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凤特别行政区 |
玄铁(笃初玄凤的一家铁路公司) | 两江巴士 | 西部巴士 |
玄凤特区一共五间公司提供专营巴士(旧称专利巴士)服务,这五间公司全部为私营,有近700条巴士路线。
玄凤政府并无公共巴士服务,但对巴士公司有相当程度的监管,包括巴士路线的定价。因此有观点认为“玄凤特区应当组建一个公营巴士公司。”但是这个意见一直没被玄凤特区采纳。玄凤特区不选择将巴士全部收归公营的原因:
1.政府自己本身不想营办,而且认为:由单一的公营公司负责是一种垄断。
2.允许多家公司参与投标,同业竞投,目的主要是通过良性竞争迫使公司改善服务素质,提高效率和实行现代化的企业革新制度。
3.玄凤巴士的专营权(即运营资质)批出属于“政府管控下的审慎商业原则经营”,一个十年期的专营权,一方面可以确保公司在相对稳定,免遭竞争的环境里做长远规划,同时也可以让公司愿意接手一些虽然亏本但确实符合市民需要的线路。
4.专营权本身就是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对于不达标的服务,有一系列的罚则。
5.如果回到统一的单一公营公司模式,一方面没有了竞争,不思进取,不愿意改革服务,因为独市经营垄断了一些特定地区的交通服务,对市民而言,甚至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爱坐坐,不坐拉倒”,这是非常严重的后果。
两江巴士主要服务沼津、乐高世界及秋叶机场来往新地或关西大区(解放碑除外)的路线,共有30条。与关巴为姊妹公司。
东部巴士主要服务范围为玄凤岛,共运营166条路线,包括玄凤岛(76条)及关西东宝城发展区路线(5条)、32条北安北及秋叶机场快线、52条过江路线、4条月曜湾口岸过境线。除此之外,东巴亦经营非专营巴士路线。东巴是全玄凤服务范围最广的巴士公司。与西巴为姊妹公司。
北安巴士主要服务范围为北安岛,共有20条路线,包括2条钦玄鸣大桥玄凤口岸路线,另有3条月曜湾口岸专线,分别来往大岛及嵯峨野。
玄凤专营巴士拥有固定路线、收费、服务时间及班次。经营者受政府监管,并豁免缴纳汽油税。市区路线多以双层巴士行走,成为玄凤特色之一。(极东亚的三大双层车主要用户:玄凤巴士,青鸟市巴士,浦天公共巴士)乘客于上车时需先缴付车费(玄凤称为运费),而所有专营巴士公司均接受四方达交通卡付款。绝大部分路线由单一公司经营,部分路线(绝大多数江底隧道路线、R8线、S1线、X1线、601线等)由多于一间巴士公司联合经营。
政府允许巴士公司进行与巴士有关的商业活动,借此开拓非票价收入来源,例如于巴士车身张贴广告。政府于2001年中进行专营巴士于玻璃窗张贴广告试验计划,并于2005年1月1日正式批准专营巴士车队中50%的车辆在车窗张贴广告。有些专营巴士公司亦在车上播放视听节目,这亦可用作播放广告,借此赚取非票价收入。除增加非车费收入,政府亦鼓励专营巴士公司实行降低经营成本措施,例如在适当情况下外判服务、提高巴士网络运作效率及与姊妹公司共用设施。
俗称“旅游巴士”,主要接载旅客往返旅游地点。
由酒店开办或与巴士公司联营,接载酒店顾客往返酒店。
俗称“校巴”,由学校开办或与巴士公司联营,接载学生往返学校。
由个别机构开办或与巴士公司联营,接载员工上下班。
俗称“班车”、“跑狗”,接载旅客往返各个口岸/跨境服务。
俗称“村巴”,主要提供在上下班繁忙时间,作连接新地新市镇及市区的长距离旅程的辅助接驳服务,或由大规模住宅区(团地)及管理公司与巴士公司联营,主要接在乘客由其居住社区往返主要交通交汇处。
特别类别,虽然在法例上有定义,但并未有非专营巴士以此类许可证营运。
俗称“包车”,以合约形式出租,提供巴士服务。
