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市郊通勤铁路系统 | 青思线 | 西北环线(青鸟) |
SR马沥线,是鹤庆旅客铁道龙青本线甘滘-符那江口间线路的别称。线路编号为LE。
本线路连接原为龙瀑本线(龙川-瀑东)的一部分,于1957年并入龙青本线。1982年线路重组以及通勤化,符那江口-甘滘间铁路被赋予“马沥线”的别称。2018年龙川市郊通勤铁路系统启用线路记号,本线记号为“LE”。
马沥线连接龙瀑线(龙川-瀑川)与龙钦线,是龙川东部的重要线路,起到外环线的作用,龙川向东的大部分货运列车也大都驶经本线。
管辖:
●笃初国有铁道(第一种铁道事业者):甘滘-符那江口(全线)
●鹤庆旅客铁道(第二种铁道事业者):甘滘-符那江口(全线)
轨距:1435mm
车站数:1(含起终点站)
复线区间:甘滘-符那江口(全线)
电化区间:全线(交流25kV 50Hz)
闭塞方式:自动闭塞
调度中心:符那调度所
最高速度:
●130km/h(旅客列车)
●100km/h(货物列车)
保安装置:ATS-P
IC乘车卡对应区间:甘滘-符那江口(全线)
大都市近郊区间:甘滘-符那江口(全线)(龙川近郊区间)
沿线多为农田,住宅等建筑物较少。出于保护农田以及沿线地面通行状况考虑,该段改建为高架线路。
这一段位于符那市北部的工业区中,铁路沿线多工厂、港口,高峰通勤客流较大。
这一段从符那市中心穿过,周边密布住宅楼、写字楼、商业中心等,是客流最大的路段。在新教站,本线与符那线汇合。出于城市发展需要,部分路段地下化。
近郊通勤运输方面,本线内只有普通列车,停靠所有车站。全部列车到达符那江口站,部分列车也开到公明等更远的地方。甘滘一端不与龙瀑线直通运转,全部列车以甘滘为终点。
线内的普通列车,有全程车和区间车。符那沙田-符那江口间位于符那市区,客流较大,为优化运力分配,马沥线开行了只在符那沙田-符那江口间运行的区间车。平峰时全程车的发车密度约为每小时2-3班,区间车的发车密度约为每小时3-2班。
对于通勤需求较大的高峰时段,本线还有西浦-符那江口的区间车。
长途运输方面,由于龙瀑线、龙瀑高速铁路、龙钦高速铁路的开通,本线的长途列车大部分均已撤销,目前仅有少量龙川-钦川、龙川-集调、龙川-广陵的列车。
本线及龙青本线是龙川往东南方向的大动脉。所有龙川来往符那、仰川方向的货物列车均经由本线行驶。
马沥线作为干线龙青本线的一部分,自1982年通勤化之后,兼具通勤运输和长途运输的作用,车次大幅加密。
自2000年起,随着符那城市的不断扩张,铁路沿线住宅楼逐渐增多,市内及市郊的出行需求不断增加。为缓解所带来的噪音、割裂城市等一系列问题,鹤庆旅客铁道开始着手进行对马沥线的提升改造工程。
第一项是铁路立体交叉化。马沥线穿过符那市区,许多路段初建时为地面线,与城市道路有许多平交道口。这些平交道口很大程度地影响市内交通,也制约着城市发展。经过多方面协商,最终确定符那一端铁路在马沥-西浦间高架化,马沥-新教间地下化。工程由笃初国有铁道负责。该段所有工程于2001年11月开工,2005年4月建成通车。
与此同时,笃初铁路大提速也在进行。为了提高马沥线的通行能力,笃初国有铁道应鹤庆旅客铁道要求,优化了部分路段的线路条件,并在部分车站增设了越行线,废除了一些客流很小的车站,使得该段最高车速由100km/h提升至120km/h,通行能力有所提高,也使得班次增发成为可能。
2010年起,为保护农田以及废除沿线道口考虑,西浦-甘滘间进行了高架化工程。
为节省运营成本,近年来SR鹤庆依据实际情况,将马沥线沿线部分车站委托给其他公司运营,或是调整为无人站。
全线为复线。
工作人员:无印--直营站;○--业务委托站或简易委托站;×--无人站
车站编号 | 车站名称 | 连接路线 | 工作人员 |
LE01 | 甘滘 | SR鹤庆:龙瀑线 | |
LE02 | 南甘滘 | ○ | |
LE03 | 中堂 | ○ | |
LE04 | 中堂湾 | × | |
LE05 | 牛墩 | × | |
LE06 | 西浦 | ○ | |
LE07 | 洪梅 | × | |
LE08 | 草知 | × | |
LE09 | 符那沙田 | ○ | |
LE10 | 德林 | ○ | |
LE11 | 马沥 | SR鹤庆:龙瀑高速铁路(符那北站) | |
LE12 | 符那曲山 | ○ | |
LE13 | 金丰 | ○ | |
LE14 | 新教 | SR鹤庆:符那线 | |
LE15 | 符那江口 | SR鹤庆:龙青本线(仰川方向)、符雨线 |
SR鹤庆415系1500番台(4节编组)
SR鹤庆H817系0/1000番台(3/6节编组)
SR鹤庆H787系0番台(8节编组)
龙川市郊通勤铁路系统 | 青思线 | 西北环线(青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