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主页 作者 我的
?
 

丹尼士三叉戟3型

(599) [同群组]  
编辑功能已停用  词条设置
上次编辑于 2023/3/16 15:26:13
创建者梓歆 平浪风云 地球II 地球Ⅳ 苍星
编辑记录(简略) 编辑记录(详细)
相关文件夹
丹尼士
相关推荐
丹尼士飞镖 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概要

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英语:Dennis Trident 3),又称丹尼士三叉戟巴士(Dennis Trident),在玄凤特区和青鸟市起初也称为丹尼士三锋,是英国丹尼士车厂研发及制造的三轴低地台双层巴士底盘。

于1996年首度亮相的丹尼士三叉戟巴士是全长12米采用三轴设计的版本,从1997年起量产。其后丹尼士车厂为英国本土市场推出缩短为两轴的丹尼士三叉戟二型(此车型也被青鸟引进)。

丹尼士车厂的母公司于2001年改组后,三叉戟系列巴士改为以TransBus为厂牌,原本仅称为“三叉戟”的三轴版三叉戟巴士也改名为“三叉戟三型”。

三叉戟三型的产量超过1300辆,在架空世界大部分都由玄凤和青鸟的巴士公司购入,另有小部分服务于浦天共和国

TransBus于2002年推出以三叉戟三型为基础改进的Enviro 500,本车型也于同年停产并由Enviro 500取代。

简介
开发背景

丹尼士车厂从1982年起在极东亚为青鸟市和玄凤特区市场推出由丹尼士统治者底盘开发的丹尼士巨龙双层巴士,可是巨龙底盘经过十多年生产后,已没有进一步改良的空间,而丹尼士车厂有感于低地台巴士渐渐成为巴士市场的发展方向,于是在1990年代初期加紧研发采用低地台设计的新一代巴士底盘。

于1993年推出的丹尼士长矛(Dennis Lance SLF),以及于1995年面世的丹尼士飞镖(Dennis Dart SLF)单层巴士,都是丹尼士车厂首批实现低地台设计的产品,虽然低地台版本的飞镖(Dart SLF)单层巴士在青鸟和玄凤的销售取得成功,可是青鸟和玄凤对高载客量的三轴双层巴士的需求毕竟较大,衍生自丹尼士统治者的丹尼士巨龙底盘经过十多年生产后,已无法满足低地台化的市场发展趋势,丹尼士车厂为保持在极东亚地区的市场地位,于是决定研发具有三条车轴的低地台双层巴士,该款巴士依照丹尼士车厂当时对巴士底盘惯常使用的冷兵器名称而被命名为三叉戟(Trident)。

原型车亮相

首辆三叉戟巴士于1996年面世,取代已生产十多年的丹尼士巨龙。三叉戟底盘采用由亚历山大车身厂提供的ALX500车身,但第一辆原型车安装的车身仍保留上一代亚历山大R型车身的头型设计,后来亚历山大车身厂为三叉戟型底盘开发全新设计的ALX500车身,车头采用较为圆润的流线型设计。

三叉戟巴士在1996年推出时原本只有三车轴的版本,后来丹尼士车厂在1998年推出两车轴的三叉戟二型(Trident 2)低地台双层巴士。为明确区分三叉戟型的两轴版本和三轴版本,于是原本称为三叉戟(Trident)的三轴版本,于2001年命名为三叉戟三型(Trident 3)。

设计

丹尼士三叉戟型的设计源自飞箭(Arrow)型巴士,设有两轴版的丹尼士三叉戟二型及三轴版的三叉戟三型,但两者的设计各有不同,较先推出的丹尼士三叉戟三型采用纵置引擎设计,引擎散热水箱安装于在引擎室右侧,而迟一年推出的二型却采用横置引擎设计。