玄凤政府于80年代中期决定于新地西北区兴建轻便铁路(今玄凤轻铁,为路面电车),为了让这条路面有轨电车不用面对其他交通工具的直接竞争,政府同时赋予玄铁在该区内拥有独家经营权,由此玄铁巴士亦曾拥有新地西北区的地区专营权。不过,两铁合并(玄铁与玄凤地下铁的合并)下的新玄铁巴士,则没有继承原玄铁巴士的专营权,故此玄铁巴士属非专营巴士服务。
玄铁接驳巴士的前身,即前玄铁巴士所经营的东海线接驳巴士路线,一直属于非专营巴士服务,并由关西巴士公司以特许营运玄铁公司的巴士车队方式提供服务。
玄铁巴士为唯一一间由玄凤政府拥有的巴士公司,是历史上出现过的真正意义上的“玄凤区营巴士”,原因是前玄铁为玄凤政府全资拥有,但玄府对于合并后的新玄铁则只是大股东,玄铁巴士及玄铁接驳巴士的非专营巴士牌照均不作公开申请。
玄凤小型巴士是载客量为16或19人的空调客运车辆,以作为巴士和铁路的辅助及接驳交通工具。根据现时法例规定,整个玄凤特区只允许拥有4350辆小巴营运。按照服务性质可细分为2种:蓝色专线小巴和绿色公共小巴。
其他指定服务以外的公共小巴服务,例如在1980年代中期曾经在玄凤岛学校区出现的保姆车服务,都是非法的。
玄凤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已经出现巴士,在1920年代,玄凤有多间巴士公司,包括关西的关西汽车公司(以下简称关巴)、宝城汽车公司、玄凤合乘汽车(以下简称玄巴),玄凤岛的玄凤大酒店,玄凤仔解放福利会等等。
1934年6月11日,政府实行地区专利权,玄凤岛路线由玄巴营办,关西及新地路线则由关巴营办。
1941年,日本入侵玄凤,由于燃料短缺,玄凤的巴士服务于该段时间曾经一度陷入瘫痪,只有少部分路线服务。战后不少巴士都被日军破坏或征用,巴士公司唯有使用改装车辆行驶。
1949年,关巴把当时新购入的4辆丹拿A型双层巴士派往1路行走,这4辆巴士成为玄凤首批双层巴士(其中车牌为4961的巴士更被关巴保留至今,现存于茨城车厂),也为日后双层巴士的普及化打好基础。
1953年9月,关巴在新地各处设置巴士站。
随着玄凤人口的增长,当时玄凤两大巴士公司关巴及玄巴不断从英国购入双层巴士,在1960年,往来新宿市区与关西大门通码头的16B路线加入双层巴士行走,这线也是新地首条采用双层巴士的路线。1962年,玄巴亦购入双层巴士。
可惜好景不长,1967年,玄凤发生暴动和学潮,巴士公司因人手不足的关系被迫暂停营运旗下路线(部分路线在暴动之后并没有继续行驶。)
暴动过后,玄凤巴士服务在1968年已大致恢复正常。同时,玄凤的两大卫星城市——新宿及千叶亦已发展成熟,有见及此,关巴在1968年5月9日开办来往新宿市区及千叶的40路。
可是好景不长,正因暴动时巴士服务瘫痪的关系,结果却让野鸡车(即是日后的蓝色专线小巴绿色公共小巴)地位提高。
过去,除了司机外,玄凤巴士一般都设有司闸员及售票员,早在60年代,关巴已淘汰司闸员,并为巴士安装自动门。首条实行“一人售票模式”的路线为行走小田原与王屋的2路。巴士车头及车身前方位置画上三条橙黄色的线条(俗称“三划黄”)以识别该巴士由2至3名售票员,改为只有1名售票员。1971年,玄巴试行一人控制管理办法,乘客上车后需把运费投进钱箱。
1972年8月,玄凤首条过江隧道——湘南江底隧道通车。关巴及玄巴开办3条过江隧道巴士路线,它们分别是:
101,由千叶(富民坊)前往天安牙山。
102,由九澳大桥(今广尾巴士总站)前往近江八幡。
103,由横川峠前往浦三路。
由于当时英国出现巴士车厂工潮,玄凤巴士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在1972年9月1日前,103路是由关巴独自运营。
当时过江巴士的车费为玄币¥15,过隧道后为¥7.5,而往来新宿与千叶的40路收费为全程过江巴士的20%(即¥3)。
1973年,关巴及玄巴自英国引入丹拿珍宝双层巴士,这是玄凤首款全驾驶舱双层巴士。
