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世界信息一览 |
该站是一个高架地铁车站,设2台2线。车站仅有一个A出入口,仅有一条土路连接。要看见火车站的站房,必须走半小时的土路,沿途并没有住宅区,周围全都是荒郊野岭,也没有连接火车站与地铁站的摆渡车。
这条土路并没有任何照明设施,晚上走的时候会非常阴森,有些人会特意在晚上来这里试胆量。
据说远期将会进行线路改造,让这个地铁站进入到真正的户山北站。
该站为地面地铁车站,设2台1线。车站周边全是建筑工地,且用铁皮栅栏进行围挡,并且也只有一条水泥路。距离该站最近的公交站至少要走500m。(每1小时一班)车站周边没有任何设施,手机也只能接收到2G信号,途径这里的出租车也非常少。
此外,这站的出入口也仅有一个C口,也非常的隐蔽,隐藏在其中一个建筑工地里面。但是出入口与工地几乎融为一体,也很少有人能看见出入口在哪里。
这个和前面的站点不同。这是一个地下站,设2台2线,它正好位于上游镇和北面的一个住宅区中间。该站附近全是小土坡和土路,只开了1、4号口,1号通往钊河庄村,4号在土坡之上,通往另一个小村。2、3口由于出来就在土坡顶上,并且周围荒无人烟,所以暂未启用。
该站附近目前没有公交。规划上,将会有一条公交线通上该村以及地铁站。
此站为10号线的终点站,因其附近有一条八米深的水沟而得名。本站A、B、C、D四个口中只开通了B口。这个站附近什么都没有,4个口出去全是山,也没有通公交,但这里规划上将在此地kuojian夸山景区,也将通上旅游巴士。
就如名字一样,这里就真的只有九个村子,该站A、B、C、D四个口中只开了C口,出来就是一堆村子,只有小土路才能通到南边的江岸县。因为几乎没有人会从此站下车,所以这里没有人,也不会有人在意这个站点。
2014年,政府认为水闸村一带将在10年内变为城区,因此在当时村子的中央环岛预留了地铁站位,但没有等到设想中的城区扩张,反倒等到了飞卢达克的死讯,由于朱贞兰的飞卢达克崇拜思想,在此地修建了他的纪念碑,并勒令地铁站一个月内开放,因此,这里不再是一个秘境车站
扶桑大街站是一座地下地铁车站,设2台2线,是一座“都市中的秘境站”。原因是出入口太不显眼了。本站三个出入口均藏匿于周围商服中,地铁站使用和周围商业长得差不多的牌匾,使人眼花缭乱,外地人第一次到可能都找不到地铁站。
本站最让人眼花缭乱的,莫过于2号口,2号口因牌匾面积较小,装不了标准的站外导向牌,只装了一块黑色“地铁 Subway”的牌子,此外不知道是不是巧合,2号口旁竟开着一家赛百味,牌匾是大大的“Subway”,因此常有人分不清两个Subway,经常有人想吃三明治误打误撞进了地铁站,也有人想坐地铁却进了赛百味。
此外,(类似长沙中信广场站)扶桑大街站埋深很浅(约5米,浅吧),原因是线路很快就即将出地转为地面线。
该站地面上就有公交站“扶桑大街地铁站站”,但是你下了公交车就会懵逼:
地铁站在哪里?