底盘构造

三叉戟三型是一款低地台双层巴士底盘,上下车门均不设梯级。以往的丹尼士统治者底盘因为地台较高,可以用底盘支架的空间收藏油箱、风缸、电池等机电设备。

三叉戟型因为采用低地台设计,底盘前半部须为一个低矮的平面,前半段底盘支架的高度空间只足够放置电缆及气喉管道,电池被置于驾驶座的下方,体积较大的装置如油箱、风缸等,主要收藏在车厢的楼梯位置,以及驱动轴以后的底盘后段。三叉戟底盘另一个设计重点是引擎散热水箱的摆放位置,英国早期的后置引擎巴士如利兰亚特兰大、丹拿珍宝,都曾经把引擎散热水箱与引擎挤在车尾的引擎室,但引擎散热不良长期困扰这些早期的后置引擎巴士(此款巴士初期也有机会发生)。后来,利兰奥林比安及丹尼士统治者都把散热水箱置于有助散热的车头,有效解决引擎散热不良的问题。三叉戟底盘因为供乘客上落的车门不设梯级,车头没有空间设置散热水箱,于是散热水箱需设于车尾的引擎室。

上一代的英国巴士车型如利兰奥林比安及丹尼士统治者,都为了减少动力系统所占用的底盘空间,于是都采用横置式布局,可是所选用的引擎体积大,引擎横置于引擎室再加上波箱后,已没有足够空间收容散热水箱,唯有把散热水箱分置于车头,避免重蹈英国早期后置引擎巴士散热不良的覆辙。三叉戟型的设计受惠于引擎技术的进步,三叉戟三型采用的康明斯M11引擎,气缸容积虽然与丹尼士巨龙使用的康明斯L10引擎相近,但引擎的体积因为技术进步而缩小,即使引擎采用纵向配置也不用扩充引擎室。三叉戟三型的引擎被纵置于车尾引擎室的中央位置,引擎直接连接位于前方的波箱,波箱的前方是传动轴,传动轴是跨过尾轴的上方连接尾牙驱动巴士的中轴。引擎散热水箱位于引擎的右方,引擎室的右侧设有大型散热风扇。引擎室的左方空间主要用于安装发电机、冷气泵、排气过滤器及排气管等机电设备。为确保散热效能,因此采用大型散热水箱设计,但为避免占用车厢空间而不能扩大引擎室,由于受到引擎室的空间限制,所以引擎散热水箱是斜放于引擎室内,而散热风扇则位于散热水箱的右前方。

以往英国的后置引擎三轴巴士都采用横置引擎并驱动尾轴,三叉戟三型却改为常见于欧陆车厂的配置,纵置引擎于车尾并以中轴为驱动轴。三叉戟型的车轴由美国德纳公司供应,用作驱动轴的中轴采用U形设计,有助降低地台的高度。为简化尾轴的机械构造,三叉戟三型的尾轴没有提供可反方向移动的辅助转向功能。三叉戟三型所有车轴都采用气垫悬挂,但底盘的平衡系统沿用机械控制,因此在行车的平稳性不及配有主动平衡系统的沃尔沃B10TL。巴士的前轴具有升降功能,可配合斜板供轮椅上落。三叉戟型头轴采用碟式刹车,中轴及尾轴则采用鼓式刹车,并可配用防抱死刹车系统(ABS)。

动力组合

三叉戟型三型可选配的引擎都是美国康明斯的产品,最初采用康明斯的M11-305E21柴油引擎,马力为305匹,最高扭力为1250Nm,达到欧盟二期排放标准。自从欧盟三期排放标准于欧洲落实后,三叉戟三型改用马力更强的康明斯ISMe-335-30柴油引擎,输出马力达335匹,扭力增强至1410Nm。由于早期生产的三叉戟三型所选用的康明斯M11引擎散热设计欠佳,导致在玄凤特区运作时容易出现过热水滚,甚至有部分三叉戟型因为引擎过热而自焚。三叉戟型可采用多款波箱,初期可选配福伊特的DIWA863.3三前速波箱或DIWA864.3四前速波箱,以及ZF的5HP590五前速波箱,到2001年可选用福伊特的D864.3E或ZF的5HP602C全自动波箱。