早在1970年代,玄凤已有豪华巴士,当时豪华巴士运行于往来宝城机场与市区的200及201路,此外巴士公司为鼓励中产阶级使用巴士出入,更开办不少往来大型屋苑与市中心的巴士路线(例如往来广尾新村与小田原的206路),虽然这些豪华巴士不设空调,但它们有高背椅,相对于当时流行的玻璃纤维座椅,这些高背椅巴士显得十分豪华。
1980年,关巴引入胜利二型及丹尼士喝彩型空调巴士各一辆,但最后却因实验失败,而改回非空调巴士继续服役。
1981年,关巴及玄巴分别向英国都城嘉慕巴士厂购入3轴都城嘉慕12米巴士,这是玄凤三轴巴士和12米巴士的始祖。自此之后,三轴巴士成为玄凤巴士的最大特色。
1984年,当时以笃玄直通巴士(玄凤-笃初内地)为主的东部巴士率先购入12米双层空调巴士,这就是玄凤首辆后置引擎双层空调巴士,同年,高田马场发生交通意外。
1985年,关巴为取代年事已高的豪华巴士,特地购入丹尼士猎鹰巴士行走豪华巴士路线。同年,地下铁路玄岛线通车,结果导致玄凤合乘汽车载客量大幅减少。
1987年,关巴引入一辆都城嘉慕11m空调巴士,由于这辆巴士以发动机推动空调机,令变速箱过度损耗,最后改装为非空调巴士继续服役。另外关巴亦购入日产civilian型24座位空调小巴,主力行走沿途路窄多弯的90路、290路(筷子基-霓虹)及部分豪华巴士路线。
1988年6月,一辆关巴双层空调巴士(利兰奥林比安,自编号AL1)以试验形式行走于往来广尾新村及小田原的6路巴士,自此之后玄巴与关巴便开始大量购入双层空调巴士。但首条正式以双层空调巴士作为用车的路线并不是6路,而是往来大岛东及大门通码头的68X路,后者于1990奶奶12月开始以双层空调巴士为部分用车。
1989年,东区江底隧道通车,玄巴、东巴和关巴分别于1988、1989、1994、1997年开办601、603、606、619和671路,同年,玄巴发生工潮。
1991年,大琅山隧道通车,玄凤四家巴士公司开办多条新地东往来东关西和玄凤岛巴士路线。
1993年9月1日,玄巴其中26条路线的经营权被政府收回,路线改由东巴营运。
东巴于1995年9月1日再取得玄巴14条路线的经营权,同年,福知山顶发生玄巴脱班事件,事件成为玄巴在1998年下半年丧失专利权之导火线。
自1995年起,继关巴购入最后一批沃尔沃奥林比安11m非空调巴士后,各巴士公司已不再购入非空调巴士。
本来照理说玄凤巴士早就不想再买非空了,但是当时空调车价格普遍高于非空调车,部分巴士公司为此还专设“豪华空调线”收费等级,且不得享有任何优惠。于是玄凤政府以“过快的空调化会造成车费上涨”为由,强制性放缓空调化进程,最终各个巴士公司只得继续再引进了一批非空。
2012年,关巴所有非空调巴士退役,亦象征着非空调巴士时代的结束。
1996年,东巴购入多辆三菱MP747K超低地台巴士,它们是玄凤首批超低地台巴士。同年,玄巴购入丹尼士飞镖单层超低地台巴士,并将之派往60M(中野站-新宿站)、88K(露径-云景园)等线行走。
1997年11月17日,关巴购入的首辆丹尼士三叉戟型双层超低地台巴士投入服务。
1997年,关巴和东巴正式引入四方达收费模式,然而玄巴拒接引入,同年,西区江底隧道通车。
1998年2月17日,政府宣布不续发专营权予玄凤合乘汽车有限公司(玄巴),十多条路线将由东巴和关巴接办,其余所有88条路线则公开招标;同年3月31日,政府宣布西部巴士(西巴)投得接办该88条路线。9月1日凌晨,玄巴专营权正式结束,东巴及西巴顺利接棒,同年5及7月,大荔隧道及玄凤新国际机场(秋叶国际机场)启用。
2003年,西部巴士母公司曹氏集团收购东巴,使玄凤岛巴士10年的竞争终结。
2003年7月8日,玄凤一辆行走丽波村至嵯定村之关西巴士265M线双层巴士(Neoplan Centroliner)在早上于中野公路往马沥方向时,因避让非法越线的货柜车,推至桥边,不久坠下数十米山坡,车长及20名乘客死亡,20名乘客受伤,成为玄凤史上最多人死亡的车祸。
2005年8月,极东亚第一辆以同一引擎推动空调系统与驱动系统的双层空调巴士(利兰奥林比安,AL1)退役,之后被关巴收藏。
