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中所涉与真实世界同名的厂商与车型,在架空世界中仅存在产品方面的借鉴关系,而在其他方面并没有任何关联,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以此为依据搞小动作或大做文章,引发一切后果,责任自负!
雄鹰丰田Levin(雷凌),是笃初人民共和国千本鹰笃初第二汽车(雄鹰汽车)与日本丰田汽车合资组建的“雄鹰丰田”,以日本的丰田第七代Corolla E100和同代的高阶车型Corolla Levin AE100为基础,在笃初国产化的一款A级紧凑型轿车,“Levin”之名也是由此而来,但是实际雄鹰丰田雷凌的车尾没有标Levin,而是左边标的“TOYOTA AE100”,右边标的“雄鹰丰田”。
雄鹰丰田雷凌与笃一日产阳光、广陵日产蓝鸟并称为“笃初轿车老三样”,其中雄鹰丰田雷凌是销量最高、技术最先进的一款。前两者其实都是日产上一代的车型,而丰田直接把最新的车型给了雄鹰。
被雄鹰称为“Levin”的车型2009年停产于千本鹰,此后雄鹰丰田也引进了新的Corolla,作为这一车型定位的后继者。但是一方面是致敬经典,一方面是因为青汽丰田已经使用了Corolla之名,所以,雄鹰丰田引进的所有Corolla都被命名为了Levin。
姊妹车型:源丰花冠(桂版Corolla)
(笃初轿车老三样居然到今天才正式开始介绍雷凌,我咕咕咕了太久)
1987年,笃初第二汽车还未启用“雄鹰”商标,主要以生产卡车为主。在笃初,当时能制造轿车的车企只有笃初第一汽车和广陵汽车。从笃一跳槽到笃二的青岩威认为“笃二有机会发展轿车”,转身就在笃初汽车工业的会议上提交了一封“笃二生产轿车资质”的申请书。
但是当时,刚刚经历过红月汽车质量危机,领导决定停产自家的红月,以后改用进口车,青岩威百般争辩,反对光买进口车,却被领导扣上“闭门造车”“盲目抵制外货”“民族主义”的帽子。彼时的青岩威名誉扫地,他想给笃二生产轿车的申请书都被领导放在一边,甚至都没有拆开信封。
青岩威当时就在现场发表了一篇慷慨陈词的演讲:“……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谁不是都希望笃初的汽车工业能发展起来啊,我承认当时的红月车确实是有质量问题,但是我相信随着技术提升,肯定会越来越好。再说了,就像一些同志所说的买纯进口,可是看看我们买来公爵Y30的时候,人家已经有了下一代的Y31,日本人是什么德行大家也不是不了解,他们最好的永远都留给自己,次一点的给桂兰羽泽,再次一点的才给我们笃初。如果我们光买不自主研发,那就永远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被他们牵着鼻子走……领导,随便骂我,再给我一个机会,给我们笃二生产轿车的资质好不好……”
青岩威说服领导,为笃二争取来了和笃一、广陵“笃初三大轿车生产基地”的名额。笃二的主要任务是生产1.3L-1.6L排量的紧凑型轿车,面向广大消费者的,而且领导给笃二规划了30万辆产能的工厂,整车工厂设置在千本鹰,发动机厂设置在鹰杭州。可是一年之后青岩威病逝,青岩威的徒弟宁曼令接替了师傅的遗志,要让笃二造出轿车。
工厂设好了,笃二此时也在寻觅一种造车的方法。笃一的经验是自力更生,自己仿制手敲,但是缺点就是太过复杂和困难,造一辆车的难度就相当于小学生解高数题。而广陵的经验是跟外国厂商合资,优点是简单便捷,能够很快拿到技术与车型投放市场。笃二因此也选择了“合资”而不是“自力更生”。在先后走访许多个国家的车企,也接受许多国家车企的考察以后,笃二面临着四个选择。一是跟日本富士重工(斯巴鲁),二是跟德国大众,三是跟美国福特,最后一个选择是日本丰田。后来,笃二选择了和丰田组建合资关系,其他几家的情况:富士重工找到了鹤庆航空工业,成立了“翔鹤汽车”,生产轿车和客车,后来停产轿车,客车生产线被鹤庆日产收购。德国大众一开始与“犬都白狼汽车”合作,兜兜转转在不久之后又找上了雄鹰,成立“雄鹰大众”。福特和广陵汽车成立了“广陵福特”。
表面上看是笃初先去找的丰田,但是丰田作为日本最大车企,借着笃日关系正常化的契机,与很多日系车企一样,很早就想进入笃初市场。甚至丰田最开始1978年就跟广陵接触过,但后来在谈到要转让技术的时候犹豫了,机会让给了日产。之后丰田是铁了心要重回笃初市场,1987年-1992年间,丰田和笃二双方经过多年谈判,终于谈成了合作,共同组建了“雄鹰丰田”公司。
至于为什么没有叫“笃二丰田”,这是因为不久之后,宁曼令以当时被划拨到笃二的“笃初第一辆轿车”雄鹰号轿车的名字,为笃二启用了新商标——雄鹰。笃二希望轿车能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丰田也狠下心要拿下笃初市场,于是直接把1991年上市的第七代卡罗拉E100拿到笃初,进行多轮测试,之后正式决定生产此车。1992年,笃二鹰杭州工厂的第一辆以CKD的方式组装的卡罗拉E100下线,车型定名为Levin。
