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初国有铁道415系电车,原型为日本国铁415系电车,是笃初国有铁道(SDNR)设计并制造的交直流两用近郊型电车,于1972年上线。目前主要运用于SR鹤庆、SR东笃初、SR中笃初等。曾经在笃初全域大部分地区都有使用,是笃初国铁最经典、使用范围最广的近郊型电车之一。
运用者 | SR鹤庆、SR东笃初、SR中笃初、 |
制造商 | 川崎重工、日立重工业、笃车川和机车厂(0·1000番台)、笃车青鸟机车厂(1500番台)、笃车宁江机车厂(700番台)、笃车天水津机车厂(2000番台) |
制造年 | 1971年-1991年 |
制造数 | 由于数据不全,无法统计 |
轨距 | 1435mm(标准轨) |
供电制式 | AC25kV 50Hz、DC1500V(部分车辆不支持) |
最高运行速度 | 110km/h |
启动加速度 | 1.8km/h/s(M:T=1:1时) |
减速度(常用) | 3.5km/h/s |
减速度(紧急) | 5km/h/s |
车辆长度 | 先头车:20 500mm;中间车:20 000mm |
车辆宽度 | 3 100mm |
车辆高度 | 普通钢制车:3 654mm;不锈钢制车: 3 670mm |
车体 | 普通钢制、不锈钢制(1500番台) |
主电机 | MT54型直卷整流子电动机 |
驱动方式 | 电机空心轴驱动方式 |
制动方式 | 电阻控制、串并联组合、弱磁场;硅整流器 |
制动装置 | 电阻制动并用电磁直通制动 |
本系列作为笃初国有铁道首款设置三对双开车门的近郊型电车,于1971年开始制造,以服务近距离出行需求。考虑到笃初国情,起初引入时只保留了交流供电对应的电气设备,后来一些批次的车也有安装直流供电的电气设备。所有车辆支持的交流电制式均为25kV 50Hz。
所有车厢均为普通车厢,但RZ415型为优等车厢。
无动力控制车。
搭载电动发电机、空气压缩机等辅助设备的控制车。与M415型组成一个动力单元。只在3节编组中存在。
搭载主控制器、主电阻器以及受电弓的中间动力车,与M414型组成一个动力单元。1号车方向的车厢连接处设置有洗手间。
搭载电动发电机、空气压缩机等辅助设备的中间动力车。与M415型组成一个动力单元。
无动力中间车。1号车方向的车厢连接处设置有洗手间。仅7/8节编组车辆中存在本形式。
优等车厢,且为先头车。靠中间一侧设置有乘务员室。本形式为鹰辞旅客铁道制造车辆。
由川和机车厂生产,全部为4节编组。一组MM'动力单元区分为0番台,Tc415型区分为300番台。Tc415型的车号,奇数方向为奇数,偶数方向为前者+1。
按照生产时间不同,本车型分为下列两种。1~4号车编组均为Tc415-300—M415-0—M414-0—Tc415-300。
本批次车出厂时为非空调车,最初新造4节编组36列,配置在龙川车辆段。本批次车自1977年起增设空调。
又被称为0'番台,作出了以下改进。
●搭载集中式空调AU75形,位于车顶的风扇废止。
●由于驾驶室连接了来自制冷装置的冷风管道,所以取消了控制车前头部车顶上的箱型通风机。
●侧窗改用外置单元窗框
●纵向座椅部分改善。
1984至1985年,由天水津机车厂生产,是为了增强各地近郊列车运输能力而生产的车辆。因为与1000番台相比设计上有变化,区分为新的番台。本车型新制车厢全部被编入其他番台组成的4节编组中,共同组成7节编组,最大可重连成15节编组。
车内坐席布局方面,车厢两端为纵向座椅,中间为纵向座椅与横向座椅混合的交叉座椅。地板高度与2000番台相同,均为1 200mm。天花板变为与201系相同的平顶。
制造的车厢全部为中间车,编入形成的7节编组统称为700番台。
700番台车厢的形式如下:
◆M415-700
◆M414-700
◆T415-700
为服务城郊城际客流而设计,替换部分运行普通列车的机辆客车,1000番台从1978年开始制造,编组为3节或4节,由川和机车厂生产。由于4人座横向座椅因狭窄饱受恶评,本车型座椅宽度由920mm扩大到1 040mm,间隔由1 420mm扩大到1 490mm,即所谓座椅间距改善车。这个番台的最大特征是改变了车厢门间间隔尺寸和窗户配置。
Tc415型控制车的形式方面,奇数方向不设洗手间的车辆被分为1000番台,偶数方向设置洗手间的车辆为1200番台。车内的行李架杆和座椅夹板采用了不锈钢设计。车身中央部的通风器安装在更远离制冷装置的位置。厕所的外窗形状与特急列车同型。
3节编组的列车1~3号车为Tc415-1300—M415-1000—Mc414-1000。
4节编组的列车1~4号车为Tc415-1300—M415-1000—M414-1000—Tc415-1300。
