率高,随着射频识别技术的进步,巴士、地铁共通使用的IC智能卡“平东市政公共交通一卡通”于2002年上线后,巴士储值票逐渐被取代,最终于2003年10月8日全面停用。
随着笃初人民共和国全国交通联合政策,目前不光可使用青鸟都会区捷运系统所属各个城市的交通卡,包括青鸟市政交通一卡通,ichca等。同时全国的交通卡都可以使用。
平东市市区巴士及新平市市区巴士自2009年开始上下车刷卡,分二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2009年7月1日起,改为上下车刷卡,下车未刷卡不会锁卡,亦不会影响转乘优惠。第二阶段自2010年2月1日起,下车未刷卡亦不会锁卡,但是无法享有后续一次巴士、地铁、共享单车的换乘优惠。
目前平东市巴士的收费方式以刷码乘车,刷卡乘车或是投入现金为主。
平东市巴士采取后门上车,前门下车的方式。若支付现金,上车前先在后门处机器领取“计程票”,下车时先将计程票投入机器,根据显示的金额投币。平东市巴士车辆具备找零功能。若刷卡/刷码,上下车均需刷卡/刷码。
平东市巴士采取分段计价的方式。其中分为如下:
一段票路线:也称均一票价路线,从路线上任何一站乘车,至任何一站下车,车费皆以一段票(单段票价2元)计算。
二段票、三段票路线:以路线上其中一站或两站作为分段点,或以路线上其中一站至另一站间的区段作为分段缓冲区,具体如下:
A区-B区-C区(B区为分段点):从A区乘车至B区或B区乘车至C区均为一段票(2元),从A区乘车至C区则为两段票(单段票价乘以2,为4元)
A区-B区-C区-D区-E区(B,D区为分段点):A-B,B-C,C-D或D-E均为一段票,A-C,D或B,C-E为两段票,A-E为三段票(单段票价乘以3,为6元)
但部分快速巴士有不同的计价方式,一种是不论于沿线何处上下车,一律以二段票收费,例如景丽-东医快速巴士,另一种是分段点设于高速公路,等同越过高速公路加收一段票,如949路
此外刷卡有一小时以内换乘优惠。
参见笃初人民共和国平东市的文件列表
0:0、0甲、0乙、0丙、0丁过去均为行经平东火车站的循环路线,依照行驶方向不同,分为左线和右线。目前仅剩不再具有循环路线形态的0甲与0乙,为了便于区别路线,也都已经取消左、右线之分。例如:已经改号652的0甲右线,曾改号653,最后仍停驶的0乙左线。
其他个位数、两位数号码:早期以一段票收费的线路为主,但是2路、5路、14路现在为二段票收费。
1字头:旅游观光路线,多半逢休日或特殊季节行驶。
2字头:刚开始以二段票收费的线路为主,262路因为延伸,需要以三段票收费,但是已经改回二段票。但也有仅以一段票收费的路线,如204路,256路。而230路,234路,281路是少数由二段票改为一段票收费的路线。
3字头:刚开始以三段票收费的线路为主,目前除了304路唐山线与304路广岛线以外,其他线路均已改为二段票收费。另外,由于现在的巴士均以空调车营运,以后新辟三段票收费的线路则以7字头号码为编号,不再使用3字头。
5字头:起初为以空调车营运的一段票收费路线。全部车辆空调车化以后,此项区别意义不大。然而,现行所有5字头路线中,仅508路全程车采取三段票收费,508区间车,536路为二段票收费。
6字头:起初为以空调车营运的二段票收费路线。此项区别意义不大,理由同上。目前600路和622路为一段票收费。
7字头:起初为以空调车运营的三段票收费路线,部分路线改为二段票或一段票收费(如701路和705路),另亦包含一部分自2011年起由客运班车改为平东市巴士的路线(如756路和757路)。
9字头:特快巴士,多为行经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的路线,例如907路(行经饮舟第二纵贯高速道路),905路(行经太田快速道路),但是902路、903路,以及981路等地铁先导巴士目前并不算特快快速巴士。目前所有9字头特快巴士,比照平东市的干线巴士,已纳入“巴士双向转乘优惠”的范围。
部分客运班车路线因政策改为平东市巴士的线路,例如1501(五松-平东动物园),1503(五松-平东动物园),1504(清海-平东),1505(清海-中立),1717(银盏-平东)等线,如今1501-1505等线路分别因为改号,停运等情况消失,仅存1717路属于四位数编号路线。
颜色开头:地铁接驳巴士
路名开头:干线巴士、新干线巴士
小(S)开头:山区小型巴士及扫墓专车