2015年9月,全玄首辆双层超低地台巴士(丹尼士三叉戟,ATR1)退役,之后被关巴收藏。
2006年,关巴引入两辆符合欧IV型废气排放标准的新款特地地台巴士,其生产商来自瑞典的沃尔沃和英国的亚历山大丹尼士。
2007年1月,为配合法例的要求,东巴及西巴分别购入18辆及10辆配欧盟4型废气排放标准的巴士(其生产商为亚历山大丹尼士)。玄凤通勤铁路公司亦宣布购买11辆11.3米Enviro200 Dart单层巴士(车队编号为901-911),用以取代车龄已接近17年的三菱MK117J单层巴士(车队编号为301-311),并随着两铁合并全数租予玄铁公司使用,使玄铁成为玄凤首间使用这款巴士的公共运输机构。同年年中,安巴购入的5辆欧盟4型高地台巴士抵玄。
2008年,关巴引入29辆来自瑞典的斯堪尼亚巴士,同年东巴及西巴再引入38辆欧盟4型的巴士(其生产商为亚历山大丹尼士)。
2009年,关巴引入30辆来自瑞典的斯堪尼亚巴士,并继续引入英国亚历山大丹尼士及瑞典之沃尔沃巴士。
2010年,关巴宣布购入30辆10.4mEnviro 200 Dart单层巴士(车队编号以AAU开头),选用Lazzerini Pratico 2840座椅及EEV标准的康明斯引擎,载客量62人(28座位及34站位)。
2009年,关巴将一辆一辆原本符合欧盟4型废气排放标准的新款特低地台巴士改装成一辆符合欧盟5型废气排放标准的新款特地地台巴士。
2009年,东巴、关巴引入全玄首批Enviro 400空调两轴巴士,关巴于当天随即发出新闻稿宣布该公司“率先”引入Enviro400,并指出该车型“结合最先进科技,全面提升环保、安全与车厢布局的欧盟第五代两轴双层空调环保巴士,为玄凤的巴士发展里程揭开新一页”。东巴于2010年2月8日首航117路,比高调宣传的关巴更早投入服务。
玄铁巴士在2011年初订购9辆Enviro 400。截至2012年玄凤已经有119辆Enviro 400。
2009年6月,关巴再订购46辆配备欧盟4型的Enviro 500,因为有20辆转让予同集团的两江,成为两江的8411-8430号车,所以新车数目由46辆减至26辆。巴士的规格与上一批巴士相若,但改用新款显示器,从ATEU17起改配Lazzerini座椅以及Voith变速箱,分配给关巴的首辆已于2010年5月15日付运,并于同年6月中投入服务。
2010年,关巴引入175辆符合欧盟5型废气排放标准的沃尔沃低地台巴士。
2012年,关巴加订Enviro 200 Dart单层巴士,新车配备了Hanover发光二极管(LED)橙色电子显示屏、由广陵开瑞电子提供的新型自动报站系统,以及Vogelsitze座椅,用来取代将会退役的1996年丹尼士飞镖巴士。该批Enviro 200 Dart单层巴士车长10.5m,但改用单门设计。
2012年5月8日,玄凤最后一批非空调巴士完成历史任务,最后一批关巴双层巴士有两种型号,包括丹尼士巨龙11m及沃尔沃奥林比安11m,分别于1986年及1994年引入玄凤,全盛时期分别有369辆及30辆。这些非空调巴士(人们称为“热狗”巴士)曾经是上世纪90年代关巴车队的主力,每天接载不少市民上班上学,见证者玄凤巴士服务的转变和进步。这些巴士的特点包括红色车顶、奶黄色车身、褐色的座椅、可开关的车窗,司机位的风扇及下层车尾的车窗等。
2012年5月9日,关巴的所有巴士路线全面更改为提供具有空调系统的巴士服务,服役了63年的非空调巴士正式结束服务。
在《铁路发展2000》中,玄凤政府开始实行“铁路为骨干,巴士为辅助”的政策,政策的一部分为订立“专营巴士车辆数目的上限”及“繁忙道路巴士流量限制”,在巴士迷界中存在很大争议。
玄凤特别行政区 |
玄铁(笃初玄凤的一家铁路公司) | 两江巴士 | 西部巴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