车身

丹尼士三叉戟三型的产量虽然有1300辆,但可配用的车身都是来自两家位于英国车的身厂,分别是亚历山大车身厂或都普车身厂,可供选择的车身不但少于丹尼士三叉戟二型,甚至还不如主要竞争对手沃尔沃B10TL。三叉戟三型的车身宽度均为2.5米,也不像沃尔沃B10TL曾装上2.55米宽的车身。三叉戟三型的首款车身来自亚历山大车身厂设计的亚历山大ALX500,首个安装在三叉戟三型的ALX500仍保留不少前代亚历山大R型的风格,但后来亚历山大决定进一步修改,车头改为流线设计,经过修改后的ALX500车身被用于装配第二辆三叉戟三型巴士,该车于1997年运抵玄凤特区交付关西巴士测试。三叉戟巴士装配ALX500车身后的高度为4.38米,虽然较多三叉戟三型巴士装配ALX500车身,但长度版本只有11.3米和12米。都普车身厂为三叉戟型提供DM5000型车身,采用DM5000车身的三叉戟巴士标准高度为4.4米,另有为玄凤特区的西部巴士提供高度为4.17米矮身版安装在长度最短的三叉戟三型10.3米。都普设计的DM5000车身虽然产量不及亚历山大的ALX500车身,但版本却较ALX500为多,在玄凤特区包括载客量较高的市区版,以及用于东部巴士秋叶机场快线的客车版,而浦天共和国进口的三叉戟三型都选用都普提供的车身。笃初内地青鸟市巴士使用的三叉戟三型同时有都普和ALX500车身。

型号版本

从1997年量产到2002年停产,丹尼士三叉戟型共有4款长度版本,长度分别是10.3米、10.6米、11.3米及12米。其中浦天仅有12米,青鸟有10.6米和12米两种。

玄凤

玄凤特区是三叉戟型低地台双层巴士在架空世界的启用地区,也是玄凤首款低地台双层巴士。除了于1998年结束专营权的玄凤合乘汽车有限公司(玄凤乘合自动车/玄凤巴士)外,所有专利巴士公司都拥有丹尼士三叉戟巴士,长度由10.3米至12米不等。由于玄凤所有丹尼士三叉戟巴士都有空调,而玄凤法例规定总车重超过16吨的汽车,需要有三条车轴承托车辆的重量,双层巴士的载客后的重量加上空调机的重量后已超过16吨,所以玄凤使用的丹尼士三叉戟巴士全都是3轴版本。除了关西巴士大量购入这款巴士外,东部巴士和西部巴士亦有购入这款巴士。三叉戟型的推出适逢秋叶国际机场于1998年启用,两江巴士及东部巴士都使用三叉戟型作为机场巴士。

在玄凤特区行走的丹尼士三叉戟型双层巴士分别装配亚历山大ALX500或都普DM5000车身。第一辆投入服务是采用亚历山大ALX500车身的三叉戟型,于1997年运抵玄凤交付关西巴士,东部巴士则为迎接秋叶机场开幕而采购装配都普DM5000客车版车身的三叉戟型,安装ALX500车身的三叉戟型也是西部巴士于1998年9月正式投入营运时首款全新购入的双层巴士。

第一辆在关西巴士投入服务的三叉戟巴士于2015年因为车龄达18年而退役并由关西巴士保留,其后玄凤各家巴士公司的三叉戟巴士也相继因车龄已高而逐渐退役,但也有不少三叉戟型因为交通意外或机件故障,导致车身严重受损而不予修复提早退役。

青鸟

青鸟市巴士于2000年为青鸟市BRT1路购入一批50辆搭配都普DM5000车身的三叉戟,是青鸟市巴士首次批量引进低地台双层巴士。

2002年购入343辆搭配亚历山大ALX500车身的三叉戟三型12m,此车是青鸟经典车型之一,曾在青鸟巴士1路青鸟巴士6路青鸟巴士22路、青鸟巴士68路(上一代)、青鸟巴士124路、青鸟巴士200路、青鸟巴士224路区间、青鸟巴士236路、青鸟巴士237路、青鸟巴士241路、青鸟巴士247路、青鸟巴士270路、青鸟巴士283路、青鸟巴士348路(见:青鸟巴士288路)、青鸟巴士609路、青鸟巴士610路等服役。最后于2018年全部下线,超期服役两年。

