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坡地铁第一条重型铁路路线。
“从今天起,罗家坡地铁修正早期系统正式启用!” --罗家坡省第二任省长严肃立和罗岛市第一任市长林太子
“罗家坡人在修建地铁的过程中克服了所有困难,他们的光辉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多民族红凤人民共和国前国家主席宇智波克夫
罗家坡地铁修正早期系统(英语:Luochiap'o Metro Modified Initial System),是多民族红凤人民共和国罗家坡地铁第一条重型铁路路线。启用于1979年10月1日。修正早期系统分三阶段通车,共有15个车站,连接位于罗家坡省天真市小野大和族区的小野站及罗家坡省省会罗岛市中西区的罗岛中环站,主要途经天真和罗岛两个城市。至1982年5月17日,为配合地铁山崎支线准备通车,修正早期系统正式拆分,小野至不及川段成为小野线,而至罗岛中环段则并入山崎线,列车服务不再直通来往小野站及罗岛中环站,而不及川、梧槽以及该年启用的天真市长广场站亦成为两线的转线站。
中文名 | 罗家坡地铁修正早期系统 |
英文名 | Luochiap'o Metro Modified Initial System |
营运地区 | 多民族红凤人民共和国罗家坡省天真市小野大和族区、景宁区、深口区、梧槽区、不及川区、李园区和罗家坡省省会罗岛市中西区 |
类型 | 地铁 |
营运公司 | 罗家坡地下铁株式会社 |
线路结构 | 地下、高架 |
线路长度 | 15.6㎞(9.7mi) |
最高时速 | 80㎞/h |
最低时速 | 10㎞/h |
车辆基地 | 小野大和族区天真湾车厂 |
使用列车 | 中车长客制(地球Ⅳ世界观)DK1、DK2型地铁电动客车(均为六节编组) (现已全部使用红凤本土生产的列车) |
轨距 | 1435㎜(国际标准轨距) |
标识色 | 红色 |
正线数目 | 2条(1980年5月17日之前两线贯通运营) |
车站 | 15座 |
供电方式 | 直流750V(第三轨供电) |
开通日期 | 1979年10月1日(44年前) |
废除年份 | 1982年4月26日(41年前) (拆分为现在的小野线和山崎线并且两线都有延伸) |
1975年8月,修正早期系统获准兴建,系统包括小野线(石头地至小野)及山崎线(梧槽至罗岛中环)两段。在隧道工程正式开始前,工程团队曾在沿线兴建了4段试挖隧道(分别位于罗家坡省海军部站东面、现时为天真巿天九区天九区市民公园扩建工程的2号工地、乐村口站东面及张江湾站东面),以评估地质及兴建方法。
1979年9月30日,修正早期系统北段(小野~石头地)全线贯通,并于次日早晨6:18正式通车。当天早上,北段的九个车站里挤满了所有乘客(大部分都是铁道迷、地铁试乘者和来罗家坡特别行政省旅游的观光客),各个车站的地铁口外开始举行舞狮表演,当地华侨还放上了中国(地球Ⅳ世界观)的《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时任罗家坡省第二任省长严肃立走进了DK1型地铁电动客车的驾驶室,并按下电钮,首班列车从石头地地铁站呼啸开出。
1979年12月16日,修正早期系统中段(石头地~李园)全线贯通,当时只有石头地至小野一段投入服务,列车只有4节编组,而从那时起,红色被确立为地铁修正早期系统的代表颜色。惟不及川站及梧槽站因施工困难,分别顺延至1979年12月22日及1979年12月31日启用──当时不及川站只启用上层月台(1号及2号月台),而梧槽站则只启用上层今1号月台(往小野)及下层今4号月台(往天九咀)。
1980年2月12日,修正早期系统南段(天九咀~罗岛中环)连同中环海底隧道启用,当时的红凤主席宇智波克夫为地铁“修正早期系统”全线通车(罗岛中环至小野)揭幕,并说到:“罗家坡人在修建地铁的过程中克服了所有困难,他们的光辉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地铁列车首次穿越中央港海底驶到省会罗岛的中环商业中心区、红凤人民义勇军罗家坡省海军部和罗家坡省省政府,成为首条服务罗氏岛的重型铁路。地铁的服务伸延到罗氏岛后,全段修正早期系统完工,成为罗家坡地铁的重要里程碑。但随着过海段的开通,地铁的客流量开始越来越多,故列车编组于1980年2月16日起增至6节一列。
1982年4月26日,修正早期系统分拆为两种行车模式,分别为“小野至梧槽至不及川”(后来之小野线)及“梧槽至罗岛中环”(后来之山崎线),其中梧槽站作为上述两者之转车站并新启用2号及3号月台,以提早让乘客熟习日后两线的转车方式;同时不及川站下层月台(包括3号及4号月台)启用,作为“小野至梧槽至不及川”路段列车之终点。其后原修正早期系统中之“小野至梧槽至不及川”段改称小野线,以绿色作标记;“梧槽至罗岛中环”段改称山崎线,以红色作标记。
1982年5月10日,山崎线山崎至梧槽段通车,连接修正早期系统的梧槽至罗岛中环段。荃湾线列车停靠山崎站、大窝口站、碧山站、九龙站、兴盛湾站(今兴景站)、天铁角站(过站不停)、长沙街站(过站不停)、张江湾站(过站不停)、深囗站(过站不停)、庄城市长广场站(只供转车而不供出入闸)、梧槽站(往山崎列车沿用修正早期系统使用之1号月台,往罗岛中环启用修正早期系统预留之2号月台),再沿修正早期系统的不及川站、佐敦路站、天九咀站、罗家坡省海军部站后到达罗岛中环站。
1982年5月17日,山崎线站、站、站、站及庄城市长广场站全正式启用,标志着修正早期系统运作模式正式结束。
车站编号 | 中文名 | 英文名 |
O01(当前编号O04) | 小野 | Ono |
O02(当前编号O05) | 五羊山 | |
O03(当前编号O06) | 天真湾 | |
C04(当前编号O07) | 缤纷 | |
C05(当前编号O08) | 黄岩峰 | |
C06(当前编号O09) | 景宁庙 | |
S07(当前编号O10) | 乐村口 | |
S08(当前编号O11) | 天真塘 | |
S09(当前编号O12) | 石头地 | |
W10(当前编号Y06、O14) | 梧槽 | Rochor |
B11(当前编号Y05、O15) | 不及川 | |
T12(当前编号Y04) | 南浦 | |
T13(当前编号Y03) | 李园 | |
C14(当前编号Y02) | 罗家坡省海军部 | Luochiap'o Province Admiralty |
C15(当前编号Y01) | 罗岛中环 | Luotao Central |
注:当时车站编号中的大写首字母均为各区英文的首字母。
线路开通初期,以中车长客制(地球Ⅳ世界观)生产的北京地铁DK1、DK2型地铁电动客车,早期为四节编组,但随着过海段的开通,地铁的客流量开始越来越多,故列车编组于1980年1月16日起增至6节一列。
注:DK1型在现实(地球Ⅳ世界观)中并没有实际投入使用。
“罗家坡地铁修正早期系统作为一条连接罗家坡省庄城市小野大和族区的小野站及罗家坡省省会罗岛市中西区的罗岛中环站的重型铁路路线于1979年10月1日通车,大大缓解了罗家坡省省会罗岛市和庄城市的交 通压力,为罗家坡省交通发展史立下了一个里程碑。” --《红星世界》2017年4月7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