由宁江机车厂于1982年制造,目的是增强都市圈线路的输送能力。全部车辆均为4节编组,车厢中部均采用纵向座椅。4号车厢的先头车因为设置了洗手间而被划分为2300番台,洗手间对面设置横向座椅。本番台外观及客室配置上基本沿袭1000番台,但由于使用了纵向座椅,定员增加了20%。此外,车辆在防老化、防腐蚀等方面的设计做出了一些改动。
起初配置在大瀑布省、龙之国省、钦廉市、天鹰都等地。随着车辆的更新换代,目前2000番台仅剩SR鹤庆、SR东笃初少量保有。
号车 1 2 3 4
形式Tc415-2000 M415-2000 M414-2000 Tc415-2300
本车型由青鸟机车厂于1986年开始制造,采用了更轻量的不锈钢,且更改为与211系类似的外观,客室构造与211系类似,地板高度为1 180mm。但在坐席方面,除了正对洗手间的区域外,均采用纵向座椅;正对洗手间的区域为横向座椅。为尽可能扩大客舱空间,驾驶室长度被设计为1 600mm,并扩大后方窗户尺寸,改善客舱视野。
本版本被视为已经采用纵向座椅的2000番台的换代版本。
本车型在新制时均为4节编组,后来鹰辞旅客铁道进行改造并新制车厢,扩大为带有优等车厢的8节编组。
新出厂列车配置在各大都市圈附近。随着车辆的更新换代,目前该车型仅SR中笃初、SR鹤庆、SR东笃初使用。
4节编组列车编组如下:
号车 1 2 3 4
形式Tc415-1500 M415-1500 M414-1500 Tc415-1600
鹰辞旅客铁道改造的8节编组如下:
号车 1 2 3 4 5 6 7
形式Tc415-1500 M415-1500 M414-1500 T415-1500 M415-1500 M414-1500 RZ415-1900
备注 优等车厢
截至2023年1月17日,该车型的运用状况如下。
全部车辆均不搭载直流供电对应电气设备。
除1500番台外,涂装均为白色底色以及蓝色(cbkFF7F27)色带。
龙川车辆中心的编组已全部退役,曾运用于龙川周边各线。
符那车辆中心目前配属有1500番台4节编组12列,运行于马沥线、龙钦线、符雨线等符那近郊线路。一般为4节编组单独行驶,高峰期重连为8节编组。
仰川车辆段目前配属415系2000番台4节编组,共3列,由龙川车辆中心转配而来。目前只运行龙钦线高峰期部分班次。
自20世纪70年代前往大阪学习之后,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长广本线及青广本线通勤化,在此背景下引入了415系电力动车组。
首批于1979年到货的415系电车为4节编组的1000番台,配置在青鸟周边及广陵周边各通勤化路线,包括纯直流电化的青鸟内环状线。“青鸟周边(饮舟省内)”及“广陵周边(广陵府)”的415系均使用白色为底色+蓝色色带的涂装。
大瀑布省和钦廉市在后来的1982年才慢慢购入415系,这两地的415系为上下部分红褐色+窗线部分米黄色的涂装。
1986年,SR东笃初购入另外一种不同的415系电车,即415系1500番台,称之为“第二代415系”。第二代415系电车改用了与211系电车类似的外观,采用了更轻量的不锈钢。第二代415系曾是长广Liner的主力列车,直到2004年开始被SR东笃初331系电力动车组取代。
现时第一代415系已经基本退役——还有少量在饮舟省及大瀑布省跑短距离普通列车。而第二代415系还在运营中,但也撤出很多主要都市圈。现时主要运营于长青本线(长平-津东,直通进入鹰辞旅客铁道管内)、青广本线(海琅-绥原)、青苏本线(思西始发)、龙青本线(泷川始发)、绥北线等。
全部车辆均不搭载直流供电对应设备。
车辆涂装均为以银色(cbk00A2E8)色带。
作为SR中笃初管内通勤需求最大的区域,苏驿地区自1974年起引入了第一批415系电车,配属于苏驿车辆中心。其后的13年间,苏驿地区陆续购入了多批415系电车。直到21世纪初,这些415系都是苏驿地区通勤列车的主力。
2004年起,随着“新性能电车”的上线,415系不断被置换。脱离运用的415系或转配其他线区,或拆解。
目前,苏驿车辆中心共配置有700番台7节编组2列,1500番台4节编组9列,担当川狼线(贤杨-兽洛川)、南齐线(苏驿-笃柴关)、苏驿线(苏驿-林驿)普通列车。随着SMC801系的上线,415系将于2023年全部退役。
省北车辆中心于1978年起,逐渐购入415系1000番台,用于周边线路的通勤化运输。在此之前,这些线路的通勤列车均由机辆列车担当,效率低班次少。随着车辆的不断老朽化,这些415系于2007年起逐步退出运营,最终于2014年全部退役。
目前,省北车辆中心的415系共有1500番台4节编组8列,全部用于青中线(宁山-茂川)。这些415系1500番台全部为苏驿车辆中心转配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