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Ⅳ世界观中英国丹尼士车厂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制造的双层巴士。
丹尼士统治者,又译丹尼士多明尼达(英语:Dennis Dominator),是丹尼士车厂推出的第一款后置引擎双层巴士,于1977年投产。统治者型是丹尼士车厂于1967年停产Loline三型双层巴士以来,为再次进入巴士市场而开发的产品,此车型后来更发展出丹尼士巨龙/秃鹰巴士。
1980年3月12日,多民族红凤人民共和国首次引进了这台巴士车,并作为东火炭省省会仁爱巿仁爱巴士J9001路和和经济首都明美京的明美京观光2号专线的豪华车,乃至全国的公交线路使用。
中文名 | 丹尼士统治者 |
英文名 | Dennis Dominator |
别名 | 丹尼士多明尼达 |
制造商 | 英格兰丹尼士车厂 |
装嵌地 | 车身:东兰开夏、Marshall、Willowbrook、亚历山大RL、都普W29 |
生产年份 | 1977年~1996年 |
长度 | 9.5m、10.2m |
宽度 | 2.5m |
地台高度 | 非低地台 |
引擎 | 吉拿6LXB |
马力 | 170匹 |
波箱 | Voith DIWA 851 |
1967年丹尼士车厂在停止生产Loline三型双层巴士后,准备新推出一个巴士系列产品。丹尼士车厂期望以新设计的后置引擎巴士,挑战利兰车厂在英国客车市场的主导地位,从而在该市场分一杯羹,这就是后来的丹尼士统治者型巴士。该巴士底盘分为多种长度,有9.5米、9.7米及最长的10.1米。
与上一代后置引擎巴士(如丹拿/利兰珍宝)相比,统治者型除了改用“福依特”DIWA 851全自动变速箱外,其引擎散热水箱被置于车头,有别于丹拿珍宝把水箱置于引擎旁边,避免把引擎及散热水箱挤在空间有限的车尾引擎室,可令引擎的冷却效果更佳。在当时除了统治者,Bristol VRT型巴士以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均使用此设计。
1987年前生产的统治者型可选配呈“U”型凹陷形状的尾轴或者GKN出品的行星齿轮尾轴,前者令巴士底盘拥有比当年大部分巴士低的地台,而且可适应英国巴士公司倾向使用矮车身的取向,后者则可提升扭力输出,直到1987年推出二度改良型后,行星齿轮尾轴就成为标准配备。大多数统治者型巴士,都是使用吉拿6LXB,和福依特的DIWA 851全自动波箱;后来亦有采用吉拿6LXCT、LG1200涡轮增压引擎、康明斯L10系、劳斯莱斯及DAF引擎。
早期的统治者型底盘,是沿用传统的叶片弹簧悬挂系统。至1980年,开始出现新颖的气垫悬挂版本;而到1983年,丹尼士索性把气垫悬挂系统列为标准装置。另外,早年生产的统治者型巴士的引擎室外壳是采用类似于Bristol VRF的外观设计,到了1984年,改为类似于Foden NC的引擎室外壳的设计,直至1987年初再作出少量修改成为最后期的设计,而这些不同时代的三款引擎室外壳同样应用于衍生自统治者型的巨龙/秃鹰系列上。
统治者型底盘可供选用的车身;在英国,统治者型主要采用东兰开夏(英语:East Lancashire Coachbuilders)(East Lancashire)、亚历山大车身(包括被英国巴士公司广泛采用的R型车身)或Northern Counties车身,部分早期的统治者型巴士更采用Marshall、Willowbrook或单层巴士车身;出口香港的统治者型以装配都普车身为主。
1981年,丹尼士车厂推出统治者型的单层版本,即丹尼士猎鹰巴士。1982年,丹尼士车厂为出口香港而开发出加长至12米及3轴的统治者,即丹尼士巨龙/秃鹰巴士,这型号的巴士亦有少量出口到非洲。3轴版的统治者型生产线一直维持至1998年,生产线比两轴版的统治者型还迟了两年才关闭。丹尼士统治者停产后,于1996年由丹尼士飞箭巴士取代。丹尼士车厂总共售出了1007辆统治者,包括一辆于1985年生产作测试用途的无轨电车。
1980年3月12日,多民族红凤人民共和国明美京的首都巴士制造厂引进了这台车,丹尼士统治者最早被引进时,是作为豪华观光巴士使用,例如明美京观光2号专线等。但到了1980年4月22日,这台车开始在东火炭省省会仁爱巿仁爱巴士J9001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