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南自驾车与公路交通 |
道路总长 | 27.916km |
启用时间 | 1962年 |
限制 | 最高车速50-60km/h |
起点 | 中塘市霞关区 塘南省道路元标 |
主要途经都市 | 中塘市区部:霞关区、塘灵区、雾云区、朝阳区 新中塘城:台场区 塘埠市:七堡区、星穹区、博爱区 |
终点 | 塘埠市博爱区 南东路博爱五路 |
特殊设施 | 智轨列车 塘埠市营巴士1路(路中站台及最左侧车道磁钉) |
最初塘南省道5号是塘南省道1号的一部分。
1962年,全塘南公路第一次整编,原属西海岸公路(今天的省道1号)的中埠公路(中塘-塘埠)路段编为省道5号,路线与日占时期大致相同,但是朝阳一带由原本走行兴安街改为走行新修筑的朝阳路。
1964年5月2日,中埠新路通车,是塘南第一条全线立体交叉的封闭式高速公路,双向两车道的高速公路,塘南省公路局将中埠新路与中塘市莲山东路编为省道5号甲线(旧)。到1978年,由于原中埠新路改建为塘南省道E1号(惠安自动车道)并扩大为双向四车道,省道5号甲线解编,莲山路不再视为省道5号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新建了台场货柜车专用道,编为省道5号乙线。而省道5号在中塘市的路段则从原路线(一德路、朝阳路)改为行经忠烈东路、研究所路及朝阳路。
2001年,因善国塘南铁道塘埠线废线,遗留下来的铁路走廊被改造成台场外环公路(后称为新省五路),这条路接替了原本的省道5号甲线之编号,同时着手新建道路最左侧巴士专用道和道路中央巴士站台,开辟塘埠市营巴士1路作为塘埠线的代替运输手段,但此时1路仍然是一般的公交车,右侧开门。
2003年,塘南公路局将原省道5号与省道5号甲线路线对调,即省道5号改行台场外环(新省五路),省道5号甲线改经台场城区(大庆路)。
2013年6月17日,塘南行政公署宣布,塘南省道5号乙线全线解编。
2014年,省道5号新省五路路段的道路左侧巴士专用道和道路中央巴士站台建成,塘埠市营巴士1路引进左开门ZK6180HGC上路运行,当时称为塘埠BRT,然而1路仅仅是因为使用铰接车就命名为BRT,除了路中站台和左开门,其他与一般公交车没有区别,甚至最左侧的专用道都不是全时段的(非高峰期允许借道超车)。
2020-2021年,塘埠市营巴士1路改为智轨列车与铰接式巴士混行,新省五路上的最左侧专用道,改为全时段禁止社会车辆驶入,沿线增加大量监控探头抓拍,同时在最左侧车道下放铺设磁钉。
全长8.6km,为原省道5号行经新中塘城台场区与塘埠市七堡区的旧路线(台场大庆路/七堡尚德三路),西起台场区新省五路、大庆路口,经过台场、五堡等地,至塘埠市六堡新省五路(尚德二路)、尚德三路口(六堡桥)为止。
旧省道5号甲线为中埠新路(今省道E1号塘埠起点/塘埠JCT-千早JCT段)的编号,后来改为台场外环路(新省五路)的编号,2003年两条路线互换编号,省道5号改行新省五路,行经台场城区大庆路的旧线改为省道5号甲线,省道5号甲线行经五堡一代有台场货柜车专用道汇入、加上许多物流园设置在沿线,来往中塘与塘埠的车辆为了避开大型车以及台场城区的拥堵,大多会选择走新线(新省五路)。
全长2.1km,名为台场货柜车专用道,起点为省道5号甲线五堡路段,跨过塘埠河后,沿着高架桥沿塘埠河北岸行进,终点为省道E1号台场JCT。原用以引导五堡物流园的货柜车利用专用道直接进入高速公路,避免货柜车进入台场城区造成拥堵与危险事故。
2013年6月17日废除。
塘南自驾车与公路交通 |