至于为什么没有叫“Corolla”而叫“Levin”,因为雄鹰丰田并非直接把Corolla照搬过来。丰田当时表示“我们当年侵略做得不对,现在将补偿笃初,帮你们造汽车”,因此下了血本,在卖给笃二的Corolla当中使用了高阶最顶配运动车型“Corolla Levin”和“Sprinter Trueno”的一部分技术。于是干脆就命名为“Levin”了。最初笃二想直接音译为“乐文”,但是不太好听,考虑到“Levin”在古英语是闪电的意思,而“Trueno”在西班牙语是“雷鸣”之意,于是笃二最终将Levin音译为“雷凌”。
最早由鹰杭州工厂生产的Levin,前面挂的是在红月汽车中介绍过的——前引擎盖上张开翅膀翱翔的“雄鹰”的立标,后来被用作笃二的车标,而后面挂的是丰田的牛头标(三个椭圆),车尾左边写着原版产品名“TOYOTA AE100”,右边写着“雄鹰丰田·Levin”。而此时很快鹰杭州工厂的产能就已经达到极限,到了1995年,千本鹰工厂才下线第一辆车。
此车的外观在老三样中是最优雅的,外观彻底抛弃了棱角的设计,同样都是90年代的车,雷凌是老三样里面唯一一个流线型造型的车,外观已经趋于现代化。相比之下,蓝鸟虽然有点曲线但不多,而阳光则仍然是80年代的外观设计,方方正正。而且丰田在这辆车上堆了多种不同配置,一心想着“弥补侵略过错”,能给到的最好的都给了笃初,所以可以说雷凌是当时笃初水平最高的合资车。
Levin在笃初存在于1992-2009年,期间衍生过许多版本,包括双门版、跳灯版、旅行版、四驱版等。雄鹰想把雷凌打造成“笃初第一名的轿车”,覆盖更多的笃初家庭用户。早期蓝鸟供应公务用车和商务用车,阳光基本上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买,雷凌则因为特殊的流线型外形,进入了大多数思想新潮、前卫的家庭。而且,很幸运,雷凌的可靠性甚至比蓝鸟、阳光还高。
当年日本动漫《头文字D》非常火热,在笃初收视率常年第一,其中藤原拓海驾驶的AE86就是Corolla Levin的一种。于是雄鹰汽车以这部日漫为宣传,宣称雄鹰丰田雷凌是“基于藤原拓海的座驾改造”,很快吸引许多漫迷购买。其实雄鹰丰田也没说错,论辈分AE100确实是AE86的孙子。
千本鹰前往鱼岛的新口岸大桥开通的时候,雄鹰汽车拉了一支全由雷凌组成的车队做宣传。千本鹰1999年台风内涝的时候,雷凌化身“水陆两栖车”仍然继续运行,没发生熄火。青鸟市2000年为了迎接2004年极东亚运动会,实行《青鸟市乘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而雷凌是第一个符合此标准的车型,很快变成了青鸟市计程车的主力,取代了老旧的夏利。后来雄鹰拿雷凌去跑过极东亚拉力赛,获得了亚军,败给了羽泽民国天白车队的天白矛骑兵(三菱Lancer)。
如此宣传,雷凌的销量也确实如雄鹰所想的那样一路走高。而且因为价格便宜、技术先进、外型时尚,在那个“消费者以美不美观作为评判一辆车是否优秀”的年代自然取得了高销量,与阳光平起平坐,高过蓝鸟。“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句话在笃初也变成了现实。
不过在2001年,青鸟市青汽集团的青汽丰田将第9代卡罗拉引进笃初,2007年又把第10代卡罗拉引进笃初,直接对雄鹰丰田基于第七代卡罗拉的雷凌构成竞争。因此,雄鹰丰田在途中也进行了两次小改款。虽然青汽丰田的新车没能撼动雄鹰丰田的老车的销冠,但是整体来看,雄鹰丰田是在走下坡路,青汽丰田在走上坡路的。此时雄鹰的厂长宁曼令考虑到“继续生产老外型的车,观感上就给人一种老旧的感觉,只会继续亏损”。最后在2009年,正式停产了“雷凌”,笃初老三样中的销冠就这样经历了17年的辉煌历史。虽然比起蓝鸟(1991-2014,23年)和阳光(1992-2014,22年),雷凌的历史最短,但是雄鹰丰田的这个决定比起广陵日产和笃一日产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看看笃初的老蓝鸟,一款车型20-30年不换代,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甚至到了现在广陵日产仍然是个一直在吃老本的企业,可以预料的是,如果广陵日产一直在吃老本,终究会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被后辈拍死在沙滩上。
2013年6月丰田发布第11代卡罗拉,在全球有日版、美版和欧版,区别只在一些细节和外观。这代卡罗拉进入笃初以后,欧版和日版车型成了青汽丰田的Corolla,美版车型成了雄鹰丰田的Levin。没错,Levin的名字时隔四年,在老雷凌停产以后又启用了。雄鹰丰田这次把新的卡罗拉命名为Levin,一是致敬经典,二是因为青汽丰田已经有了Corolla名字的使用权。总之,Levin的故事将继续续写。
2018年丰田发布12代卡罗拉,同样进入笃初成了青汽丰田的Corolla和雄鹰丰田的Levin。雄鹰丰田也紧跟青汽丰田,陆续上线了双擎版(混动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