市民小巴(M)开头:市区小型巴士
双层观光巴士:红线,蓝线
直行于平东市区部分主要干道的路线,以“XX干线”命名,例如金盏干线(金盏路),延边干线(延边南北路)等,此种路线由因运输政策需求而改号者,例如改名为红25的武汉干线(武汉东西路,曾改名为“麦块新城接驳巴士”,2007年1月再度改名),过去也有因为与通车的地铁路线重合而撤销者,例如建国干线(建国东西路,与地铁蓝线(5号线)重叠,其角色亦由212直行车“212直行建国东路”路线替代),另外也有曾因推出全路线低地板巴士政策与南华展览馆开放而开辟的“建国新干线”(现600路)。
2017年7月起,实施“类地铁”的干线巴士,英文为Metro Bus,设有专属标志,此次干线皆由其他线路改号而来,例如518路改名为民权干线,642路改名为汉江新助干线等。而此次未入选的旧有干线巴士,已在同年6月改号,例如旧延边干线改为688路,建国新干线改为600路等。
2018年4月2日起,232副线,588路等11条路线改为干线巴士,“八横八纵”路网正式营运。
五天工作制实施后,为了便利民众前往旅游景点,开始提供旅游观光路线服务。不过由于经营成效不佳,只有以文昌山国家公园作为端点的四条路线维持营运。后来又增加在特定期间行驶的路线。目前旅游观光路线巴士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为每日行驶,例如:108为文昌山游园巴士;其二为固定于节假日行驶,例如:109/111皆为连接文昌山与平东市区的路线(其中111营运区间延伸至新平市龙天),而128/129则分别连接2号线(清水金盏线)之石牌楼站与北林站;其三为只在文昌山花季期间或特殊节日行驶,例如文昌山花季期间行驶的126/127/130/131,以及端午节、中秋节行驶的132。
为便利近郊山区居民进出市区,自1979年起开行山区小型巴士,路线大多行驶山路及偏远狭窄路段,在山区与偏远地区路段随招随停,在市区路段则按铃停靠固定站位。此种路线的号码都是以“小”字开头(近年来的新线路也有以S开头的),例如小1、小15等。小型巴士路线早期多半以20座小型巴士行驶。
平东市公共汽车总公司(今巴士总公司)于2001年从匈牙利伊卡鲁斯客车厂整车进口30辆低地板巴士,作为行经医院路线的轮椅接驳之用,只在固定时间行驶,若有需要轮椅接驳,需要事先在站台上的时刻表上查询低地板发车时刻。
2010年,各客运公司在政府补助下,开始大量汰换旗下高地板巴士为低地板巴士。
2008年随着平东市交通局开始推动低地板巴士的新路线引入补助,各家业者开始再度购置低地板巴士,行驶新干线路线。2008年3月,中宫巴士集团的中宫巴士与光阳巴士首度引进由笃初雷龙工业引进中国郑州宇通客车技术所打造的低地板新车ZK6126,联合开辟建国新干线。2008年6月,都城巴士首度购得大宇低地板新车,开辟金盏新干线,并将棕9路的车辆全数更换。2008年12月,都城巴士再度购得大宇低地板新车,并将原518路的车辆全数更换。2009年4月14日,中宫巴士透过雷龙工业引进低地板取得关键技术,开始转由自家的车身制造厂“中宫宇通汽车制造”制造车辆,将旗下时钟巴士的902路巴士全面改配宇通低地板新车。2009年4月,中宫巴士集团的光阳巴士,将旗下的220路以及72路巴士全面改成宇通低地板新车。2009年7月,都城巴士将红32路全数更换为大宇低地板新车。2009年8月,中宫巴士集团旗下的时钟巴士将282路全数更换为宇通低地板新车,2009年8月,都城巴士将21路全数更换为大宇低地板新车。2017年7月,都城巴士将原518路更名为民权干线。2018年4月,都城巴士将原棕9路更名为武汉干线,将原红32路更名为民族干线,光阳巴士将原220路更名为香山干线。
自2007年起,为提供住宅区与地铁站的“最后一公里”接驳服务,平东市交通局规划处“市区小巴”路线,路线大多不跨区,行经地铁站或巴士转运站,方便社区居民通勤;各路线均以“市民小巴”四字开头(近年来的新线路也有以M开头的)。
自1999年12月24日起开行地铁接驳巴士,以服务乘客往返于地铁站与无地铁服务区间为主要任务。路线必定行经地铁站及其周围,而且大多以地铁站作为路线的其中一个端点站。在编号前加上平东地铁路线的中文、英文颜色名称作为识别。(1号线-棕,2号线-红,3号线-绿,4号线-橙,5号线-蓝,环线-黄,但目前没有环线的接驳巴士)