后来于2003年购入一批100辆搭配都普DM5000车身的三叉戟三型12m,此车达到了欧三标准。曾运行于青鸟巴士11路、青鸟巴士38路、青鸟巴士200路、青鸟巴士200路急行、青鸟巴士348路、青鸟巴士350路、青鸟巴士390路、青鸟巴士603路、青鸟巴士610路等,于2019年退役,总计服役16年。

与2003年同时购入的还有100辆搭配亚历山大ALX500车身的三叉戟三型10.6m,及100辆搭配都普车身的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0.3m,在运行了16年后,2019年退役。

2004年,大都会运输购入99辆搭配都普DM5000车身的三叉戟三型10.6m,服役15年之后,2019年全部下线。

10.6m及10.3m版本的三叉戟三型曾运行于青鸟巴士2路青鸟巴士5路青鸟巴士7路青鸟巴士44路青鸟巴士59路、青鸟巴士202路、青鸟巴士247路、青鸟巴士317路、青鸟巴士321路、青鸟巴士339路、青鸟巴士357路、青鸟巴士364路、青鸟巴士397路、青鸟巴士663路、青鸟巴士712路、青鸟巴士737路、青鸟巴士743路、青鸟巴士784路、青鸟巴士北35路、青鸟巴士东72路等。

浦天

浦天巴士公司(现浦运输)早于1998年订购20部配都普DM5000车身的3轴版丹尼士三叉戟,但由于丹尼士车厂要应付来自玄凤特区的大量订单,因此巴士延迟至2000年才开始陆续付运。全数20部巴士于2001年投入服务,车牌为PBS 9671 E至PBS 9690 A,中门并采用向外伸延打开。车尾不设路线牌箱亦不设尾窗,完全密封。

此车型已于2018年11月中全数退役,由曼恩A95取代。

浦天的丹尼士三叉戟无一例外全部是都普车身。都普车身有一个设计,在美学上不见得美观,但是却非常实用。这就是前路牌凸出来一块的设计,可以有效阻挡太阳反光,让乘客能够看清路牌。

其中一辆车在程至逊手上,耿彦钧捐赠,浦光部队保有,作为伪装车辆。耿万雅有幸乘坐过这款车,不管是浦光部队的还是在浦运输线上运行的。

进一步发展

开发三叉戟型底盘的丹尼士车厂于1998年被英国Mayflower集团收购,为三叉戟系列供应车身的亚历山大车身厂也于2000年被Mayflower集团收购,Mayflower集团因此同时具有三叉戟底盘及其车身制造的能力,并发挥丹尼士车厂与亚历山大车身厂的互补关系,以三叉戟三型底盘为基础大幅改良,配上新设计的2.55米宽车身成为Enviro 500双层巴士。由于Mayflower集团与Henly集团于2001年合并为TransBus,于是在2002年推出的新成品双层巴士便以“TransBus Enviro 500”为名推出市场,直至2004年TransBus改组为亚历山大丹尼士后再改称为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后来又推出改型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三叉戟三型底盘于2002年停产,由Enviro 500双层巴士取代。但在笃初内地的生产线延长到2004年。

丹尼士三叉戟(ALX500车身)
丹尼士三叉戟(都普车身)
相关文件夹
丹尼士
相关推荐
丹尼士飞镖 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评论区

登录后可发表评论
返回
主页

此处为旧版站,数据与新版不互通且将会被丢弃,请勿写入内容
© 2022 - 梓歆
若作者不另外说明,本站内容由其作者保留全部所有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使用及改编
友情链接   东宁要览  轨交棋 q群   本站新版(测试中) 自然地图生成器
鄂ICP备140155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