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南特别省 |
中塘市区部(Special Wards of Tzhung Tong)是指善溪大宁人民民主国塘南特别省中塘广域市下辖的特别区,共12个,是中塘广域市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其余为新中塘城与塘埠市),其他称呼还有中塘12区、中塘特别区、中塘市中心、中塘市区、中塘主城、中塘主城区、主城12区等,总面积271.80平方公里,与过往的狭域中塘市管辖范围相同,人口约250万人。
中塘市区部是中塘广域市以及塘南省北部的核心城市,也是塘南省在政治、金融、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中心。将中塘市区部、新中塘城、塘埠市单独视为三个都市的话,则中塘市区部为塘南特别省人口第四大城(仅次于新中塘城、西塘广域市及龙松广域市),人口密度为约9200人/平方公里。
现今人们俗称的“中塘”或“中塘市区”经常是指中塘市中心12区,而非整个中塘广域市。
国家 | 善溪大宁人民民主国![]() |
地区 | 塘南特别省北部 |
所在城市 | 中塘广域市 |
面积 | 271.80平方公里 |
人口 | 250.63万人 |
中塘最早为塘南特别省原住民天颂族Sumire部落生活之地,部分Sumire部族对当地进行过初步的开垦,诞生了以“艋舺”(今满江区)、“大龙田”(今大庆区北部)两个聚落为核心的生活模式。Sumire部族是古越人的一支,保留了越人以船代步,行走于河网,平时种植稻米吃的习惯,他们修建聚落也是大多沿着山谷河网修。因此艋舺这个位于新界河上的港口,就成了当时的商业中心和物资转运的中心,也成了当时稻米的主产地。
善国统合地的汉人移民来到塘南后,其中的榕州人开始在“美田”垦荒。之后迁到塘南的海泽人开始在“虹夏”地区开垦。因汉人和天颂族的多元统治,中塘已经初具都市的雏形。西历1684年,中塘划归大宁帝国栗苗省塘南府千翼县。西历1723年,增设从原千翼县分出的七海厅,管辖大城川以北地区。西历19世纪中,七海河流域的物产贸易兴起,艋舺和璃月(今大庆区西南部)先后成为重要的贸易据点。塘南省的经济中心逐渐北移,移民塘南的清河省启明刘氏后裔刘迎(刘可茜的曾祖父的三伯父)报请官方,在璃月和艋舺之间的平原修建了璃月城。但当时的塘南仍然以“塘南县”(今南塘广域市)作为行政中心。
西历1884年,塘南岛及周边附属岛屿从栗苗省中分出,建立塘南省,由刘迎作为塘南省首任巡抚,虽然仍以原塘南县改制后的南塘府作为行政中心,但刘迎将塘南巡抚衙门和布政使司衙门都迁到了未建成的璃月城内(现址:惠安堂),初步奠定了中塘的都市雏形,同时修建璃月至塘埠与新桥的铁路(今:西海道本线),还加强了邮电、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之后塘南县内部开始有“搬迁省治”的呼声。考虑到璃月城还未完全建成,主要视来龙县(今龙松广域市)和新设的塘南县(今西塘广域市)作为搬迁省治的对象,最终决定初期先以塘南县作为行政中心,并依照地理位置,改塘南县为西塘县。西历1894年,先后反复考察了西塘县和璃月城之后,塘南省正式将省会搬迁到璃月城,并以“塘南之中枢”为名,改璃月城为中塘县,奠定中塘至今为塘南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地位。
之后大宁帝国战败并将塘南割让给日本,中塘仍然作为日本殖民塘南的政治中心,日本拆除中塘城墙和飞山门,在原址修建道路,同时在中塘兴建自来水和下水道系统,以原中塘城内的区域作为官公厅集中地区和在塘南日本人的商业区,并在中塘以巴黎改造作为仿效对象,对中塘进行大面积的“市街改正”,兴建公园等建筑,街道和建筑风格开始呈现现代化。之后日本进一步拆除中塘城墙,用于铁路和有轨电车的建设。
1920年,塘南市制实施,省辖狭域中塘市在当年10月1日从中塘县中分出,其中中塘市的范围包含如今中塘市区部的满江区、大庆区、霞关区、惠安区及塘灵区。同时中塘县的行政区划有所调整,所辖区域包括今天的中塘广域市和幽兰县。
