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缺陷飞来横祸,浦光之花海中陨落
中文名 | 7.19浦天直升机坠毁事故 |
日期 | 2010年7月19日 |
摘要 | 机械故障 |
地点 | ![]() |
死亡 | 4人 |
受伤 | 5人 |
生还 | 5人 |
涉事机型 | 阿古斯塔韦斯特兰AW109 |
注册号 | PT-HTL |
承运单位 | 浦天政府飞行服务队 |
起飞地 | ![]() |
涉事机型是一架意大利阿古斯塔韦斯特兰AW109型直升机,注册号PT-HTL,1986年交付浦天政府飞行服务队使用,至事发时飞行时间9213小时。机上正驾驶为周伯明(西关社会主义共和国籍,第二飞行中队副队长,直升机甲级教员资质,时年49岁,飞行时长5712小时;副驾驶李剑希,第二飞行中队队员,直升机二级飞行资质,时年26岁,飞行时长810小时)。
所有机组成员在飞行前48小时内休息情况良好,身体状况良好,情绪稳定,没有摄入任何酒精类饮料或者药物。
机上搭载浦光部队队员7人,其中二级队员1人,三级队员6人。
2010年7月19日黎明前浦天有中雨。凌晨时刻,浦光部队计划对一欲通过浦冠海峡的运毒船进行打击,选派政府飞行服务队直升机及海警巡逻艇搭载队员以保证机动性和隐蔽性。4时24分,涉事直升机搭载7名浦光部队队员从西里那机场起飞,4时46分开始实行执法任务。
5时03分执法任务完成,直升机准备返回西里那机场,为求隐蔽选择沿浦冠海峡中线附近绕行返回。
5时08分,直升机越过新洲NDB导航台后转向东北,最后一次同西里那进近联络。
-西里那进近,JONNY 1(该机呼号)现在过新洲。
-过新洲明白。现在(新洲附近)天气如何?
-有一个低云。我(们)不进云。
-明白。
——直升机组和地面的最后通话
5时13分,直升机航行至浦天港东北约0.7海里海面时,机组听到“咔咔”异响,机身震动,不久机身随震动陷入自旋并失控下降。机组沉着应对,调整姿态与气动准备迫降,但由于高度过低,直升机坠海。
我们刚越过浦天港不久,就听到异响,直升机随后失控,开始自旋。机长经验老道,马上把桨距放到底,然后我和他一起关闭了两台发动机以暂时稳定姿态。我叫后舱的乘员们准备迫降,话音刚落直升机就坠海了。我被撞了几下,幸好还算清醒,往后一看,飞机断成两半,后一半很快沉下去了。我和机长帮着几个乘员脱困,一起游了出去等待救援。
……浮上海面时,隐隐约约只看见三个人。剩下的人,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李剑希(直升机副驾驶)
当时我正为笃初籍滚装船“长英号”领港。听到直升机轰鸣时本来并不感到异样,因为之前也有看到过低飞直升机。但随即我听到轰鸣声越来越大,像是飞机在往下坠的感觉。我从船长室往声音传来的右舷方向看,看到一盏飞机开着夜航灯,打着转往下掉。也就过了几秒钟的样子,我就看不到它了。接着就是一片很大的水声。我就马上叫拖轮,问那边看到的情况,确认之后,叫船长放救生艇下去。
——谢进(浦天港引水员,事故第一目击者)
飞机坠海后从机身中部断成两截。前部2名机组人员及2名浦光部队队员成功游出,后部5名浦光部队队员未能及时逃脱,随机身后部沉入海中。
事故发生后6分钟,距离坠机地最近的笃初籍“长英号”滚装船放下的救生艇第一个到达事故现场,将海面上的4名幸存者救起;西里那进近发现飞机从雷达上消失后多次尝试呼叫未果,与早先接到第一目击者报案后的浦天警察部门协调后,也组织浦天消防处海上救援队等救援力量前往事故现场进行搜救。
5时41分,浦天消防处直升机在距事发地3海里海面上发现一名落水者,救援后经证实为直升机乘员,浦光部队三级队员钟若清。她设法从沉水残骸中逃生并抵达水面,成为此次事故最后一个幸存者。
7时04分,机身后部残骸被潜水员发现,打捞工作开始。
7时43分,距事发地6海里海面上,一西关籍渔船发现数块飞机残骸和一具溺亡遗体,遗体打捞后经证实为直升机乘员,浦光部队二级队员祁安波。其为第一个被发现的遇难者。
18时55分,机身后部残骸打捞上岸。处于其中的剩余三名遇难者遗体也一并被发现。救援工作结束。
根据幸存者及目击者证词、飞机残骸情况,调查员确认飞机在坠海前还保持相对完好的状态。
在残骸搜寻的同时,法医对遇难者遗体进行了尸检。
遇难者的撞击伤是死前形成的,但都不致命。然而,也许被变形的残骸困住,也许因为撞击、恐慌而茫然,总之……她们都死于溺水,是被活活淹死的。
我纵然见识过许许多多遗体,但她们被发现的状态难免惹人泪下。举个例子吧,送来解剖的第一具遗体手搭在胸前,拳头紧紧攥成一团,原来握着张皱烂的照片,依稀能看出是个棕发蓝眼的女孩,也许是那位遇难者的朋友或亲人。她手里握着这张照片,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某法医
浦天运输安全部飞航事故调查局、西关空铁安全研究院等机构及阿古斯塔韦斯特兰飞机公司调查员在调查中发现飞机尾桨主轴上出现一道截面平整的鲜明断口,经测试后证实此处断口非坠水撞击所致,结合机组人员对事故前飞机飞行姿态的证词,调查员确定是尾桨主轴的突然折断导致直升机的坠毁。
相关部门对尾桨主轴进行进一步金属探伤测试后,发现该主轴断裂处有明显的金属疲劳痕迹,因此确定主轴断裂原因为金属疲劳。追查该主轴的更换安装记录与生产厂家,发现厂家采用的原材料不符合国际标准,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产品容易因金属疲劳导致断裂。
因此,调查组于2011年9月得出结论: 采用劣质材料生产的尾桨因金属疲劳主轴断裂 ,为事故发生的主因。
事故调查报告于2011年11月19日公开。
1、直升机的研制单位和生产厂家必须花大力气解决诸如旋翼轴这类对于飞行安全至关重要的零部件的原材料质量问题,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前,相关零件的更换周期必须减半。
2、浦天航空局有些飞机、发动机和器材比较陈旧,有的翻修质量不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机务人员必须增强责任心,加强机务工作,提高维修质量,保证飞机处于良好状态,不带故障隐患上天。
他(机长)并不是让那4条生命白白消逝,与之相反,甚至把5条生命从死亡的边缘拯救回来。如此,他便是英雄。
——武思霞
但,武思霞成为航空事故调查员后第一个接手的,便是让她朋友殒命的航空事故。谁能知道,在报告中看似冷静而客观的文字,到底浸着多少她思念的泪?
白狐川辉(笃初),蔡珊,丁福生(西关),刘鑫昌,沈鸣德,王广奇,王邢刚,武安邦等.关于浦天政府飞行服务队PT-HTL号直升机事故的调查[S].浦天:浦天航空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