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纯属虚构,且词条里的墨西哥为地球Ⅳ世界观中的墨西哥。
1974年8月12日的一次空难。
米却肯航空811号班机,是地球Ⅳ世界观中的墨西哥米却肯航空的一架往返墨西哥米却肯州首府莫雷利亚和多民族红凤人民共和国东火炭省省会仁爱市的定期航班,中停加利福尼亚共和国洛杉矶、关岛独立国阿加尼亚、菲律宾马尼拉和南越西贡(今称胡志明市)加油,由一架机龄为六年的波音707-320C执飞。
1974年8月12日,航班在执行最后一段航程——越南西贡→红凤仁爱的航线,在乍厝国际机场降落时,坠毁在东火炭省茶亭市北茶区的一座山峰,机上125人遇难,仅9人生还,包括涉事航班的两名空乘人员。
日期 | 1974年8月12日 |
摘要 | 可控飞行撞地 |
飞机机型 | 波音707-320C |
注册号 | XA-2603 |
航班所属公司 | 米却肯航空 |
起飞点 | 墨西哥 米却肯州莫雷利亚 弗朗西斯科·穆希卡将军国际机场![]() |
第一个经停点 | 加利福尼亚共和国 洛杉矶 洛杉矶国际机场![]() |
第二个经停点 | 关岛独立国 阿加尼亚 安东尼奥·汪帕特国际机场![]() |
第三个经停点 | 菲律宾 马尼拉 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 |
最后一个经停点 | 越南南方共和国 西贡(今胡志明市) 新山一国际机场![]() |
计划到达点 | 多民族红凤人民共和国 东火炭省省会仁爱市 乍厝国际机场(1985年6月6日随着南桥头国际机场的启用而关闭)![]() |
坠毁地点 | 多民族红凤人民共和国东火炭省茶亭市北茶区的一座山峰![]() |
机上乘客人数 | 123 |
机组人员人数 | 11(6名机组人员和5名乘务员) |
遇难人数 | 125 |
生还人数 | 9 |
上世纪70年代,全世界的航空业空前发达,尤其是北美和北美洲一带。当时的墨西哥为了发展旅游业,并参考了当时红凤发展的航空旅游业。
1972年3月3日,第一架打着“航空旅游业”旗号的民航客机在墨西哥城顺利起飞,这架飞机的目的地为洛杉矶。
空难发生当时,811号航班上的乘客均为前往仁爱旅游的观光客,其中就包括一支37人的墨西哥印第安原住民旅游团。
1974年8月11日晚上20:30,米却肯航空811号班机从新山一国际机场25L号跑道起飞。机长是弗朗西斯科·埃尔维斯,43岁,拥有波音707的25660小时的飞行经验。副驾驶是美国籍的唐纳德·斯平德勒·詹姆士,时年30岁,拥有波音707的28590小时的飞行经验。另有两名休班飞行员,分别是弗朗西斯科·酷比和麦克唐纳·卡尼翁·田纳西。飞行工程师为华裔的孙佳亚。
8月12日凌晨2:17,811号班机抵达红凤火炭岛北海岸上空,并与仁爱塔台取得联系。
8月12日凌晨2:45,
8月12日凌晨2:49,811号班机坠毁在了茶亭市北茶区境内的一座山峰上,
波音707(英语:Boeing 707)是美国波音公司在1958年至1979年间研制的中型、长航程、窄体、四发喷气客机。波音707是第一架服役的波音喷气客机,它的原型被命名为367-80,采用后掠下单翼;后掠垂直尾翼顶端装有天线,水平尾翼靠下安装。原型机于1954年7月15日首飞,最初的型号是为美国空军研制的KC-135空中加油机,经美国空军同意,公司于1957年在KC-135基础上研制成功波音707客机1958年交付使用。波音707主要型别有707-120、-220、-320和-420等,地球Ⅳ世界观中的中国民航曾购买10架320C,它还被改装成特种飞机。波音707共获订货1010架,生产线于1991年关闭,1992年5月交付最后一架军用型。该型装有4台JT3D-7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84.48千牛,或者搭载普惠JT3C涡轮喷气发动机,驾驶舱乘员4人,载客量219人。
涉事客机机型为波音707-320C,于1968年2月10日出厂并投入使用,总机龄达6年6个月。
米却肯航空811号班机空难的发生震惊了全世界,也给当时在墨西哥刚刚兴起的航空旅游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同时也是米却肯航空自1924年成立以来发生的第一起有人员丧生的事故记录。
由于失事飞机是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因此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也参与调查。
泛美航空812号班机空难
美国独立航空1851号班机空难
巴西里约格朗德航空810号班机空难
香港新世界航空602号班机空难
2023年,该空难被加拿大的Cineflix公司拍摄成《空中浩劫第23季》第5集(现实中的第23季第5集为阿斯塔纳航空1388号班机,在地球Ⅳ版本中被排在了第6集),标题名为“Deadly Error”(中文译名为“一步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