例如:蓝7(BL7,5号线市政府站-大弯),棕10(BR10,东川-1号线复兴门站)。山足急行电铁线尚未设立独立的接驳编号,目前在平东市内是直接使用地铁先导巴士的9字头三位数线路号。地铁环状线虽然已经通车,但目前没有该线的接驳巴士。
此种接驳路线大部分为一段票收费,当中有许多路线里程并不长。另有两段票收费之接驳路线,大部分因为原有路线延驶后里程过长,或与其他两段票路线重叠所致。
此外,虽然部分接驳路线仅以一条地铁路线命名,但在实际运行中,不少线路都可以接驳一条或两条地铁路线。例如“红2路”以2号线命名,但可同时接驳1号线葫原站-大弯站间和2号线方山站;而“绿2路”以3号线命名,却更可同时接驳三条地铁线路——1号线万江医院站、3号线机张站及4号线永定市场站。
这是因为地铁接驳巴士编号上的地铁路线代表色,最初是配合该路线行经其对应代表色所属地铁车站之末班车接驳服务而制定,而并非以行经其代表色之地铁站数量多少而定义。
例如:南星巴士棕2路,行经1号线万江医院站一站、3号线景丽站和大平湖站两站,虽然能接驳3号线的车站更多,但其路线班车是配合接驳地铁万江医院站末班车乘客而设计,所以以1号线的“棕”为编号名称,而非以3号线的“绿”定义。但目前实际有配合地铁车站之末班车接驳服务之路线已逐渐减少。
地铁接驳巴士上路初期,所有车辆的保险杠都需要涂上行经之地铁站所属路线的代表色,后来改为涂上编号前的代表色,目前已无此项规定,部分路线已将保险杠恢复为所属业者的标准涂装。例如上面提到可以同时接驳三条地铁线路的南星巴士绿2路,其保险杠需要涂上绿色、棕色和橙色,之后统一涂成绿色,现在大部分车辆将保险杠改为粉红色——南星巴士的标准涂装。
平东市巴士路线中,存在着多条路线共用同一个路线号码,但营运区间却有所不同的情形。通常会选定其中一条路线作为正线,路牌上以红色文字表示。其他使用相同号码但区间不同的路线,则依其路线特性另行区分种类,或在路线号码板,挡风玻璃侧表示。
仅行驶于正线的部分区段,一般是载客量较大的区段。号码有时以绿色文字表示。两段票以上收费的路线,区间车的分段点与正线相同。例如260(正线)为文昌山-东湖,260(区间车)为文昌山-平东站前。
通常与正线有某种程度上的路线差异,路牌上大多以绿色或蓝色表示。此类路线有时也会脱离正线重新改号。
有时也称为直行车,相较于正线行经较为快捷的道路或较少绕路的路线。
依行驶路段或方向的不同予以区分。由于容易造成路线辨识上的混淆,因此目前仅剩沙板庄游园巴士与绿2路分作左、右线。例如,现652路原为0甲右线,现0甲路过去曾为“0甲左线”,现在均由巴士总公司运营。
行经快速道路或高速公路,包括9开头的三位数号码路线,以及副线形式的特快巴士。例如605特快巴士(牛街-平东站前)行经东环大道、饮舟纵贯高速道路,即为副线形式的特快巴士。
于正常收班时间后开行的固定班次巴士,班次通常不多,单段票价是日间的两倍(4元),大部分是由日间班次延长行驶时间的路线。目前提供夜间巴士服务的线路包括:39路、212直行建国东路、265;其中265夜间路线与日间略有不同。
8字头三位数,皆为新平市交通局管辖的“新平市市区巴士”路线,例如801(五松-安平机场)。另配合平东县升格为新平市,部分客运班车转型为新平市巴士时,因8字头号段接近饱和,因此也有使用7字头及9字头号段作为新平市巴士的路线编号。
平东市市区巴士与新平市市区巴士大部分均有路线编号,且两者之间没有重复号码,但2014年1月1日前仍有例外(如51路,平东市市区巴士与新平市市区巴士均有这个编号,平东市市区巴士51路自2014年起改为新平市市区巴士896路)
早期由于避讳带有“死”字谐音的数字“4”,以及西洋传统上的不吉利数字“13”,因此完全不以4单独作为路线号码,也没有4字头三位数号段(至今依旧如此);此外,一般路线、小型巴士路线当中,目前也仍旧没有以13作为号码的路线(但地铁接驳巴士有红13、绿13、棕13、橙13)
此外由于平东当地方言“8”谐音“掰”,属于不吉利数字,因此同样没有被单独采用为路线号码,起初也没有8字头三位数号段。后来随着新平市巴士上路,才有8路、88路以及8字头三位数号段,地铁接驳巴士也有绿8路。“228”这个号码(隐喻在平东和青鸟发生的2·28大规模学潮[西方称为2·28民主化运动])也从未被采用为线路号码。(但青鸟市巴士依然保留228号码,且青鸟巴士228路为一条急行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