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中所涉与真实世界同名的厂商与车型,在架空世界中仅存在产品方面的借鉴关系,而在其他方面并没有任何关联,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以此为依据搞小动作或大做文章,引发一切后果,责任自负!
广陵日产蓝鸟,顾名思义,是笃日合资企业“广陵日产”特许生产的日产Bluebird(日产蓝鸟)。最初是一款B级中型轿车,不过2012年以后广陵汽车所谓的“新蓝鸟”降级变成了A级紧凑型轿车。考虑到了笃初兽人庞大的体型,因此车内空间必须要足够,所以日系车就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由于前后悬均较短的设计,日系车能够在车长不长的情况下拥有较大的车内空间。
它的地位在笃初人民共和国非常重要,用一句话概括:“它一辆车开启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汽车工业”,蓝鸟在笃初,就犹如桑塔纳在中国一样的存在。
姊妹车型:桂兰汽车-桂汽青鸟(桂兰版日产Bluebird)、唐州汽车-唐州日产青鸟(唐州合资版Bluebird)及唐汽苍鸾(唐州自主车型,魔改自Bluebird)
70年代,笃初开始改革开放,从此开始经济腾飞。笃初历史上唯一的女性主席何思琳当时给汽车产业做了批示:
Q:笃初的轿车项目,可不可以与外国合资经营?
A:可以,不只是轿车,包括卡车、客车什么的都可以。
于是笃初机械工业部派出代表团到日本去考察,在日产汽车(Nissan)的生产线上参观之后,代表团表示“咱们现在正需要这样的车”,心里就想把它弄到笃初去。而当时的大背景恰好也是石油危机之后,日系车在全球大举进攻,此前,笃初老邻居桂兰的桂兰汽车就已经和日产进行合作。
此前笃初其实也接触了许多车厂,但他们要么不看好笃初市场,要么不愿意技术转让,只有日产,拿出了最饱满的诚意。再加上桂兰汽车从中担当牵线人,因此日产与笃初的谈判进行得相当顺利。
笃初需要的车就几个要求,第一,必须是B级中型车。第二,技术不能落后。第三,既可以作为公务车,也可以作为出租车,第四,日产要转让给笃初全套的技术。
之后1988年日产给了笃初两个选项:Skyline或是Bluebird。而时任笃初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的青岩威(狼兽人,前笃一汽车/红月汽车的厂长)认为Bluebird的制造工艺更加简单,外观上看起来更加朴实无华,在那个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时代,更加适合笃初的情况。而Skyline偏向运动型,虽然速度快,但笃初当时的路况不佳,性能无法发挥。
(后来随着笃初的不断发展,Skyline的生产授权到了笃一日产那一边)
在当时的时间节点上,任何一个选择都可能左右笃初今后的汽车工业发展方向,必须慎重选择。最终,青岩威拍板选择了Bluebird。
笃初的要求确实不低,Bluebird是日产历史上生产周期最长,历史最悠久,累计生产数量最多的车系。要把Bluebird的技术转让给笃初,这基本相当于掏人家底。不过日产是铁了心要开发笃初市场,再借着笃日邦交正常化的契机,于是同意笃初引进此车系。
这之后,1989年,日产和笃初双方在长平京签订合同。过了五个月,笃初的第二家合资企业“广陵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在广陵府成立。于此同时建立的还有笃初第一条现代化轿车生产线,第一款投产的车型就是蓝鸟。
蓝鸟的名字在笃初家喻户晓。“蓝鸟”的名字源自比利时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所著戏剧《青鸟》中带来希望的青鸟,而笃初传说中也有一种蓝色的巨鸟,名为“海东青”,传说中是它带来了光明。笃初把Bluebird直译为“蓝鸟”,而这款车可以说,也和戏剧《青鸟》中的“青鸟”、笃初传说中的蓝鸟“海东青”一样,为笃初的汽车工业带来了希望。
