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铁路 |
欣澳线是善溪大宁人民民主国塘南特别省的一条铁路支线(地方交通线)、盲肠线,由善国塘南铁道和九头龙商会联合经营——车站和设施属于塘南铁道维护,车辆也是塘南铁道负责采购,但列车运营则划归九头龙商会旗下的塘埠巴士管理。
欣澳线因客流量减少,输送密度不到4000,曾在1989年停止客运业务,仅保留一小段作为欣澳火电厂的运煤专用线。1997年,为解决中塘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欣澳火电厂因环境问题加上机组老化被拆除改建为风力发电厂,欣澳线彻底停运,处于闲置状态。
2004年,因塘埠海洋馆开馆,欣澳线恢复客运。并根据1980年起推出的《塘南铁道改建法》的规定——将亏损的特定支线分离,由地方成立或既有私营公司接手经营,欣澳线改由九头龙商会旗下的塘埠巴士经营。
全线客运列车均为普通,不可使用中塘广域市交通运输署发行的“中塘交通一卡通”。
持有者:善国塘南铁道
运营者:塘埠巴士
路线距离:根津-八王子间4.7km,欣澳-沧洞间6.3km(已废线)
轨距:1372mm
车站数:3(含首末车站)
开业时间:1936-1962、1967-1997、2004-
复线区间:无(全线单线)
电气化区间:无(全线非电气化)
欣澳线原本在日占时期的1936年,由塘南矿业株式会社(日控)完工营运,经塘埠八岐门、八王子、欣澳至水溪洞(沧洞)的矿务铁路,也兼做客运运输。
当时这条线并未被称为“欣澳线”,列车票价表上印刷的是“塘埠滨町”至“根津街”。“滨町”就是“八岐门”,在今塘埠市渔业大楼附近。而“根津街”就是“水溪洞”,因附近生产金矿,又名“金山石”。因此,本线最初实际名为“金山石线”。金山石线最初为1067mm轨距、非电气化、单线。
战后初期本线由塘南铁道公司的前身塘南铁路局管辖,但因财务状况不佳、无力经营,1962年8月26日,金山石线全线废线。
塘南铁路局之后新建由八王子改弯向根津接轨,线路标准比较良好的“欣澳线”。新线虽然仍然为单线非电气化,但轨距拓宽为1372mm。1965年4月8日,根津-欣澳段开通,办理整车货运。1967年8月25日延伸至沧洞,并同时开通了客运业务。
1977年,为配合塘南省道2号线(北部海滨公路)开通,海岸、沧洞两站停运。1978年海岸站恢复营运,但因公路通车后公路运输的竞争,欣澳线的客流量减少,输送密度已经低于4000,最终1989年停止客运业务,仅保留根津站至欣澳火电厂的区间,用于运煤列车。随着欣澳火电厂1997年拆除改为风电,欣澳线因而暂时闲置。
塘南铁道DM2100型支线单节式内燃动车组(富士重工业LE-Car)(1989年停驶)
塘南铁道DM2400型支线单节式内燃动车组(富士重工业LE-Car)(1989年停驶)
塘南铁道DM1000型支线单节式内燃动车组(JR北海道キハ141系气动车)(2004年1月恢复客运后使用的车辆,塘南铁道提供车辆,由塘埠巴士负责维护管理)
车站编号 | 车站名称 | 接续路线 | 所在地 | 备注 |
TH01 | 根津 | 幽兰本线、室兰线(直通运转) | 新中塘城-根津町-大字龙溪 | 欣澳线的起点 |
TH02 | 海洋馆 | 塘埠市-港区-长渊町 | 在建馆之初就计划利用本线恢复客运 | |
TH03 | 八王子 | 新中塘城-根津町-大字欣澳 | 原名八王子信号场,原本经由金山石线至八岐门,2006年12月28日恢复客运,目前为欣澳线终点站。位于新中塘城和塘埠市交界处,是塘南省最北端的车站 | |
新中塘城-根津町-大字欣澳 | 至欣澳火电厂的路线在本站分歧,站体与栅栏仍存在。八王子站至本站之间开行有铁路自行车 | |||
新中塘城-根津町-大字根岸 | 因扩建北部海滨公路(省道2号),站体已拆除 | |||
新中塘城-根津町-大字海岸 | 站体保存完整 | |||
新中塘城-根津町-大字沧洞 | 原名水溪洞,站体已拆除 |
普速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