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铁路 |
拥有者:善国塘南铁道
拥有者:塘埠巴士
轨距:1372mm
车站数:7(含首末站)
开业时间:1921年7月
复线区间:无(全线单线)
电气化方式:无(全线非电气化)
闭塞方式:特殊自动闭塞式
虽然只有一座设在中塘广域市道106号的公路平交道,但仍然有许多行人穿越区,因为其为单线非电气化铁路,众多民众直接在铁轨上步行。
为了开发室兰地区的煤矿,进一步攫取塘南资源,1921年7月,由日资控制的塘阳矿业株式会社修建的运煤专用铁路室兰线通车,为1067mm轨距非电气化单线铁路。由于室兰线是当时里中塘地方唯一的交通运输手段,考虑到仅作为运煤用效益不高,之后日控全塘南铁路商务总局收购室兰线为公营铁道,开始办理客运,设置三道岭站、十条站、山脚站、室兰站、桐生坑站(今桐生站)。
塘南总督府收购室兰线为公营的理由如下:
1.收购后可连接至方南站(位于已废线的新界线上,今中塘地铁2号线方南站附近),再连接至满江车站,可以促进中塘县木灵郡(又叫“大木灵地区”,包含如今中塘广域市的方南、木灵、深沟、新界、石原、八幡及乌养一带。目前除方南与木灵合并为中塘市区部的木灵区外,其他地区皆属新中塘城)一带的农林物产运输发展。
2.通过室兰线从中塘去幽兰的路程,相比经由塘埠、八堡的路程更短,并且可以促进满江区的发展。
3.若室兰线延伸线开通后,可以提升中塘至塘埠的运输效率。
1945年善溪大宁国接管塘南,将室兰线全线轨距改为1372mm。1949年善溪大宁人民民主国推翻善溪大宁国,室兰线纳入新成立的善国塘南铁路管理局旗下。
到了1980年代,由于室兰村内煤矿场相继关闭,人口流失,室兰线的输送密度已经低于4000,根据1980年起推出的《塘南铁道改建法》的规定——将亏损的特定支线分离,由地方成立或既有私营公司接手经营,室兰线移交塘埠巴士经营(但车站和设施仍然由塘南铁道负责维护,车辆也是塘南铁道租出)。1992年,塘埠巴士被城市航线收购,故本线改为城市航线经营。1996年,塘埠巴士改为九头龙商会旗下成员,本线再次改为九头龙商会经营。
之后随着沿线风景和生态资源的建立,以及室兰火把节,室兰线也发挥了输送游客的功能,客流量开始回升。
1920年代,原本就计划将室兰线延伸至方南,以与新界线接轨,形成中塘里线的构想。但直到战争结束都还是在修建中的状态,更别提日军撤走之前还发动中塘大轰炸,这条路线被日军炸毁。
战后,塘南铁路局曾计划恢复新建“桐生-方南”支线,设置方南、木灵、深沟、双龙口、东木灵、武库、桐生等车站,但最后还是由于自身经营问题没有开通。
1986年,塘南铁路局再次提出室兰线延伸木灵计划。塘南省交通运输厅也曾在1994年规划从中塘地铁木灵站起,沿途设深沟、枫叶林、石原浦、娘娘庙等站,最后在桐生接轨室兰线的一条“中塘都会区休闲铁路”,最后因种种因素未能成功。
1997年、2000年、2002年、2014年先后四次都有人提出建议室兰线延伸至深沟,其中就包括时任中塘广域市知事、如今为塘南特首的易英先生。但是由于修建成本高、地形过于险峻,最终也未能成功。
塘南铁道DM1000型支线单节式内燃动车组
车站编号 | 车站名称 | 等级 | 接续路线 | 所在地 | 备注 |
TS01 | 三道岭 | 三等 | 幽兰本线 | 新中塘城-根津町 | 全塘南唯一无公路可以抵达的车站,与邻近的公路隔着塘埠川相望,要在本站搭车的旅客,需要走过河上的吊桥才能到达本站 |
TS02 | 小花 | 招呼 | 新中塘城-室兰村 | 由根津车站管理 公路难以抵达 | |
TS03 | 十条 | 简易 | 新中塘城-室兰村 | 由根津车站管理 本线第一大站,可办理列车交会 | |
TS04 | 古原 | 招呼 | 新中塘城-室兰村 | 由根津车站管理 | |
TS05 | 山脚 | 招呼 | 新中塘城-室兰村 | 由根津车站管理 | |
TS06 | 室兰 | 简易 | 新中塘城-室兰村 | 由根津车站管理 | |
TS07 | 桐生 | 简易 | 新中塘城-室兰村 | 由根津车站管理 室兰线终点站 |
普速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