广陵日产蓝鸟,取自如上图所示的日产第八代Bluebird,底盘代号U12。不过很可惜,Bluebird在00年代发展到U14代以后,基本停产,后续降级由Bluebird-Sylphy(蓝鸟轩逸)和Sylphy(轩逸)接替,这一等级后来由Cefiro(风度)和Teana(天籁)接替。到今天,天籁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L33),在笃初也演变成了广陵日产Teana和笃一日产Altima两个分支,后面另外开坑叙述,本文只介绍蓝鸟。
1991年,广陵日产蓝鸟正式生产。但在此前的1990年,广陵汽车为了跟日本人和桂兰人表示诚意,向日产和桂汽证明“自己能把它搞好”,签订《试生产协议》试制了一批蓝鸟。从桂兰桂汽发零件,广陵汽车来组装。
1990年,广陵府试制的第一辆1.8L排量原版蓝鸟U12下线,之后广陵试制的蓝鸟陆续送到笃初各地实验,同时收集反馈的结果和暴露出的问题、不足之处一一加以改进。相比日本原版蓝鸟,笃初版蓝鸟把底盘高度略微升高,更加适合笃初的情况。
之后,蓝鸟便以耐用、好开的优秀质量,很快在笃初遍地开花。出租车、警车、政府机关等都纷纷选择,据说当时在广陵汽车厂门前,前来买车的客户都已经排成长队。
广陵日产给蓝鸟的广告词是“蓝鸟,耐用得不得了”。
在当时一辆蓝鸟在笃初卖10万笃币(约17万CNY)左右,买到手就基本上是地位的象征,很多先富起来的人都纷纷选择它。后来,广陵汽车还引进了旅行版的蓝鸟,主要流行于警车。
之后,广陵日产开始给蓝鸟进行小改造,增加一些使用配置,不过外壳仍然基本不变。这代最初的蓝鸟一直生产到2014年,跟后续的车型“多代同堂”销售。
广陵日产当然也明白,一款车型生产时间长没事,但是部分技术也需要紧跟时代。
于是在1994年,广陵日产又找到了桂兰汽车,通过桂兰汽车找到中国台湾裕隆汽车和内地东风风神汽车,利用四家提供的部分第九代Bluebird U13的部分技术,再加上Cefiro A33的前脸和第二代Altima的车尾,一番改造之下设计出了“蓝鸟II”,于1999年正式上市,同时车身有所加长——轴距比上一代还加长了100mm。笃初人俗称“二鸟”,而广陵日产的Bluebird U12俗称“一鸟/头鸟/蓝鸟I”。
出租车公司非常喜欢“二鸟”,因为后排宽敞且造型非常优雅。甚至在当时的广陵府的士,蓝鸟II车型的起步价都要比其他车型高。而“头鸟(蓝鸟I)”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到了6-7万笃币(约合10-12万CNY),从出租车市场转战驾校教练车市场。
蓝鸟II大约生产了9年,2008年停产。
2004年,广陵日产在蓝鸟II,以及东风风神的“风神蓝鸟”EQ7200-3型轿车基础上,设计出了“蓝鸟III”,俗称“三鸟”。外形上三鸟比起二鸟没什么大动,但是设计方面更加圆润,轴距仍然是加长100mm过的,内饰仍然很优雅。
而此时恰好是日本本土的Bluebird停产,桂汽也在一年之后停产了桂版Bluebird“桂汽青鸟”,与日本同步换代到Bluebird-Sylphy(蓝鸟轩逸)和Sylphy(轩逸)。
2005年前后有媒体曝光广陵日产要推出“蓝鸟IV”,俗称“四鸟”,宣传跟之前所有蓝鸟车型都不一样,然而网传的原型车在车展一公布,实际上就是广陵日产Sentra(广陵日产引进的轩逸,使用其美版名称Sentra)。
而蓝鸟III真正的后续车系是“广陵日产Cefiro”(风度),再到后来被“广陵日产Teana”(天籁)取代。
广陵日产最老的一代蓝鸟从1991年一直生产到2014年,而在停产前几个月,广陵日产就已经推出了所谓“新蓝鸟”。
然而,广陵日产的新蓝鸟,其实是基于日产第三代轩逸(Sylphy)搞来的,也就是说,新蓝鸟有所降级,从B级中型轿车降级为A级紧凑型轿车。
一方面来看,新蓝鸟降级有它的好的一面,比如车价更便宜、优惠更多、同样方便保养与维护。并且笃初出租车市场也渐渐从“买好车”转为“买对车”——需要综合考虑车辆的性价比。所以,新蓝鸟仍然是出租车和驾校的最爱。
不过从2018年开始,此车渐渐面对着各种新能源车型的竞争,销量越来越不好,最终2022年,广陵日产将“蓝鸟”这一车系最终停产。
蓝鸟的地位在笃初人民共和国非常重要,用一句话概括:“它一辆车开启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汽车工业”,蓝鸟在笃初,就犹如桑塔纳在中国一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