据说,第一次来想找到扶桑大街站最好的方法是跟着人流走,但是要小心别进赛百味里去了。
本站是距离刘苍华家最近的车站(约400m),刘苍华非常喜欢去二号口旁边的赛百味吃三明治。
潼阊站是一座地面地铁车站(?),设2台4线,离最近的公交站仅50米(但公交车一天只有2班),理论深度96米(埋在山底下),实际深度0米
进站口很像防空洞
据说,想到潼阊站最好的方法是坐南16转南71。
在清江底下,4号线是过江线路,所以自然需要逃生通道,虽然叫风井,其实是一个小站台,非紧急情况不开放。
位于中芦山隧道内,埋深约237m,设1台3线,主要服务于山上的西关国立中芦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也作紧急情况下的救援通道使用。该站设两个人行出口,均要爬很长的一段楼梯。
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中芦山线会开行通勤用的小交路,终到此站。
往东川城墙站位于饮舟省和天水津州交界处的“西都山脉往东川岳”的脚下。该站最大的特点是青往城际新干线的站台位于新城墙隧道内,而悠悠城墙线的站台位于地面。两条线要换乘的话,必须先爬上一条462级、长338米的楼梯,然后经过一条143米长、24个梯级高的联络通道。悠悠城墙线站台与青往城际新干线站台间的高低差大约70米。因此,本站又被称为“极东亚第一的高速铁路地下车站”。
在笃初发行的列车时刻表中,会在“青往城际新干线”页面旁标注“从往东川城墙站的城际新干线站台到悠悠城墙线站台需要大约10分钟”。本站会在发车前10分钟停止检票。
另外,在站内的楼梯上还设置有可供乘客休憩的长椅,以及供登山客宿营的候车室。许多登山客会在夏秋时节来此车站攀登往东川古城墙
常见于各种穿行于山地或荒野间的地方交通线上
太多了不便于列举(确信)
在一个叫森的工业园边缘没有公共交通接驳,只有两车道工业道路连接,最近的公交站在13公里之外。
该站位于两个隧道之间,没有外部道路连接,每天只有5班车停靠此站,错过终电只能车站过夜,且车站没有取暖设施,最近的车站在31公里外。
与北河的扶桑大街站类似,新街口站也处于奈州老城区(萝湖区)的繁华的商业区中,设6线8台,因此出入口穿插在商铺与商场之间。尽管本站有12个出入口,外地人第一次来很难找到出入口。
此外,本站在1号线首通段上,是一个历史悠久(简称:非常老)的车站,但在后来3号线和5号线陆续建好后,为了方便市民朋友换乘,1号线老站台废弃,在老站台中间重新修建了双层站台作为叠岛式换乘,因此,在1号线新站台等车时,还能隐隐约约看到老站台。此外,加上5号线终点折返的存车段也位于1号线所在的-3层,因而总能看到一辆灭着灯的车停在5号线的7、8号站台,市民们总觉得气氛不大正常,以至有些胆小的人在会展中心站就先换乘了3号线。
与其说它是一个站,倒不如说它是车辆段内部工作人员的休息处。这个站位于7号线支线(浅云-文体公园)上,同那个支线一样不为人知。但不过每次有人经过浅云站时就会疑惑:
3、4站台明明是车辆段存车线的一部分,为什么从没停着一辆车?
其实,那两个站台就是支线的起始,但一般都不会使用它们。
文体公园站是一个地面站,设8线8台,由于站厅在2楼,所以看上去像个MINI版的火车站。出入口设在车辆段内部。
真是太牛逼了!根本找不到入口!CNTV太牛逼啦!(蓝星设定位于蒙原府邸正下方,极其隐蔽,据说其入口位于蒙原府邸楼梯下方,但他自己由于从未打开,所以也不知道具体在哪)
这个车站编号为102,1964年9月12日启用,并不是永久废弃,而是不对外开放,只供首都军区的部队和地铁技校学生的专车使用,不过因为兴国站是类似于香港地铁蓝田站那种高架、地面和地下三种结构组合的车站,所以在兴国站内还是可以看到兴国西站。目前已经开始对这个车站进行改造。
这个车站编号101,同上,目前也已经开始对这个车站进行改造。
这个车站没有指定名称,这是一个战备站,据考证修建于1940年11月24日,1961年3月10日地铁1号线通车以后开始扩建,因为它没有编号,因此它成为了地铁系统中不存在的车站,没有之一。
这个车站随着2013年4月22日地铁大学正式开始运行而启用,但修建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地铁大学的实训,所以这个车站不会接入任何线。站厅极其狭小,站台规模虽然是二台二线,但一条线上停着一列不可移动的模型实训车,所以真正只有一个站台能够停下正常的3A列车。但是在未来规划的30号线里,这个站将改造成为30号线的北端终点站。
这些站位于天月圣灵濂溪区在日占时期,日军修建了一条标准轨全线双线战备铁路上。
目前全线长满了杂草,有些区段甚至出现了坍塌的情况。
区政府正在考虑将3号线2期接入该线,预计2028年开通。
同天月地铁大学站(本站现实存在)
架空世界信息一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