中塘的都市规模在(地球II)二战前不断扩大,但是发生的许多都市问题也开始逐渐出现。1928年7月23日,中塘县新界町发生中塘大崩坏,导致中塘县和中塘市内有数万人伤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住宅密集的中塘市满江、大庆、霞关、中塘县船桥、和谈、长和地区和森林密集的中塘县方南、木灵、新界地区的烧毁率达到44%,中塘的都市机能陷入瘫痪。之后中塘市推出了《重建计划》对中塘进行全面的都市改造。中塘大崩坏也使得很多灾民搬迁到郊外居住,与当地天颂族原住民通婚,连接中塘市中心和郊外的铁路、道路网因此快速发展。
1938年,中塘市所辖区域扩大到今虹夏区、雾云区一带。
日占末年,日本在(地球II)中战局恶化,强制要求中塘民众将家中铁器上交以提供炼钢材料,已是中塘的家常便饭,中塘许多高档餐饮酒店和娱乐场所勒令停业。之后日军眼见穷途末路,在撤出塘南之前,心想“我带不走的物资,你们也别想留”,对塘南主要大城市进行无差别空袭。其中以西历1945年2月10日的中塘大空袭规模最大,整个和谈、船桥、大庆、璃月等地化为灰烬,不光塘南铁道饭店、塘南电力株式会社、中塘车站、塘南银行、中塘公园等官署厅舍遭到损毁,还包括中塘第一女高、满江皇经阁、中塘一中、双环天主堂等平民住宅和设施也普遍受到轰炸损毁,中塘约有40000多人死于空袭。
日本投降之后,善溪大宁国在1945年9月8日进驻中塘各地,当时中塘的粮食不足、卫生问题等十分严重,中塘市民的大米配给量只有每日315克,战后中塘黑市遍地,因空袭被烧毁的建筑瓦砾用来填埋水域,得到土地则改建为宅基地。西历1947年,中塘市实行特别区制度,将日占时期的64个町整合为10个特别区(市中区、璃月区、建立区、大庆区、惠安区、虹夏区、塘灵区、流亭区、皇经区、双环区)。与此同时,中塘县将原本所辖的幽兰郡、幽兰郡、杨东郡、苏屋郡划出成立幽兰县,同时废除郡制,町、村升级为与县辖市同级。
西历1949年,善溪大宁人民民主国推翻善溪大宁国,建立塘南特别省,并有200万汉人移居塘南。这时中塘的人口开始快速增加,市民结构趋向多元化。善溪大宁人民民主国开始进行道路、住宅社区、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兴建工程,自1960年代开始向东边扩展。
1967年7月1日,原属中塘县的千早村、朝阳町、木灵町、方南町和原属孟母山林区的长门町、结城町划入中塘市,全部撤町、村设区。至此中塘市出现16个特别区。
1970-1980年代后,塘南省经济飞速增长,中塘市开始进入都市开发的高速发展期,但是严重的交通问题随之而来。在这期间,中塘相继完成中塘市区铁路高架化、中塘地铁、省城高速道路(实为中塘都会区的都市高速道路/快速道路系统)、公交车专用道等交通建设,才缓解交通压力。
1990年,中塘市进一步整合区域,从原本16个特别区整合为12个特别区,正式确立了现在的体制。
在中塘市区范围扩大的同时,市中心和郊外由不同行政区管辖的弊端也逐渐凸显。2000年12月25日,中塘实施广域市制,该制度撤销了中塘县、塘埠市和中塘市,设立了中塘广域市,并在广域市内按照原疆域分为三个部分——原中塘市的疆域名为“中塘市区部”,原中塘县的疆域名为“新中塘城”,原塘埠市的疆域名为“塘埠市”。
随着中塘市役所(现:人民大厦)搬迁到雾云,原本中塘城内的金融枢纽地位遭到取代,旧市区的飞山门町、璃月、中塘车站周边等市街区也开始进行都市再造。近年来,随着当时为地球II第一高楼的中塘延空木的落成,再加上易英市长上任后实施的东区门户、西区门户两大开发计划,中塘广域市出现空前的都市更新开发热潮。
现在,中塘广域市面临着中塘一级集中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邮递区号 | 区名 | 人口/万人 | 面积/平方公里 |
100 | 霞关区 | 15.06 | 7.60 |
103 | 大庆区 | 12.08 | 5.68 |
104 | 惠安区 | 21.56 | 13.68 |
105 | 虹夏区 | 19.39 | 9.29 |
106 | 塘灵区 | 29.14 | 11.36 |
108 | 满江区 | 17.66 | 8.85 |
110 | 雾云区 | 20.75 | 11.21 |
111 | 结城区 | 26.97 | 62.37 |
112 | 长门区 | 24.48 | 56.82 |
