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相关 |
青鸟特快巴士目前有四条主线在运营中,分别为BRT1、BRT2、BRT3、BRT4,其中包含BRT2区间、BRT3区间及BRT4区间(高峰时段运营)
主条目:青鸟市BRT1路
BRT1,也称“机场路特快巴士”,于2001年12月30日全线开通,为饮舟省第一条BRT线路,曾是青鸟BRT最为繁忙的一条线路。线路自新华环岛起始,至大东门终止,新华环岛5:00-22:30,大东门5:30-23:00,贯穿大东门大街-机场路一线(饮舟省道102号)。BRT1目前有着占绝大部线路的专用高架路(空港东-新华环岛间),所以运营速度比常规巴士要快出一倍。BRT1将江东区与市区紧密地联系起来。
专用道:地面中央(大东门-空港东)、高架(空港东-新华环岛)
主条目:青鸟市BRT2路
BRT2于2004年7月31日开通,也称“青温路特快巴士”。主线自宏茂桥发车至大南门,宏茂桥5:00-23:00,大南门5:00-23:00,经停17站。车站装有屏蔽门,采用与捷运类似的管理方法。BRT2最初拟采用18m低地台铰接客车作为运行车辆,但实际运营中仍采用了同BRT1基本相同的12m低地台双层客车。BRT2的作用主要是方便唐津县宏茂桥地区市民进入市区,并将SR青鸟内环状线与SR青鸟外环状线连接起来。
专用道:地面中央(大南门-天神川)、高架(天神川-宏茂桥)
为了更加方便唐津县民的出行,大都会运输在BRT2基础上,开辟了“BRT2支线”。BRT2支线于2009年8月26日开通,全程共27公里,十日町建材城5:00-23:00,大南门5:00-23:00。支线从大南门到宏茂桥站后继续向南行驶,从大南门到青龙桥后继续向南沿着青温高速到达唐津东立交桥之后,走行唐天路向西拐向唐津站,再走行青海快速路和板唐快速路到达唐津县十日町建材城。已于2014年5月撤销,新开642路,唐津站前-十日町建材城。但642路保留了原BRT2支线“准急”的运转模式。BRT2支线开通后,周边巴士线路也进行了调整,以提高路网利用率。
主条目:青鸟市BRT3路
BRT3,相对BRT1称为“高鸭路特快巴士”,于2004年7月20日开通,是青鸟的第二条BRT线路。BRT3主线由大北门发往五福堂住宅区,设21站,线长22.95公里,大北门5:00-23:00,五福堂住宅区5:00-23:00;区间车由大北门开往内湖冰雪大世界,设22站,线长21.85公里,大北门6:00-23:00,内湖冰雪大世界5:00-22:00。受道路交通条件的限制,线路从大北门至白鸟这一段与普通巴士混行。白鸟以北则进入封闭式专用高架路。BRT3连接SR青鸟内环状线、青鸟地铁5号线和SR北环线。
专用道:地面两侧(大北门-白鸟)、高架(白鸟-五福堂住宅区)
为了更加方便北鼎县民的出行,大都会运输在BRT3基础上,开辟了“BRT3支线”,大北门-内湖东庄,大北门5:00-23:00,内湖东庄5:00-23:00。BRT3支线与BRT2支线于2009年8月26日同日开通。支线在大北门-鸭居住宅区与主线相同,在鸭居住宅区进入内湖东庄居住区。本线已在2015年底改为201路,但一部分车次不撤出BRT3的专用高架路。
主条目:青鸟市BRT4路
BRT4于2008年12月30日正式上路运营,也称“瑞思路特快巴士”。主线由大西门发往思西站前,线路全长26公里,主线设有19个站。在瑞仓区政府-浜区间与SR青鸟外环状线换乘,在瑞仓区政府与青鸟地铁8号线换乘,在野并与青鸟地铁9号线换乘,在浜-大西门区间与青鸟地铁2号线换乘,在大西门站与SR青鸟内环状线接驳。如今BRT4是青鸟BRT最为繁忙的一条线路。四条BRT全部开通后,由青鸟市区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出行,均有便捷的BRT线路服务。
专用道:地面两侧(大西门-浜)、高架(浜-思西站前)
由潜龙发往思西站前,线路全长19公里,共设有13个站,终点站潜龙与青鸟地铁8号线换乘。
据2017年10月透露的青鸟特快巴士线网规划,除目前4条既有线之外,还规划了下地到青驿、板桥区到江东区、唐津县小井子镇到同县青龙街道(青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线路。其中有一条写道,预计在不久之后,将既有青鸟巴士212路改造,作为“板唐快速路BRT”(BRT5)。
青鸟市在BRT竣工前,高峰时期主要干道行车速度为12公里/小时,交通形势十分严峻。青鸟市政府从多方面统筹,于2000年制定了《青鸟交通发展纲要》,其中重点发展公共交通。为弥补铁路的不足,则决定首先发展建设BRT。
2001年12月30日青鸟第一条BRT线路正式开始运营。在2002年交通委员会的规划中,建成后的青鸟市特快巴士系统将分布于市区外围、一环到三环之间以及一环路内,预计覆盖全市三分之二的范围,城市居民出行在短距离内即可搭乘BRT。在2004年青鸟全运会前夕,BRT3与BRT2相继开通。
2008年12月30日,BRT4开通。
青鸟BRT运营车辆大部分采用12.8米长的柴油低地台空调双层巴士(BRT3的斯堪尼亚K280UD,BRT4的沃尔沃B9TL为12米),有大容量、低排放等诸多优点,并装有车载轮椅接驳板便于轮椅登车。目前客车最高旅速均在每小时35公里左右,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运行中,尤其是高峰时段时较难达到这个标准。BRT采用分段计价,10公里内为2元,每增加5公里加价1元。在进入站台前一次性付费。持青鸟市政交通一卡通普通卡可以享受5折优惠,青鸟市政交通学生卡可享受2.5折优惠。因公共交通是公益型事业,低廉的价格使得市场化运作的运营公司有着巨额亏损,青鸟市政府会对运营公司进行财政补贴。
青鸟BRT存在不少优点。青鸟BRT普遍采取急行的运营模式,并且有全封闭专用高架路,与常规巴士相比,速度相对较高。而建设投资、运营成本远远低于铁道。 有交通研究机构的分析表明,BRT与铁道相比,在与普通巴士之间的换乘时也会节约大量时间,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青鸟的BRT规划上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没有成网,四条线路单打独斗。其次专用道并非全线覆盖,部分BRT线路也会混行普通巴士的地面专用道,比如BRT3路在非专用高架路区段,要与108路和122路共用专用道,在高峰时期,高发车频率的BRT与其他车辆混杂在一起,并且受到交通信号灯的影响,严重制约了运行速度,车站内的纸质时刻表更是几乎没准过。当然说到最惨的,还是BRT2。青鸟地铁1号线宏茂桥延伸线的开通,导致BRT2与地铁1号线基本完全并行,日客流量跌落至只有9000人。
青鸟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