114 | 千早区 | 27.67 | 31.58 |
115 | 朝阳区 | 11.58 | 21.84 |
116 | 木灵区 | 26.16 | 31.51 |
位于中塘市区部西南侧,涵盖旧璃月城大部分区域,为较早开发的中塘城区,本区以区内名胜霞之关命名。区内的中塘车站是中塘广域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塘南特别省重要的政务机构也都位于本区——可以说霞关区是整个塘南的“大脑”,文教机构有塘南省图书馆、塘南省表演艺术中心、塘南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南洋学园和高等院校如中塘市立大学、中塘大学附属医学院、省立中塘商业大学等,以及中塘市立长平高中、中塘第一女中这两所在中塘最好的中学。另外有霞关公园、休战和平公园、中塘植物园等公园。
位于中塘市区部西侧,西与新中塘城三条区隔河相望,因璃月城的建成是一件“大喜事”而得名“大庆”。大庆区是中塘市最早发展的区域,包含了璃月和大龙田两大区域,有中塘孔庙等古迹。过去的璃月很繁华,但现在则是一个老街,主要是小商品集散地,另有少数早期西洋风格的房屋。
位于中塘市区部,邻近中塘车站,也是中塘较早发展起来的市区。为纪念塘南特别省守卫中塘一百零八忠烈之首的崔惠安曾在此处誓死守卫中塘而牺牲,因而得名。惠安北路贯穿此区,此区还有惠安站西南口商圈、惠安足球场和中塘市立美术馆。
虹夏区位于中塘市区部的几何中心,住宅和商业街混合,许多知名的百货公司在此开店,中塘虹夏国际机场(NJK)和中塘体育馆位于此区,区内的转河夜市是塘南特别省著名的夜市之一。
位于中塘市区部,是中塘市的文教、住宅和商业混合的地区。塘南大学、塘南师范大学、塘南科技大学、中塘科技大学、省立中塘教育大学等高等学府和中塘顶尖的中学之一的塘南师大附中也位于此区。附近的书店很多,区内人的素质高,文学涵养深厚。区北部是商业和住宅混合区,其中作为东部商圈的忠烈东路每逢假日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旧称艋舺,位于中塘市区部的中心,区内有飞山门商圈,是中塘重要的商圈。古时是天颂族Sumire部落最早发展起来的聚落,是全中塘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内部有很多老街和古迹,以及中塘的菜篮子——供应中塘市新鲜果蔬和肉类的大型农贸市场。
雾云区是中塘市的市政中心,由虹夏区分出,故区内道路有很多“虹”开头,学校也不以“雾云”命名,如虹夏高中、虹夏工农职业学校、虹夏家政商业学校等实际上都不在虹夏区,而是位于雾云区。雾云规划区位于此区,由中塘市役所(人民大厦)等政务部门,以及许多百货公司、金控公司。位于雾云区的中塘延空木曾是地球II第一高楼。
结城区位于中塘市区部北部,以诸多商圈和住宅区为主,学校也有很多,例如古皇宫博物馆、塘南科技馆、塘南天文馆等科教场所和中塘市立大学、善溪文化大学等公私立高校,还有塘南历史最悠久的小学结城小学,区内的结城夜市是塘南著名夜市之一。雷公山商圈、孟母山国家公园也在此区。
长门区是中塘市区部最北部的行政区,与新中塘城七海区、三浦町、津山町接壤。孟母山国家公园一部分在本区,区内还有长门温泉和关山等风景区。
位于中塘市区部东北部,邮递区号为114(最恶臭的一个区),东邻新中塘城台场区。“千早”指做神事的女性穿着的衣服(巫女服),因为此地区有很多售卖此服装的店铺,因而得名。相比满江、大庆、霞关等最早开发的地区,千早区目前仍然是中塘市区部的新开发地区,有千早科技园区与军区医院。
朝阳区是中塘市区部最东边的行政区,是中塘市区部人口最少的区,与新中塘城台场区、深沟区和石原村接壤,此处有塘南研究院、朝阳软件园、朝阳经贸园等设施,同时易英市长在此处推行东部门户计划。
木灵区是中塘市区部最南端的行政区,与新中塘城新界区、石原村和深沟区接壤,由方南与木灵两部分组成,经区划调整后合并为木灵区。木灵区地势多山,开设了许多条隧道——报恩隧道、木灵隧道等,并设置有塘南省道E3甲线联络中塘市区。塘南特别省招生考试院位于本区,并有中塘政治大学等大学,以及中塘市立动物公园和观音洞等旅游景点。
塘南特别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